黑龙江一个县最大合作社“土地托管”历程

东北网5月5日讯 (严璐璐 记者王亮) 黑龙江省龙江县的超越现代玉米种植合作社是县规模最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从2014年全面推广“土地托管”,发展到2019年签订土地托管协议42万亩。2018年农户通过“土地托管”每亩耕地比土地流转多增收300元,农民增收4920万元,合作社每亩综合利润25元,合作社赢利410万元。

据介绍,合作社在做好自有耕地经营的基础上,主动面向社会发展土地托管专业化服务。“土地托管”模式怎么运作?它是如何让农民致富增收的?记者理清脉络,从产生、发展、技术支撑、效益4个方面阐述这一可复制、可推广的“土地托管”。

产生:专业化服务和分单元作业

超越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起初由于资金投入大,又缺少经验,同时采取的是雇工的方式进行生产,导致管理上出现许多问题,第一年运行下来并没实现赢利。

痛则思变,合作社在找准症结问题的基础上,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与按劳取酬、奖励机制相结合,对耕地实施分片作业,对非入社耕地实施“土地托管”服务,奠定了合作社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的基础。

据了解,具体办法是将合作社分为六大板块,即农场种植队、农资服务队、植保服务队、烘干仓储队、回收打包队和专业播种公司。农场种植队是主体,其他五个队为其服务。农场种植队以3000亩为一个单位,共成立10个农场种植队,每个种植队由1名组长、3名组员构成,从事由种到收的全部工作,其经济收益与土地产出挂钩。这一办法在2014年得到全面推广,合作社就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平均亩产达1500斤,总收入4500万元,赢利110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1000万元。

发展:实现全程服务向全县复制

专业化服务和分单元作业的办法之所以获得了成功,主要是分工明确,专业化服务到位,组织化程度高,农业生产方式得到了转变。按照这一模式,土地的作业能力还可以扩大。为此,超越合作社向全县复制,全面开启“土地托管”模式。

具体操作办法是:以原有23个乡镇为单位,聘请32名服务经理,以行政村为单位,聘请840名技术员,负责区域内业务,所有上述人员均由合作社进行培训和上岗。然后,由超越合作社的五个服务队为其提供专业化服务,即:农资服务队负责供种和肥料;植保服务队负责科技指导和推广新技术;烘干仓储队负责粮食收储。2018年超越合作社“土地托管”模式达到16.4万亩,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

技术支撑:资源和技术优势

“土地托管”模式能够得到推广,除经营管理方式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外,得益于超越合作社拥有的资源和技术优势。

在生产资料上,合作社有自己的种业公司,从厂家直接进货,并与中化化肥共同成立测土配方配肥站,缩短服务环节;在耕作机械上,拥有大量先进机械,并成功掌握了免耕技术,较以往坐滤水种植,既节约了资金,又提高了效率;在植保服务上,与中国农科院玉米产业专家组、省农科院和省农垦科学院,全面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即秸秆全量覆盖条带还田。

效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土地托管在保持农户作为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不变的前提下,农民向合作社支付土地托管费,合作社提供“耕、种、管、收”一条龙服务,种地收益仍归农民所有。

据了解,合作社负责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合作社的土地托管分为全程和半程,全程托管从种到收不用农户动手,保证八成苗,保证收益不比相邻地块少。收费含收益保险每亩380元,不含收益保险每亩350元。半程托管不包括收割、浇水和打药,每亩收费250元。

超越合作社的“土地托管”模式,不算人工和机械摊销农户每亩可少投入25-30元,土地托管不仅保证了农民收益,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农民工作量和农业机械设备的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