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蒿种植从兴盛和走向衰落之我见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眼下正是野芦蒿上市季节,大棚里的蒌蒿早已割了2、3茬。

芦蒿种植从兴盛和走向衰落之我见

两三年前村里遍地是芦蒿棚,如今却零零散散。

芦蒿种植从兴盛和走向衰落之我见

其实芦蒿的经济价值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比水稻要划算很多,就是辛苦些。春节时最高可卖20多块一斤。可就是这样的行情,村里人还是不愿种,不多种。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芦蒿种植从兴盛和走向衰落之我见

最重要的就是技术,比不得黄瓜,茄子,从选苗、育种、扦插、管理再到收割,环节众多,细致讲究,才能保证每茬都有好的收成。

芦蒿种植从兴盛和走向衰落之我见

种芦蒿的家庭收割季节每天都要2.3点起床,从收割,整理,挑选到装框上车都要人工,辛苦自然不说了,家里人忙不过来还要雇人,如果能实现大部分机械化操作,那么效率提高的不止是一点点。

芦蒿种植从兴盛和走向衰落之我见

外地芦蒿充彻市场,外地芦蒿田间地头直接装袋,不单独捆扎,整包开卖,价格比当本地的要便宜1~2块每斤,一些商贩收购回去进行二次包装后再出售,即便除去人工还是划算,这样的竞争机制必然会削弱本地芦蒿竞争力。

芦蒿种植从兴盛和走向衰落之我见

芦蒿喜暖怕热,江淮地区普遍在国庆上市,提前上市忽然好,但这时的卖相自然不好,有开花结籽现象,口感自然不脆爽,商品价值大打折扣,价格上不去,大家买也是图个新鲜。所以错峰种植,交错上市。

芦蒿种植从兴盛和走向衰落之我见

芦蒿分青蒿和白蒿,青蒿和白暠开花时串花,造成变异,青蒿不青,白蒿不白,品相和口感大打折扣,商贩自然有压价的理由,所以在育种时必须精挑细选,才能保证产品的优良性。

芦蒿种植从兴盛和走向衰落之我见

芦蒿产品深加工,开发附属产品。一些种植地区已经有芦蒿茶,芦蒿保健品等产品问世,值得借鉴。

芦蒿种植从兴盛和走向衰落之我见

芦蒿属鲜货,不耐运输和贮存,限制了芦篙产业的发展,可以做好产品真空包装,将芦蒿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芦蒿种植从兴盛和走向衰落之我见

形成当地的芦蒿品牌,增强品牌意识和品牌价值。

芦蒿种植从兴盛和走向衰落之我见

如果芦蒿种植过程中能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形成芦蒿产业链,必将造福于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