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想要别人的东西,对方不给,应该如何教导自己孩子呢?

9eN7y_sky


看见喜欢的玩具就想要,别人不给就吵闹,这是每个孩子必经的阶段。

小椰子两岁以前,面对这种情况,我基本上采取两种方式:

一是引导他拿出自己的玩具,去跟对方换。

交换玩具,是即时解决争抢玩具问题的有效方法。孩子一旦看上别人的玩具,自己的玩具对他来说就没什么吸引力了,这种时候他一般都会同意用自己的玩具去交换。交换成功,皆大欢喜。交换失败的话,一般先说明对方不愿意换玩具的事实,“这个小朋友还想继续玩他的玩具,等他玩好了我们再来问他愿不愿意交换好不好”“这个小朋友不太喜欢我们这个玩具呢,怎么办,要不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还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可以用来跟他交换的好不好”,然后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如说出一件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事情,小椰子喜欢车车,我会及时跟他说“看,那边有车车来了,我们去看看是什么车车呢?是搅拌车,挖掘机,还是起重机呢”“看,宝贝,那是什么?是不是一辆黄色的车车呀”。

二是没带玩具在身边时,把孩子抱走,转移注意力。

没有玩具可以用来跟对方交换时,只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将孩子带离现场。远离现场,让孩子看不见该玩具,减弱孩子想要的欲望,才能更好地讲道理,或转移注意力。

小椰子两岁后,有了自我意识,往往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闹腾的程度比较激烈。我一般会采取如下做法:

首先我会告诉他那是别人的玩具。别人有权决定不分给我们玩,就像别的小朋友想要他的玩具,但他却没有分给别的小朋友一样。

其次我会告诉他如果实在想要玩那个玩具,就用自己的玩具去交换。我会鼓励他亲自去跟对方说“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我用这个玩具跟你换好不好”,若是对方愿意交换,就让他跟对方说谢谢。若是对方不愿意,而小椰子已经哭起来,这时我会把他抱起来,走到一边,先温柔地安抚他的情绪,肯定他的喜欢和难过。如果他又踢又打又闹听不进去我的话,那么我就会变得严肃起来,跟他反复强调那是别人的东西,不是他的东西。只有我们自己花钱买了,才是我们的东西。不要小看这个“强调”,虽然当时孩子可能依旧固执己见,但对玩具归属问题的无数遍强调,能让他逐渐建立起“别人的”“自己的”这样的概念,为以后规避这样的冲突做好心理建设。


最后,待他情绪有所缓和时,赶紧转移他的注意力。可以在周围环境中找到一个他感兴趣的话题,一起乐呵呵地聊一场。等他的情绪彻底稳定下来了,就带领他去玩一个他比较感兴趣的游戏,比如“我们来跑步比赛吧,看看谁先到那一头”等。这样,孩子就又能开开心心地玩耍了。


刚刚小椰干什么了呀


不知道题主说的小孩多大,但是孩子想要别人的东西,这种心里在成长过程中是正常的。

我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包括上幼儿园时,经常看到别的孩子拿个啥,他也很想玩时,我让他自己去找小朋友商量,教他拿自己一个东西和对方商量换着玩,玩一玩在物归原主。这个办法很多时候都能成功,而且也容易交到一起玩的朋友。如果对方还是不愿意,那就劝孩子接受现实。其实如果是小物件,带孩子去买一个就好了。

等在大一点的时候,他的东西让他自己做主,如果两人玩的很开心,还同意彻底换,那就换,但是前提要问他是不是想好了,如果决定了,就不要后悔。

幼儿时期,有段时间我怕带他去超市,在玩具区根本不走,我就尽量减少去的频率,如果有去的计划,提前跟他说,他会很高兴,这时候跟他说去可以,但是看看就好,今天不买,能做到就去,做不到就取消计划,他点头同意,去了后当然还是看见玩具拔不动腿,但是你提醒他我们的约定,“今天不买,看看就好。”

孩子在大一点,比如上小学低年级,随着环境的变化,接触人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时候孩子的主观意识会增强很多。

如果很渴望得到某东西时,家长可以先听一下娃要的这个东西是否合理,假如是学习上用的小物品,完全可以满足娃。

如果是大件,家长自己先考虑一下这东西的优缺点,是不是对娃有帮助,如果没有,给孩子举例它的优缺点,一般多讲一些缺点,带着他一起算比账,这笔钱如果花在其他方面是不是更好?比如他喜欢的旅游,买他喜欢看的书,能看无数场电影,或者去吃一顿大餐等。如果是纯属玩起来浪费时间的,这时候家长就要做主了,温柔坚定的告诉他不可以。

我娃一年级一直想要一个点读机,我没给买,因为他识字量还算可以,读英语课文,有一个付费的软件帮助。但是他一直对这东西情有独钟,每次在商场看见就哼唧让买,我找了个家里有点读机的朋友,跟她沟通讲明原音,趁去她家玩时,让我孩子试用一下她家这个机器,他玩了十几分钟后就不感兴趣了,回来跟我说,这个东西没有他想象的那么有吸引力。

另外,如果是大孩子,请告诉他,世上的东西多了,不可能全部拥有,现在是这样,以后还是这样。简单的来说,就算能全部拥有,东西都摆你面前,你有那么大的地方放吗?二来,有些欲望是必须要锁住的,无论大人小孩,一惯的放纵容易迷失自我。


快乐离幸福更近


孩子向别人要东西,尤其是喜欢要小孩的东西是常有的事。有的对方如果不给还会哭闹不止,常常弄得父母双方都很尴尬,想教育孩子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其实孩子不要别人的东西应该从父母做起,平时就应该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许要,尤其是带孩子到亲戚朋友家玩的时候,一定告诉孩子别人给的孩东西千万不能要,如果确实喜欢爸爸妈妈回家后可以送给他。

第二,要立规矩,设底线。记得有一次朋友聚会,有一位朋友带小孩去的,小孩看到桌上有糖就向妈妈要了一块,妈妈同意了,孩子吃了一块还想要,妈妈就告诉他,糖只能吃一块,孩子很自然的接受了。这说明平时在家对孩子的教育一定很到位,所以,教育孩子守规矩,一定要有底线,而且决不能突破底线。

第三,选好榜样,发挥榜样的作用。有很多小孩子天生自我约束力就很强,很少向别人要东西,父母可以通过表扬这样的孩子,激发自己的孩子也养成不要别人东西的好习惯。


烛之光jy


首先你必须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别人的东西不管再好都不能碰,除非小朋友之间玩的好,人家愿意分享给你,东西不是自己的没有分配权,她自己的东西可以选择给别人分享也可以不分享,有支配权,不要让孩子养成习惯,别人的东西都要去好强争,因为你没资格决定别人给你或者不给,人家给你玩应该感谢,不给也不能情绪。因为始终是人家的,不要让孩子从小养成习惯去抢人家东西,长大了别人一旦不给她什么她会不折手段的去抢,你告诉她想要什么自己努力去买,别人的东西拿在手里也不会踏实


爱生活爱自己520


再想要也是别人的,特别小的小朋友有一时期是在学习这个归属。要带他区分,不然以后不好管的。大一点小朋友可以告诉他,自己用正当方法看看能不能得到:比如用劳动换钱,向大人一样; 比如参加比赛赢奖金自己买(诱导孩子好好学习)之类的。总之孩子虽然小,但也不能不合理的满足。尤其6岁前,要适当拒绝不合理要求,请他和你谈,条件提出以后大概1/5、6的 频率满足。


Bella31358866


看是什么性格的孩子。

如果是很活泼的孩子,再给他买个其他玩具,或者书本,并说这个玩具、书比其他小朋友的好在哪里,分散他的注意力,就可以了。

如果是比较内敛又很执着的孩子,建议你买一个给他,不然他会一直一直记着这件事情。


阿米国的世界弹


对方给也不能要。要让孩子明白,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要,闹也不行,这是原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