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便宜還是佔監獄?

京東白條,京東公司推出的先消費後付款的全新支付方式,也是業內第一款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但就是這一支付方式讓京東再次受到大眾的關注。有超過數百人利用京東白條進行詐騙而被判刑,受害人數超過300人,此類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究竟是為何?

佔便宜還是佔監獄?

京東白條現已能夠實現京東體系內京東到家、全球購、產品眾籌而後甚至將租房、旅遊、裝修、教育、婚慶等領域,覆蓋面極大。又因為京東公司為推廣白條業務就在各大學派駐“面籤官”審核相關信息。通過“面籤”審核的大學生額度相較於非大學生的6000元提高了2000元達到8000元。

佔便宜還是佔監獄?

這一切看似毫無瑕疵,卻依舊出現了漏洞。涉案的數百名犯人中大多數是利用盜用大學生各類信息前去“面籤”可依舊通過審核並拿到白條賒賬額度。其中無論是冒用、盜用大學生信息還是“面籤官”在審核過程中的不負責任,都是導致這一切的原因。

但是除了京東白條事件外,不久前剛剛發生的拼多多因漏洞損失200多億,而其中就有很多團體利用漏洞進行大量違規操作的跡象。不難看出一些團體有組織有預謀地利用漏洞不當獲利,這些也時這兩件事件的共同點。

佔便宜還是佔監獄?

除了不當獲利外,京東白條事件暴露了一些更嚴重的問題——個人信息洩露。他們能夠不當獲利一方面是相關工作人員疏忽外,他們能夠輕而易舉地獲得大量大學生的個人信息是非常恐怖的事情。結合現在大量騷擾甚至是詐騙電話能夠輕而易舉報出接電話者的詳細信息,這讓人感覺我們在他們眼裡是沒有任何隱私就像是“裸體”狀態一般。

一次白條事件暴露出個人信息洩露、網站漏洞、工作人員工作態度堪憂等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共同出現才導致了本次事件的發生且缺一不可。最重要的是,我們面對物慾橫流的時代很多人已經分不清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