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涼州歷史——涼州區建置沿革(截止1989年底)

涼州區建置沿革(《武威市志》1989年)

你所不知道的涼州歷史——涼州區建置沿革(截止1989年底)

武威火車站廣場

武威市這塊得天獨厚的綠洲,有著古老而悠久的歷史。據考古證明,遠在5000多年前,這裡就有人類活動。4000年前居民的文化發展情況,已經與中原地區相接近。縣城西北5華里處的皇娘娘臺,1957年曾發現一處古文化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齊家文化。從出土的銅器來看,生產力已發展到了一定水平;從出土的大量石刀、石鐮、石磨盤推斷,那時已經有了原始的農業;從出土的大量石壁來看,商品交換已經發生,充當交換手段的貨幣也已出現;從男女葬式和隨葬品來看,以男子為中心的社會已經形成,私有制也已出現。

據乾隆時成書的《五涼考治六德集全志》記載:武威在戰國以前,是少數民族西戎部落的駐牧地。西戎是對西部少數民族的泛稱,在河西地區居住的是古老的羌族。

戰國時期,武威為月氏佔據。月氏是一個比較強盛的民族,有強大的軍隊,其實力足以和匈奴相對抗。

秦漢之際,匈奴冒頓為單于之後,勢力空前強大。漢文帝前元六年(前174),擊敗了月氏,佔領了整個河西。匈奴統治河西走廊東端的是休屠王。休屠王在今武威城所在地,修築了蓋臧城,在今四壩鄉的三岔堡修築了休屠城,為自己的宮殿所在地。

元狩二年(前121)春,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出隴西,擊匈奴,過焉支山千餘里,斬首虜近900級,繳獲休屠王祭天金人。同年夏天,又出兵逾居延海,向南抵祁連山下,沉重地打擊了匈奴右部。匈奴渾邪王殺休屠王,率眾4萬餘投降漢朝,使整個河西走廊納入西漢版圖。

元鼎二年(前115),漢朝在河西地區開始設置郡縣,先設了武威郡和酒泉郡,到元鼎六年(前111)又從武威郡中分出張掖郡,酒泉郡中分出敦煌郡,屬涼州刺史部。漢朝武威郡轄10縣,即姑臧、張掖、武威、休屠、捂次、鸞鳥、樸剌、媼圍、蒼松、宣威。漢武威縣在今民勤縣東北百餘里處,姑臧(即現在的武威)原名蓋臧,是匈奴語,因蓋臧山而得名,後訛為姑臧。東漢時又將原屬安定郡的鵲陰、祖厲和張掖郡的顯美劃歸武威郡。姑臧一直是兩漢時期武威郡的治所。

三國時,武威郡屬於魏國,仍以姑臧為郡治。黃初元年(220)魏文帝曹丕置涼州,以姑臧(今武威)為州治,並以安定太守鄒岐為州刺史,這是武威為涼州治所的開始。當時的涼州共轄7郡,即金城、武威、張掖、酒泉、敦煌、西海、西平(包括湟水流域)。武威郡轄9縣,即:姑臧、宣威、摺次、昌松、顯美、武威、祖厲、鵲陰、樸剌。

西晉初年,鮮卑樹機能在隴右反晉,涼州刺史楊欣戰死,整個河西與中原的交通斷絕,晉武帝派勇敢善戰的馬隆鎮壓了樹機能的反抗,並接任武威太守,郡治仍在姑臧,管轄姑臧、宣威、捂次、昌松、顯美、驪軒、番禾7縣。

西晉末年,發生了“八王之亂”,動搖了西晉的統治基礎。永嘉五年(311)匈奴劉聰攻入洛陽,麟嘉元年(316)劉曜又攻入長安,西晉滅亡,歷史進入東晉。這一時期北方的地方勢力和少數民族貴族紛紛起兵建立政權,形成了“東晉十六國”的混亂局面,河西進入了“五涼”割據時期。“五涼”中的前涼、後涼、南涼、北涼都曾建都於姑臧。

漢族人張軌,原為西晉護羌校尉、涼州刺史。“八王之亂”後,北方各地出現割據政權,涼州與中原隔絕。以後張軌的子孫們稱王割據,是為前涼。.前涼國力最強時,曾向西域用兵,征伐龜茲、鄯善等國,取得了勝利,國威遠震。轄境共22郡,佔有涼、河、沙3州之地,是北方的強國。前涼從張軌到張天錫,共9代76年。

東晉太元元年(376),前秦苻堅攻前涼,前涼王張天錫敗於赤岸,投降於前秦。前秦派梁熙為涼州刺史,鎮守姑臧。

你所不知道的涼州歷史——涼州區建置沿革(截止1989年底)

西夏博物館

太元十一年(386),前秦派去西域伐龜茲的驍騎將軍呂光東歸,受到梁熙的阻撓,呂光殺梁熙,取姑臧,後光聞苻堅為後秦姚萇殺害,便自稱“大涼天王”,置百官,定年號,建立了後涼。後涼建國初期,國土與前涼相等。後因呂光用刑太苛,人民不堪役使,部屬背叛而分裂。呂光死後,子侄又互相猜忌,骨肉相殘,國力虛弱,東晉元興二年(403)為後秦姚興所滅。後涼從建國到滅亡只延續了18年。

元興二年(403),後秦派王尚為涼州刺史。廣武郡公、河西鮮卑大都統禿髮烏孤從後涼分裂出來後,佔據祁連山南麓地區,建立了南涼,定都於樂都(今青海樂都)。後涼投降後秦,南涼王禿髮僻檀為取信於後秦,假意取消年號,給姚興送了一份厚禮,姚興便封他為涼州刺史。東晉義熙二年(406),俘檀從樂都遷於姑臧,名義上是後秦的臣屬,實際上是一個國王。南涼佔據姑臧後,與北涼時常發生矛盾,河西的地盤被北涼佔去大半。南涼為了保住後方,於義熙六年,又從姑臧遷都樂都。南涼佔據姑臧約3年多。

早在東晉隆安元年(,397),建康太守段業即背叛後涼,建立了北涼。後業被部將沮渠蒙遜(匈奴族)所殺。蒙遜向東擴展,趕走禿髮僻檀,佔據姑臧。於義熙八年(412),由張掖遷都姑臧。宋元嘉十六年(439),北涼被北魏所滅。北涼統治武威27年。

北魏滅北涼,姑臧仍為武威郡和涼州治所。後來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武威屬西魏統轄,西魏被北周所取代,武威又屬於北周。在此期間,涼州領10郡,其中武威郡領林中(由姑臧改置)、襄城2縣。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初建涼、甘、瓜3州,分轄河西各縣。姑臧是涼州治所,管轄河西東端諸縣,到大業三年(607)隋煬帝改州為郡,姑臧為武威郡郡治,轄姑臧、昌松、番禾、允吾4縣。

隋末,天下大亂。伴隨著農民起義,各地隋官乘機割據,稱王稱帝。大業十三年(617),武威郡鷹揚府司馬李軌自稱河西大涼王,次年即皇帝位,建元安樂。他向東打敗了割據蘭州的薛舉,在張掖消滅了曹瓊的勢力,進而又佔據敦煌、西平、袍罕等地,轄境擴大到了大夏河流域。

你所不知道的涼州歷史——涼州區建置沿革(截止1989年底)

文化廣場

公元618年,李淵建立了唐朝。武德二年(619),唐派安興貴到姑臧勸說李軌向唐稱臣,李軌執意不從。安興貴與其弟安修仁聯合涼州的少數民族打敗李軌。軌被執送長安後處死。李軌的割據不到兩年就滅亡了。

唐初,涼州仍沿用隋朝建置,姑臧為武威郡郡治。貞觀元年(627)唐分全國為十道,涼州屬隴右道。景雲元年(710),因隴右道地域遼闊,分黃河以西為河西道,設置河西節度使,治涼州,派駐重兵防守。天寶元年(742)又改涼州為武威郡,轄姑臧、神鳥、昌松、天寶、嘉麟5縣。

唐廣德二年(764),因“安史之亂”河西兵力內調,吐蕃遂攻入涼州。直到鹹通二年(861),歸義軍節度使張議潮才率軍收復涼州。但不到10年,涼州又被吐蕃咀末部佔領。

從唐末到宋初,涼州居民多為吐蕃人,少數為漢人。他們自立政權,與中原政權保持聯繫。前期是漢人掌權,後唐時涼州地方官孫超遣人到京師(洛陽)朝貢,被封為河西節度使。其後李文謙、吳繼興、陳延暉、申師厚等都擔任過涼州地方官。後周顯德元年(954),申師厚被逐,涼州地方的政權落入六穀吐蕃之手。

宋朝建國之初,涼州政權掌握在六穀吐蕃折逋氏手裡。後來西夏的崛起,迫使六穀吐蕃向宋朝靠擾,請求派官到涼州任職。至道二年(996),宋朝派丁惟清為涼州知州事。

宋鹹平六年(1003),党項羌攻陷涼州,知州丁惟清被殺。1036年,武威及整個河西被西

夏佔領,西夏在今武威設西涼府,統治約190餘年。

公元1226年7月,蒙古軍隊攻佔西涼府,西夏守將斡札簀投降。蒙古佔領涼州初期,仍沿襲西夏舊制‘,以涼州為西涼府。至元十五年(1278),元朝在武威城西北30裡的永昌府設立永昌路,降西涼府為州,隸屬永昌路。

明朝建立後,洪武五年(1372),宋國公馮勝進軍河西,趕走了元朝殘餘勢力,廢永昌路,仍為西涼州。於洪武九年(1376),置涼州衛,下設指揮3、幹戶10、百戶25,軍政合一,隸屬於陝西行都司。

清初沿用明制,雍正二年(1724)改衛為府。涼州府治所武威縣(今武威市,是武威縣得名之始),管轄武威、永昌、古浪、鎮番、平番5縣。清末設甘涼道,增轄山丹、民樂、張掖、撫彝。

民國建立以後,仍沿用甘涼道,治所在武威,下轄武威、古浪、平番、鎮番、永昌、張掖、山丹、民樂、撫彝9縣。民國16年(1927),設立甘肅省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縣與道同,公署設於武威。民國30年(1941)張掖另設專員公署,第六專員公署轄縣縮小,領武威、永登(平番)、古浪、民勤(鎮番)、永昌5縣。

你所不知道的涼州歷史——涼州區建置沿革(截止1989年底)

涼州區地圖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設立武威專區,管轄武威、古浪、永登、民勤、永昌、山丹、民樂、張掖、景泰、天祝10縣。1955年,撤武威專區和酒泉專區,設張掖專區。1961年分設武威、張掖、酒泉3專區。武威專區轄武威、古浪、民勤、永昌、永登、天祝、景泰7縣。以後武威專區轄縣有過多次變動,如將永登劃歸蘭州市,將內蒙古阿拉善右旗一度劃入武威,將永昌劃歸金昌市,將景泰劃歸白銀市。至今,武威地區轄武威、古浪、天祝、民勤4縣市。

1985年4月15日,國務院批准武威縣改為武威市,經過籌備,於1985年6月19日換牌建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