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棍棒底下出孝子,那在当代我们该怎样教育子女?

忆往惜岁月如歌


孔子曰:“因材施教”,但是古人多以严格为标准老教育孩子,觉得棍棒底下出孝子。

但是放在现在的社会,依然还是因材施教的好,毕竟有些孩子根本承受不了,或者说父母将“严格”过分化,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前段时间出来一个新闻,在上海某大桥上,因为一个母亲停车训斥孩子,导致孩子一怒之下下车跳下了大桥,等救护车赶到的时候,孩子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关于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最近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的案件也闹得沸沸扬扬。

据吴谢宇的同学和朋友评价,他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待人热情,看到人会亲切的叫人名字,从没有看到他苦恼,沉默寡言的情况,成绩名列前茅,至于家事却很少外说,只知道他没有父亲。对于吴谢宇的杀人,甚至是杀母亲的事情,至今令他们感到难以置信。

有人猜测是因为其母亲对他管教太过严格,过分关注孩子成绩,才华,聪明能干的时候,却从不关心他们是否快乐。

但不管真相如何,这些事情都给家长们敲响了警钟,关于孩子的教育已经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方式方法,时代变了,孩子接触的社会也变了,应该努力寻找跟孩子友好沟通的方法,有事情即使解决,以免在孩子内心堆积久了就会成为严重的后患。

关注我可以了解更多娱乐八卦和家居好物的优惠活动!


Collmi珂米


棍棒底下岀孝子,这话在我家是正确的。兄弟姐妹一大群,着实不好管教,父亲脾气暴躁,我们犯了错轻则骂,重则打,规矩多,要求严。也挨过母亲的打,但只有两次。总之,没有哪个敢不听话,家里的各种体力活,我们都参加,没有人叫苦叫累偷奸耍滑。上了高中,发现父亲遇事会用平等的口气和我商量了,感觉自己终于有地位了,再大些,父母就成了我们的保护对象。刚参加工作,每月挣501块,但过年回去差不多交给父母1000块,再给父母念念工作成绩,二老还是很开心的。父亲之严厉影响很大,我的外甥回了他家就是霸王,来了我家规规矩矩,根本不敢造次,捣乱了,父亲吼他一声,立马吓哭。现在看来,父亲的棍棒教育没有失败,连外甥都给吓成了名牌大学的博士。家里没规矩的也见了不少,也不是教子都失败,但确实有不算成功的。各家有各家教法,适合为好吧。


芙蓉国君


这句话是对的,中国是一个古老而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沉淀,饱寒着多少历史教训,记得我的父亲在我儿时的时候就曾经跟我讲过,过去曾经有个地主人家,家庭条件很优越,母亲生了个儿子,一家人视其为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以致于到了成年以后,因为自己犯事被政府抓了起来,最后要进行行刑,临刑之前,官吏问他最后还有什么请求,他告诉他们,只想见自己的母亲最后一面,官吏同意了,母亲也来了,看到儿子五花大棒,母亲失声痛哭,最后儿子告诉母亲,他还想再吃一次母亲的奶,母亲同意了,谁知儿子将母亲的乳头咬了下来,害得母亲痛得死去活来。儿子此刻才知道,要是在他很小的时候,自己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母亲就能很好地教育好自己,也不会出现今天的这种严重的情况。历史是面镜子,如今很多人家家庭条件都很好了,在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依然还存在着一种错误的思潮,但愿过去的历史不要在有些家长的身上不要重演,当发现子女有些不好的行为时,先是引导和教育,实在不行,该棒打的时候,还是要棒打,今天您容忍了他,以后您就会害了他。同时也会害了您自已,害了我们这个社会。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每个家庭未来的希望,只有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之中将自己好的言行好好地在子女身上得以传承,您的孩子才会有个更美好的未来。


用户3980484185861


古人说的未必对,特别是这句“棍棒底下出孝子”,让人深恶痛绝,看看当今社会,任何职业都要有证,唯独做父母不需要证。

一句“棍棒底下出孝子”,打废了多少孩子,现在居然还有很多人把这句话奉为圭臬 。就单单从这句话的词面意思来说,打孩子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对你“孝”?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私,不要拿着自己自私,假装高尚来教训别人。

棍棒底下出来的孩子无非两种:一种是逆来顺受,没有自己的人格,没有自己的个性,重复着从古至今的循环,长大——听话——结婚——生子。一种是暴虐、叛逆,用父母对自己的加害去加害比自己弱的旁人。

现代文明社会,对于孩子的教育个人觉得作为父母最该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陪伴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当孩子在十五六岁后,“不听话”时,我们往往喜欢用孩子到了叛逆期,是正常表现,真的是这样吗?真的有叛逆期吗?叛逆期一定就是和父母和老师对着干嘛?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一个孩子如果能和父母很好的交流,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叛逆期,那些所谓孩子叛逆期,不听话,管不了得说辞,你去看他们的父母,有几个是上进的,有几个是能和孩子正常交流的。(不要拿对孩子的说教,当成正常交流,我们可以想一下自己,为什么小时候想快点长大?因为每天我们都浸润在被说教、被批评、被教训当中。有研究表明,孩子一小时被批评、说教的量比成年人一年的量都要多)

受篇幅所限,总之一句话:非常不认同“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的你有责任、有义务抚养、教育他们,但没权力规划他的未来,更没权力用你的棍棒为自己打出一个“孝子”。真正的为孩子好的方法就是一起陪伴孩子成长。


时尚精英宠物美容培训


现在的时代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加尊重个性和自由。特别是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和深入应用,孩子们能够更早、更多的了解世界、认知世界,思维更加开放、活跃,不会轻易的盲从。对家长来说,受教育程度也比几十年前更高,各类针对家长的培训和学习书籍也是五花入门,因此,家长们也接受了很多新教育理念的冲击,需要有一定的学习力和辨别力。

俗话说的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移事易,现在的教育形势,个人感觉更多的要求家长要主动学习,并且学有所成,否则真的会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导致时代在进步,孩子在进步,家长却在拖后腿。家长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首先要明确到底想要孩子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实现什么样的人生,然后配合学校,制订计划,共同做好教育工作。特别是要结合子女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既不可盲从,抱着老一套,也不可放任不管,更不能学一样,用一样,最后哪一样也不行,把孩子当成了试验品。

作为一名家长,我家的孩子今年下半年即将小升初。这些年来,我们家一直坚持“学习时,是家长,平时,是朋友、哥们。”

一是坚持平等交流。从他上幼儿园开始,不管什么事,首先要听取他的意见。如果有充分的理由,就采纳。如果不行,就告诉他为什么不可以。即使当时来不及解释,也会后面找机会解释。也就是,充分尊重他发表意见的权利。

二是营造快乐氛围。我家孩子从小就喜欢笑,恰好我也喜欢听相声、看小品。我们俩最大的爱好就是玩词语接龙、接话把,比如给电视剧、小品甚至导航做捧哏等。我很喜欢这样,因为这样一是让儿子时刻保持一个好心情,二是有一个快速的反应力和较好的语言组织力。朋友们都说我们爷俩像一对说相声的。

三是培养独立精神。主要体现在做饭、订外卖、日常交通等方面。比如,有时候,我们会故意不做饭,给他两个选择,一是用我们的手机订外卖,一是自己动手做饭,而且必须炒一个菜。再比如,有时候,明明有空,我们也会让他自己做公交车去参加周末的英语培训班。平时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过程中,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我们都会忍住,先听他讲,讲完了一块分析,说出我们的意见,然后由他自己决定去怎么实施。

四是在学习方面,我们采取的是“比着学,树榜样”。作为一名曾经的全市高考前五名,我有着充足的自信。我的目标是与孩子一起,把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再重新学一遍,身体力行,告诉孩子,我能行,你也能行。目前来看,总体效果不错。孩子既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够正确的面对学习和成绩。

五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这一点上,我一直有一个清晰的计划,先读漫画书,然后是童话、寓言,然后是当代儿童作家的书,然后是经典名著,然后是通俗类的历史书。目前,孩子读5年级,正在读明朝那些事和国外的经典小说。

六是与孩子一起玩感兴趣的。我儿子扑克类和棋类(包括麻将)的游戏几乎都会,都是我教的。还有电脑游戏,都是我陪着一起玩。偶尔出去旅游,必须带上他。包括看电影什么,都是一起。平时在家里,没有外人,他从不感我爸爸,而是叫我的外号,我也不叫他儿子,叫小名。有时,我们甚至一起说脏话。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孩子是独立的、自主的。我对孩子有三点期望,一是能够自食其力的在这个世界、社会上生存下去,二是能够健康快乐,三是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个世界谁也不欠谁的,但是亲情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缘分,珍惜缘分!


五戒1977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教子俗语也许在古代适用。那是因为古时很多父母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决定他们面对孩子的错误无计可施,唯有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

但是在如今我们并不提倡"棍棒"教育。为什么呢?父母的言行,处事方式其实无形中是在给孩子做榜样。你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是在教子遇事简单粗暴 。据本人观察凡孩子有暴力倾向者,家长大多对孩子打骂较多。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以看出对孩子幼时的教育的重要性。性格决定命运,习惯成就未来。3—6岁是性格塑造的”潮湿水泥期“,是一个人性格、习惯基本成型的时期,这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耐心地加以引导,用心培养。

建议对孩子的教育注意以下几点:

1 性格养成上,从小要有规则意识

在生活中尽可能给孩子立一些规则,最好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如逛超市时,提前想好告诉孩子我们需要买什么,而不是想买什么买什么。超市的物品丰富对孩子诱惑很大,如果孩子见到自己特别想要的小东西,也可答应但记住:只买一样。动画片深受孩子喜爱,可以约定每次只看两集,一天不得超过2次。不按约定将会取消第二天看动画的权利。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家长多用心,渐渐让孩子养成规则意识。有规则的孩子很少出现无理取闹,撒破打滚现象,他渐渐会明白约定的规则是他应该遵守的。

2习惯养成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生活中很多事情,孩子能做的决不包办。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有了很多第一次,对许多事充满好奇。作为父母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洗脸刷牙、自己换拖鞋自己洗脚,并让孩子养成洗完脚自己洗袜子。开始不会家长要作示范,对孩子洗的袜子不论是否干净,都要大加赞扬,让他体会到干活的乐趣。还有自己的书包自己整理,穿衣,大点的孩子可以让他整理床铺,和父母一起整理房间。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利于养成孩子独立,而不是凡事依靠父母的"妈宝男”。

3学习上,端正态度专心做事

尤其是孩子刚进入小学时,此时父母一定要多下功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学习桌上只放学习用品,学习用具要简单,如文具盒,橡皮,不要买那种带有玩具性质的。简单的学习用品,干净的学习桌面有利于孩子专心学习。

写字时:一定要工工整整,这是良好学习态度的开始。

放学后,要及时完成作业再吃饭再玩。这样在孩子的心中,逐渐认识到学习是第一的。有些家长会说,孩子放学太累先玩会再写吧!就怕孩子玩着玩着就忘了时间,最后不得不匆匆应付完作业了事。如果家长时间充足也可让孩子固定一个写作业时间点,总之写作业时间要充足保质保量完成。

最后提醒:孩子性格的养成,习惯的培养,都需要父母长期坚定而有耐心地去做。对待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温柔而坚定地拒绝。


扉扉细雨


“棍棒之下出孝子”其实不能片面的理解为只有严厉惩罚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这只是其形,而非其意。我个人的理解包括三个层面。

1、激励手段:赏罚分明是一种激励手段,棍棒也是同样的道理。然而绝不能将教育简单机械的建立在粗暴的刑罚之上,真正的培养训练是将激励效应内化为一种无形的感召力。见棍棒如见父母的淳淳善诱之心,真挚爱子之切。

2、简化的表达方法:棍棒是一种严厉负责管理行为,它是古人简化的表达方式。并非所有的所有的孝子都是靠棍棒教育而来,也并非棍棒就一定是肉体的打罚,内心的棍棒也同样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力。父亲的一个眼神、一句责备、一次无视都可能比棍棒还要厉害。

3、德育优于棍棒理论:我们看到了少量的棍棒成功案例,就将棍棒视若瑰宝。却忽略了大量依靠言传身教、循序渐进、孟母三迁等德育手段而取得成功的实例。棍棒可以作为辅助或补充手段,但绝不是最佳方式,最主要的方法。真正高明的教育靠得是点滴积累而非突飞猛进,凭得是心平气和而非暴风骤雨。


溜溜巴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我国长期遗留下来的家庭教育方法,能够流传到现在,这说明在家庭教育中,棍棒教育也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作为一个当代的家长究竟该不该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呢?我认为这种方法还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但是,必须使用得法,在一顿棍棒之后,必须要让孩子明白,他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必须接受惩罚,现在不惩罚将来会受到更严重的惩罚,而且必须让孩子明白,父母的“棍棒”是对孩子爱的表现,并不仅仅是通过暴力让孩子屈服,是为了让他吸取教训,今后不会再犯。


现在的孩子,由于赏识教育的盛行,使得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处于两难的境地,打也不行,不打也不行,使得孩子对什么都无所顾忌,任性妄为,养成了打不得,说不得,管不得的毛病,心理防线脆弱,动辄就轻生自杀,这与的溺爱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作为家长,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要心疼孩子,要敢于用“棍棒”去教育孩子,从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德,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教育孩子要“适度”,经常打孩子,孩子会养成对打骂满不在乎的态度,时间一长孩子会出现反抗,甚至产生暴力倾向,认为遇事时只有暴力才能解决。

2、惩罚孩子要即时,并且就事论事。在孩子犯错误后,即时的针对这件事进行惩罚性教育,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方便以后改正。

3、打孩子要针对孩子的个性。有的孩子打了能顶事,但有的孩子打了反而会走极端,这就要求家长区别对待,打完孩子,千万不能认为没事了,不管不顾。还要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工作,方能对孩子起作用。


不是天方夜谈


“在当代我们该怎样教育子女?”首先,这是一个非常大非常大的教育问题,是多少代教育者都在思考和要寻求解决的问题,到现在也没有统一的答案。小编只是结合一些自己的经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不同年龄段要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在幼儿阶段,主要是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儿童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孩子有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在初高中阶段,就要注重孩子选择的能力,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碰见的问题。

2、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要过激”,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主观性比较强的事情。都说“强扭的瓜不甜”,在孩子对某件事已经非常反感的情况下,再去强逼着去做,真的会“不甜”。切记,千万不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你俩没有深仇大恨。

3、家庭教育中家长一方意见一定要统一,不然爸爸说这样,妈妈说这样,爷爷奶奶又要这样做,孩子到底要听谁的,想想都头打了吧?

4、家长要“以身作则”,家庭教育作为三大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一,是孩子最初的教育起点,家长更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家长一定要管理好自己。要想让自己为孩子感到骄傲,首先你得能让孩子以你为榜样

5、尊重孩子的兴趣,我们不要求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至少得让孩子有属于自己的特长。让孩子以后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能够多一条路。

6、适当“惩罚”教育。惩罚可以是体罚,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比如说零花钱,玩具等。在教育心理学上有个“普雷马克原理”也叫“祖母原理”,利用高频的行为(喜欢的行为)作为低频行为(不喜欢的行为)的强化物。

教育的方法千千万,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要有自己的方法,但是必须要依照科学,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地去教育孩子,促进孩子的成长。


小小魔方工作室



古人有古人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随着时代的变革,社会的进步,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和教育理念在不断进化而日趋科学合理化,不可同日而语。

古人讲“棍棒底下出孝子”,仔细研究一番,在当时那种儒学思想为主导,自然科学发展滞后,知识结构层次单一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还是一定道理的。那时,一般家庭的孩子能享受到私塾的教育是一种幸运,但大多数都是放牛放马,和父母一同耕作。而那个时候的社会也是比较黑暗,豪取强夺,所以父母大多教育孩子要为人老实,要低调,要安分守己,不要惹事生非,所以常常以棍棒之法来教育孩子,让武力的方式让孩子敬畏父母。古时的老师也称为“先生”,而书童最害怕“先生”的戒尺,所以这也能看出棍棒的教育方式在古时是非常普遍和盛行的。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没有那么绝对。虽然古人的棍棒教育之法在现在看来愈趋不合理,但也有借鉴之处。对于现在的我们,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笔者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阐述。

一是父母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育人先育己,做好孩子的榜样;

俗话说得好,“育人先育己”。父母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教育好自己,父母要从思想和行动上为孩子做好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一样也不要落下,在家尊敬长辈,在外团结朋友同事,有理想且为理想而奋斗,有责任有担当等等,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既要用嘴给孩子讲,又要用行动给孩子示范,两者要统一融合,不能只说不做或只做不讲。


二是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做到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孩子;

要教育孩子,首先父母必须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的想法也是需要被尊重的,父母不能忽略孩子的感受。在了解孩子的前提下,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孩子一个人去面对。

三是父母对孩子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和抱怨;

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事物,不断犯错误并吸取经验教训的一个过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合理性。我们不否定古时的棍棒教育之法,关键是要在乎孩子的感受。我们是要教育孩子,而不是去伤害孩子,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感受,忽略孩子的感受,就打不到教育的效果和目的。

以上是本人的愚见,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学习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