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江苏海安高质量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百姓幸福感

提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要的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江苏海安市走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打造了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聚焦│江苏海安高质量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百姓幸福感

“这个环境好呀,咱百姓拥护。”4月23日,68岁的江苏省海安市墩头镇禾庄村三组村民方荣珠面对来访的记者笑得合不拢嘴。这位农妇说,以前家前屋后长满了丝瓜,地上趴的,墙上爬的,环境邋遢。现在墙面粉刷了,门前清爽了,心里甭提多开心。记者发现,像方荣珠家这样门前用小栅栏围起的花坛,在当地比比皆是,一些岔路口还增设了减速带,以前房前路边乱堆乱放的草堆、废旧砖瓦不见了踪影。

这是海安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位的一个缩影。

早在10年前,海安市开始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卓有成效。当地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利用秋收、春节等关键节点,突出河道、道路、家前屋后等整治重点,大力实施清垃圾、清道路、清河道、清杂物和绿化、净化、亮化、美化为重点的“四清四化”行动,着力打造“干净、整治、有序”的人居环境。同时,注重资源整合,把农村改厕和污水管网建设工作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打造人居环境建设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被撤并集镇环境整治提升、城镇管理示范街创建、特色田园乡村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聚焦│江苏海安高质量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百姓幸福感

墩头镇禾庄村一瞥。

墩头镇禾庄村地处南通市西北部,东与盐城市交界,西与白甸镇接壤,全村有26个村民小组3656人,耕地4283亩,桑园面积1207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纯农业村。当地双“非”字型住宅区决定了村民家前屋后预留地较少,导致住宅东西两侧乱种乱搭,环境脏乱差突出。自去年以来,禾庄村通过建设口袋公园、污水处理、改厕接污纳管、堆积物迁移、河道河坡整治、墙体刷白、破落建筑物整治、垃圾分类等工程,村居环境获得明显改观。

海安市因地制宜,把尊重民意和提升村民满意度放在首位。据禾庄村支书李云峰介绍,村两委召开村民议事会,把公园建设的图纸、建设计划,一项一项听取群众意见,然后由村民大会表决,让村民参与全过程。去年7月1日,围绕四组的口袋公园是建设四角亭还是六角亭,村民提议改成六角亭,还有村民提出亭子要有实用功能,于是设计了石凳石桌,四面布设了凳子,增设了美人背,安装了太阳能草坪灯,口袋公园成了村民休闲好去处。

聚焦│江苏海安高质量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百姓幸福感

村污水处理站。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海安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探索不同基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居环境建设路径,着力彰显地方特色。该市大力推动李堡镇丁所村、白甸镇朱于村传统村落保护和高新区夏岔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巩固提升滨海新区江海村、李堡镇杨庄村等长级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加快打造开发区壮志村、高新区周吴村和滨海新区来南村等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积极开展省级里下河湿地公园及水美乡村建设。按照“有线路可游,有景点可赏”的乡村振兴新思路,海安市坚持“串点、连线、成片”的原则,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同时在全市划分区镇主镇区、被撤并老镇区、一般村庄、村和社区四个层次,细化分解出10大重点工程整治任务。以国庆、春节为时点,开展两次集中整治“大扫除”,各区镇每个季度一次、各村每月一次,将环境整治切实做到常态化、长效化。

聚焦│江苏海安高质量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百姓幸福感

整治后的曲塘镇曲联河清清爽爽。

站在曲塘镇曲联河上一座大桥向北眺望,流经5个村民小组的的曲联河河面清洁,水中无杂草和漂浮物,两侧河坡无生活垃圾,也没有乱堆乱放杂物,河坡栽上了红叶石楠等苗木,清清爽爽,呈现一幅和谐的乡村田园风景。

以产业、生态为重点,在示范带沿线10个区镇、115个村中深入开展产业融合、美丽宜居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区创建,将污染防治攻坚战、“河长制”等工作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推动更多资源要素集聚放大,海安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打出组合拳。

聚焦│江苏海安高质量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百姓幸福感

南莫镇姜刘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图。

针对河网密布的村情,南莫镇姜刘村提出以“爱水、惜土、追美、求梦”为主题,提升区域内农路主干道,推进河道整治,建成了日处理50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建有姜日农地股份合作社、粮食烘干中心、蚕业合作农场;规划建设集采摘、垂钓、休闲观光、养老于一体的“梦里水乡青园洲度假村”项目。目前村里拆除了132平方米的占坡建筑,对河坡进行了绿化。按照样板路的标准,引领全村村庄环境大提升。结合“星级文明户”评比,开展“最美农家小院”创建活动,要求每个党员做好示范引领,促进农户庭院环境大提升。

聚焦│江苏海安高质量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百姓幸福感

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从环境整治着手。

“通过人居环境建设,培养了村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曲塘镇党委副书记黄婧婧说,通过打造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带,把人居环境提升、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社会治理、乡村文明,全部融入进去,全镇有26个行政村,重点打造12个节点,辐射到20个村。计划到今年6月份,20个村全部建成,26个村示范村到年底实现全覆盖。然后再拿出一二个村整村推进。跟文明实践站相结合,把如来庵打造成农耕文化园,“原先这里乱堆乱放,现在清爽多了。”

“我们不搞‘高大上’脱离实际的东西,从群众身边做起,努力契合村民生产生活习惯,进行有机的更新和提升,让群众有获得感。”墩头镇人大主席许应军坦言,当初搞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一些干部思想上还存在畏难情绪,通过坚持问题导向,让村民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目前,全镇已新建四座污水处理设施,计划用2-3年将支管网建设覆盖所有农户;通过河道综合整治,共疏浚县乡河道6条,累计12.646公里,村级河道18条,共10.9公里;在全镇复制推广禾庄村“1+4”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保留原有地域风貌,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每周,镇环境督察员到村巡查,村干部每天排查,列出问题清单,交由村逐条销号整改。每周一专项汇报人居环境提升长效整改机制,全镇两个月内排查整改问题2万余条,做到河道一条不漏、养殖户一户不漏、道路一条不放、村居一个不放,全镇人居环境得到大提升。

聚焦│江苏海安高质量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百姓幸福感

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墩头镇政府提供)

建管并重,注重长效管理,是海安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该市建立和形成了以区镇总协调、村负总责、村民小组和群众齐参与的网格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了人居环境卫生管理、考核奖惩、保洁人员管理等配套制度;制定完善调度推进、暗访巡查、曝光整改等考核机制,将改善镇村人居环境列入机关部门绩效、区镇目标责任制和星级村评比考核,实行“月查评、季考核、年考评”制度。对成效显著的区镇和部门予以表彰奖励,对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进行约谈乃至问责。

“把农村真正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海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杰表示,生态宜居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海安将学习借鉴兄弟县市经验做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海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文、图/新华日报记者 丁亚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