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榨油坊都是靠周邊百姓來料加工賺取加工費,在惡性價格競爭下如何吸引客源?

尼古拉斯愛大錘


大家好!我是常德農村小趙!說到榨油坊,我們這邊的油茶籽樹比較多,在我們小時候,一個村就只有一個榨油坊。要榨油把茶籽拉到那裡,還要排隊,人多的時候要等上兩三天!



那個時候油坊的生意好,你自己要把茶籽拉過去。那個時候燒的是炕,柴火要的特別多,又是用板車拉的,一板車裝不了幾袋,裝多了也拉不動(那個時候農戶是很少人買三輪車的),光拉柴火都要拉兩板車。還是茶籽、稻草、裝油的桶(油鼓子)。像家裡茶籽多的,要拉五六車,離榨坊近點還好點,遠點的,一天還拉不玩!


那個時候油坊拽得很,農戶都是挑著飯過去,請他們吃,還要好酒好煙伺候著,生怕他們不幫忙榨。那個時候畢竟一個村只有一家,你不榨也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去。

現在我們這邊多了,一個村有五六個榨油坊,農民去的地方有選擇性了,榨油坊的老闆都是笑臉相迎,努力的拉客源。


茶油做的茶枯用的稻草,我們現在都不自己帶了,油坊老闆自己就事先就準備好了,就等著你家的茶籽。原來要用板車自己拉的,現在也不自己拉了,給油坊老闆打個電話,他就會開三輪車自己來拉。吃飯可不是給他們送飯了,而是油坊老闆還給你供飯,你榨完之後油回不去他還幫忙送回家,服務相當到位,和他們談笑的時候又在拉第二年的生意。

特別是茶餅(茶枯),原來都是要把茶餅拉回家,還要給加工費。現在不用拉,直接抵加工費,油坊老闆還要給你找錢。



油坊多了,競爭就大,適者生存,他們就做質量,比服務,只有這樣才不會被淘汰。


各位朋友們,要是喜歡我的就給我點點關注,多評論轉發!謝謝大家!


常德農村小趙


農村榨油坊都是周邊的百姓來料加工賺取加工費,在惡性價格競爭下如何吸引客源?

我們村就有兩個油坊,主要是加工花生等,一個生意火,一個生意冷淡。二坤給你講講他們倆的區別,也許您就明白,怎麼來吸引客源!


區別一:經營模式不一樣

剛開始兩家的模式都是一模一樣的,都是來料加工,顧客拿自己種的花生、油葵來加工,賺取加工費,為了競爭,只能從價格上,這價格的壓力來自於外村的油坊,導致了本村的這兩家利潤下滑。

機緣巧合,村東頭那家油坊他表哥家種的十幾畝地花生沒處理掉,就想賣給他表弟。結果表弟一琢磨,何不把花生賣給村裡想榨油卻沒有原料的村民,不收加工費,只賺花生錢。這樣不是共贏嗎,即賺到了錢,又打了廣告!

區別二:服務方式不一樣

一到花生或其他油料成熟的時候,人們總是扎堆的榨油,榨油的工序中炒貨時間就很長,導致許多村民耽誤了中午飯。村東頭的油坊就自己家開火做飯,簡簡單單做個滷,煮上點面。甚至村民們自己動手就做起了飯,也不要錢。這樣一來不僅吸引了本村的客源,遠道來的外村甚至外鄉的都來榨油了!

區別三:榨油設備不一樣

農村榨油分冷榨和熱榨,雖然都是榨油可都是有區別的。村東頭油坊,就有兩臺榨油機,熱榨適合比較香的油料作物,比如花生、菜籽油等,冷榨出來的油色澤淡,油質清澈比較適合售賣和送禮,滿足村民不同需求,所以生意就旺!


區別四:注重創新和靈活經營

村東頭油坊繼自備料賺油料差價的舉措之後,又一創新:用油餅抵加工費,油餅就是油料壓榨後剩下的我們俗稱“麻糝”,可以當飼料,聽說收購價也不低呢,比加工費可掙錢哩!這不前兩天還給村民免費運油料免費送家去哩!




這就是二坤當村兩個油坊的經營的不同手段和狀況,哪個好,哪個孬不用我說也清楚了吧!農村一個小小的油坊,學問都這麼大!關鍵在於能“折騰”會“折騰”。

我是農把式二坤,三農問題,為您刨根兒問底兒。歡迎關注二坤,不辜負您的一瞅一瞥。——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