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全球“屠榜”背后,释放新一代超融合创新红利

VMware vSAN超融合又双叒叕的在全球“屠榜”了。

在IDC近期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全球超融合软件供应商排名中,VMware以38.10%市占率的绝对优势排名第一,且行业占比继续扩大,同时营收也以86.2%的同比增长率强势领跑大盘。


VMware全球“屠榜”背后,释放新一代超融合创新红利



不仅如此,在Gartner、Forrester、451 Research等多个第三方发布的调研报告中,VMware同样也处于绝对的市场领导地位。更值得一提的是,截止2018年底,VMware vSAN在全球的客户数量也一举超过了17000家。

作为最早提出和定义超融合基础架构的VMware,可以说在全球的超融合市场中,无论是营收还是市占率都实现了“一马当先”。那么,在这背后VMware vSAN究竟有何独特的竞争力,让它能够赢得全球企业级客户的信赖与认可呢?

VMware全球“屠榜”背后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VMware vSAN在超融合市场中的地位,那就是:一直在引领,从未被超越。

例如,在Gartner发布的2018超融合基础架构魔力象限中,VMware就首次登上了“领导者”的位置。Gartner在报告中表示:“在超融合向软件转变的过程中,VMware 具有在不断演化的HCI市场内开展业务的独特优势。”

VMware全球“屠榜”背后,释放新一代超融合创新红利


同样,在Forrester《2018年第三季度超融合基础架构》报告中,VMware也被评为行业领导者,报告认为,“vSAN在过去三年间迅速增添了多种功能特性,如今已拥有一系列丰富功能,可以与VMware堆栈紧密集成。”

此外,451 Research去年针对超融合市场进行的一项调研中,也显示VMware vSAN 是受访企业中部署最多的超融合解决方案,高达45%的受访者企业把VMware列为首选的超融合厂商;并且在所有采用超融合基础架构的企业中,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企业选择了基于VMware vSAN的解决方案。

回头来看,VMware vSAN之所以能够在全球研究机构的报告中实现“屠榜”,不仅是因为整个超融合市场正在快速增长,但更关键的是VMware vSAN本身技术创新能力的体现。

此前,VMware全球高级副总裁、存储与可用性业务部总经理李严冰博士在接受我的采访时就表示,在过去几年中,超融合已经在边缘和敏态应用场景中验证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但超融合的应用范围绝非限于此,其正在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逐渐进入企业核心关键应用,对主流数据库、ERP,以及其他企业关键应用等均有良好的支持。

在此背景下,VMware vSAN新一代超融合解决方案又通过不断的创新和迭代,为用户认知、接受和广泛应用超融合解决方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做观察:


VMware全球“屠榜”背后,释放新一代超融合创新红利



第一,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方面,VMware vSAN通过不断扩展和延伸超融合的应用场景和范围,把超融合的能力从计算和存储领域,扩展到网络自动化和管理智能化领域。

第二,在公有云部署方面,VMware通过与AWS紧密合作,基于超融合基础架构搭建了VMware Cloud on AWS服务,双方通过大量的基础创新和深度的集成,真正把超融合的能力带到了公有云部署之中。

第三,在数据保护、数据管理以及云原生应用支持方面,VMware也正在展开新的研究,未来在提供全套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的同时,也会提供对数据持久化的支持。

由此可见,从深化对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支持,到对公有云部署的创新,再到提供对数据保护、数据管理以及云原生应用的支持,VMware vSAN让超融合突破了过去计算和存储融合的单的概念,让它成长为了实现混合云部署的一个重要基础架构,而这也正是VMware vSAN能够超越对手,并在全球实现“屠榜”的秘诀所在。

提速中国客户数字化转型

实际上,在VMware不断保持技术迭代和创新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客户享受了VMware vSAN新一代超融合解决方案带来的价值,同时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的提速。


VMware全球“屠榜”背后,释放新一代超融合创新红利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VMware结合客户的具体需求,为其打造了一个高性能、可扩展、运维简单且能有效降低成本的数据中心,它集计算、存储、网络为一体,相比之前的传统式构架,其业务处理、迁移及网络灵活性有了明显提升。

特别是在VMware vSAN方案上搭建的成分布式存储,真正满足了客户应用的容量和性能需求。经过实际测试,同样的应用,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运行相同任务时比传统架构中的执行时间大大减少。

在华东师范大学,通过VMware vSphere、VMware vSAN以及VMware NSX组成的新一代超融合解决方案,华东师范大学在闵行校区构建了现代化的数据中心,之前遇到的种种问题也迎刃而解,整体运维水平提升到了新的级别,取得了切实的收益。

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在应用创新过程中,其计算、存储和网络的需求也在同步增加;但是在VMware新一代超融合解决方案搭建的新数据中心中,只需要增加新的 x86 服务器和相关的软件授权,就可以实现资源池的横向扩展,操作也非常的简单。


VMware全球“屠榜”背后,释放新一代超融合创新红利


VMware和英特尔强强联手,为企业迈向超融合奠定坚实基础


在厦门大学,经过认真调研和一年多的验证后,校方最终决定放弃传统架构( FC 存储),为其马来西亚分校选择了VMware提供的 vSAN 及虚拟化整体解决方案。

该方案以软件为中心的体系结构,将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资源紧密 集合在同一硬设备中,具备计算、联网、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技术,还包括备份软件、快照技术、重复数据删除、在线进行数据压缩等功能,而多套单一设备更可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无缝横向扩展,形成统一的资料中心资源池,稳定可靠、灵活可扩展、成本低。

同时,此前在厦门大学本校,VMware vSAN的群集规模也达到33台物理主机,约600台虚拟机,70% 运行在vSAN,将学校的网络认证,日志系统,一卡通应用系统,邮件系统,OA,教务、人事、学工、资产、网站群等校园核心信息化应用都搭载在这套虚拟构架之上。

毫无疑问,正是真正解决了众多行业客户在传统基础架构升级中面临各种痛点和难点,VMware vSAN才能在全球赢得超过17000家客户的信赖与认可,这也是VMware在客户迈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价值所在。

释放新一代超融合创新红利

在我看来,VMware vSAN可以说最大化的释放了新一代超融合解决方案的技术创新红利,由此也构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市场竞争力和优秀的客户口碑效应,具体而言:


VMware全球“屠榜”背后,释放新一代超融合创新红利



首先,是VMware vSAN支持“全体系超融合”的简单的演进。作为“VMware Digital Foundation”的构造模块,VMware vSAN是适用于超融合基础架构的唯一 vSphere 原生软件。换句话说,它支持客户使用现有的虚拟化工具来实现基础架构的迭代,可以保护并优化客户当前的投资。

其次,是VMware vSAN具备十分广泛的灵活性。目前,VMware vSAN已经“适配”在15个服务器供应商提供的超过 500 个经过认证的x86系统、vSAN ReadyNode之上;同时,支持来自最大规模 HCI云计算生态系统(包括Amazon和IBM等公有云服务提供商)的“HCI 即服务”。由此,可以让客户实现基于策略的统一资源管理。

最后,是VMware vSAN还支持“从边缘到云”的全面支持。VMware vSAN提供了从边缘到核心再到云端的一致性运维,确保了从静态数据到动态数据的固有安全性,无疑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助客户顺畅和平滑地过渡到现代化数据中心之中。

总的来说,从不断坚持技术的创新和场景应用的延伸,再到历经全球众多客户的成功实践和验证,VMware vSAN背后所体现出来的领先性可复制性,不仅会为客户建设现代化数据中心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将会为推动未来超融合解决方案的进化与迭代,注入更多的新动力以及提供更大的想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