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火灾,推荐引发质疑

历史给人留下很多教训,其中一条是很少有人会吸取教训。

这句话,在今天又应验了。

巴黎圣母院火灾,推荐引发质疑

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6时50分左右,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严重火灾。

火灾起于阁楼,蔓延速度极快,从报告起火到火焰窜上房顶仅仅用了一两分钟时间。巴黎圣母院整整个木质内部结构都在燃烧,塔尖在大火中倒下,屋顶几乎被损毁,战争时期得以幸存的建筑,却在和平年代损毁了,举世震惊。

经过近四个小时的扑救行动后,消防部门称巴黎圣母院的主体结构得以保存和保护。巴黎市长表示:“在圣母院大火中,我们救回了不少,但失去的更多。”

从1163年开始兴建的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最为世人所知的历史遗产。自中世纪以来,巴黎圣母院的哥特式建筑就一直是法兰西天主教的信仰重地。

实际上,巴黎圣母院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得到维护和修缮。1831年法国大文豪雨果的长篇名著《巴黎圣母院》出版,提升了圣母院承载的文化价值,也唤醒了当地民众对于古迹保护的意识。

如今的巴黎圣母院每年接待1200万名游客,让悠久历史的古迹本体面临严重的保护压力。因此近年来,法国各界也都致力于“大修经费”的筹措。

可谁知大修才刚开始没多久,就遭遇了难以想象的灾难摧残。不幸之中的万幸是因为修缮,很多文物提前被搬出了失火区域。

根据初步调查,起火并非人为原因,可能是维修电路出现了问题。

“卡西莫多的钟楼没了”,“玫瑰玻璃窗裂了”,“修复可能要八到十年,在此期间都不会对外开放,可惜了”……各式各样的感叹在朋友圈传递着。

此次失火正值傍晚的人流高峰期,在塞纳河畔,民众看着大火燃烧轻轻吟唱歌谣、跪下祈祷,惋惜八百年历史遗迹的灰飞烟灭。全世界的民众不仅仅通过新闻媒体,也在视频、直播、vlog里看到了不同镜头下燃烧的大火和轰然倒塌的塔楼。

远在万里之外,旁观者忍不住扼腕叹息,影像留下了建筑倒下的过程,让人们记住了它最后的模样,但越来越智能的视频平台却在这一个让人深感痛心的文化损失和意外上出了差错。

据外媒报道,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后,众多网友将现场视频传至YouTube。

然而YouTube的推荐算法却将巴黎圣母院大火的视频、直播链接直接和一些暴力、火灾、袭击事件自动关联,引起了极大愤怒。

有不少人批评YouTube审核把关不严,把意外失火和袭击关联,有混淆视听、制造阴谋论的嫌疑。

YouTube已移除相关推荐,并发表声明。

“对于巴黎圣母院的大火我们深表悲痛。去年,我们和大英百科、维基百科等第三方平台合作推出‘信息板’。该模块由算法自动生成,而我们的系统时而犯错。”

客观分析,应该是视频中的失火影像造成了算法的误解。可以推测,YouTube使用的是根据视频或图像之间相似之处找出关联性的 CV(计算机视觉)算法。

这已经不是YouTube算法系统第一次被诟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