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網紅流浪漢只當一場熱鬧看

作者 | Arthur Chen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簡介:心理圈稀有性別男顏值高諮詢師,長相年輕、內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銘:惜時惜人。諮詢小時數:2500小時,研究方向:職場心理、婚戀兩性、身心疾病、朋輩心理輔導。近期關注:要事第一、正念減壓、網絡時代人際溝通。

編輯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助理 企鵝

聯繫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郵箱 [email protected]

核心提示

對“流浪大師”沈巍等人的生活絕對不能只看成是一出熱鬧,事實上,他們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本是他們個人、家庭以及社會的一幕悲劇。如果不能看到這一點,那麼沈巍這次的大紅,也就僅僅是茶餘飯後的一樁談資,對他本人以及和他類似遭遇的人來說,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失去了一次反思和進步的契機。


別把網紅流浪漢只當一場熱鬧看

著名臺灣女作家三毛的粉絲都知道,她小時候有一個“撿破爛”的夢想:

“我有一天長大了,希望做一個拾破爛的人,因為這種職業,不但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同時又可以大街小巷的遊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遊戲,自由快樂的如同天上的飛鳥……”

TVB港劇《刑事偵緝檔案》裡也有這麼一個流落街頭的人物,衣著襤褸,住天橋下,似無兒無女,卻常常吟誦一些頗有哲理的字句,人稱“街頭哲學家”,成為全港人士關注的焦點之一。

2018年年中,網劇《鎮魂》大火,順勢捧紅了男演員朱一龍,劇中他飾演的“沈教授”迷倒萬千少女,這個角色的名字叫:沈巍。


別把網紅流浪漢只當一場熱鬧看

這三件事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他們相互之間也確實沒有什麼關聯。神奇就神奇在,在21世紀的中國上海,有這麼一個人把他們聯繫在了一起,他既實現了三毛“撿垃圾”的夢、又成了“街頭哲學家”,而且還有一個電視劇男主的名字。

這個名叫“沈巍”的上海“流浪漢”,最近成為抖音等社交網絡上最火的人物,有關他的視頻佔據各大榜單熱搜前幾名的位置。


別把網紅流浪漢只當一場熱鬧看

隨著不斷髮酵,網友還爆出其還是上海某區公務員,在20多年病假期間,單位還發放工資等等,更讓其人其事增添了爭議性、話題性。

為何一個流浪漢,能夠有這麼高的學問?

為何他滿腹經綸,卻選擇流浪街頭?

為何他放著正經工作不做,卻對撿垃圾情有獨鍾?

為何他20多年不上班,他的工作單位還肯給他發工資?

身負謎團的人,必然吸引眼球。話題性人物,自然能引起熱議,一時間,好不熱鬧。

然而,對沈巍這樣的生活狀態絕對不能只看成一出熱鬧,事實上,他們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本是他們個人、家庭以及社會的一幕悲劇。如果不能看到這一點,那麼沈巍這次的大紅,也就僅僅是為茶餘飯後增添一樁談資,對他本人以及和他類似遭遇的人來說,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失去了一次反思和進步的契機。

為何這麼說?


01

這並不是什麼值得羨慕的生活方式


首先要從“沈巍怎麼了”說起。

沈巍到底怎麼了?他真的是很多人心中“看破紅塵”、“放下世俗生活”的隱士高人嗎?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年代,隨著各大社交網絡以及網絡主播蜂擁而至,確實是把他往這個神壇上推的。

要知道,城市化的進程裹挾人們過著一種定製化的生活,每個人的生活軌跡都相差不多,生活沒有太大懸念,大多數人安分守己地過著讀書工作、結婚生子的尋常生活,而流浪漢沈巍相比之下太“出格”了,因此,很容易成為許多想跳脫既定生活卻沒有勇氣的人投射希望的對象。


別把網紅流浪漢只當一場熱鬧看

隱士,世外高人,自古至今都令中國人羨慕,而“流浪”是中國人骨子裡非常向往的一種生活方式,君不見,前一陣中國人還想帶著地球去流浪嗎?

然而,我可以很明確的說,沈巍並不是隆中耕讀的諸葛亮,也不是什麼不出山的高人,他更大的可能性是一個患有比較嚴重心理疾病的精神疾病患者。

我這麼說,不僅是因為他所在的單位批準其休病假的主要理由就是醫院出具的精神類疾病診斷 (為了保護沈巍的隱私,該單位並沒有向媒體透露沈巍患病的實情,這點值得肯定 ),而且是基於他的一系列行為所作的判斷

在大眾認知範疇中,比較熟悉的心理類疾病往往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一個人變得瘋瘋癲癲,滿口痴言妄語,甚至可能會不分理由出手傷人,我們會認為這個人有精神疾病。此類是比較嚴重的精神病,往往以妄想為突出特點,如精神分裂症,一般需要通過藥物、住院治療來減緩病情。

還有一種大眾熟知的心理疾病,就是一個人比較苦悶,常唉聲嘆氣,其自身期望和現實有差距而自身無法調解,常常陷入抑鬱、焦慮不安中,如果達到比較嚴重的程度,我們會認為這個人有心理問題。此類心理疾病往往以情緒波動為突出特點,如抑鬱症、一些情緒困擾等,一般通過藥物、心理諮詢可得到有效緩解。

而反觀沈巍,他既沒有過於超過現實的言行,甚至還能比較有邏輯地高談闊論,也沒有明顯過於低落的情緒問題,確實沒有落在大眾熟知的心理類疾病的區間,很容易把他當做一個正常人來看待。

你只會覺得,他和正常人的不同就在於,他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古怪。

是的,這就是他這類心理疾病的一個重要特徵:

他們的人格特徵——以及外顯的思想和行為明顯偏離正常,也就是在我們的社會文化背景之下,他們的內心和行為常常不被接受,並且是長期性的,心理學上稱之為“人格障礙”。一般18歲以上,這樣的狀態持續2年以上,一般可做這樣的判斷。

人格障礙患者一般有比較嚴重的社會功能損害,也就是他們無法正常工作、生活(“流浪大師”沈巍這方面的特徵很明顯)。

人格障礙也細分為很多類型,這裡摘錄人民郵電出版社《異常心理學》(紐約聖約翰大學心理學教授傑弗裡·S.尼維德所著,2018年出版本書第9版)一書中關於人格障礙分類表(終身患病率主要採用是美國數據,世界各地略有差異),供參考:

別把網紅流浪漢只當一場熱鬧看

與其他心理疾病相比,人格障礙確實不太容易識別。一般來說,一般程度的偏離常態,並沒有或比較少地影響當事人的社會生活,只能說是這個人“人格特徵突出”,也就是“比較有個性”,還不能算是“人格障礙”,所以不要以為和上表所述比較接近,就一定是人格障礙患者。

只有當事人的社會生活受到比較嚴重的損害,而且長期以來一貫如此,才可能算得上是“人格障礙”。

由於人格障礙比較複雜,對許多心理諮詢師來說,要鑑別人格障礙都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更不要說對此知之甚少的普通大眾了。


別把網紅流浪漢只當一場熱鬧看

對照沈巍的言行,會比較接近更接近其中分裂型人格障礙。這一類型的主要特徵是:

1、比較孤僻,比較喜歡獨來獨往,遠離人群,很難與人建立可以信賴的關係,常常孑然一身,喜歡從事一個人的活動。沈巍的生活基本上符合這一點。

2、外貌、行為相對比較奇特,常常不修邊幅。沈巍撿垃圾以及流浪漢的裝扮,也是比較符合的。

3、相對沒有什麼情感,比較冷漠,也不太與人進行情感交流。沈巍20多年的流浪漢生活,與家人幾乎也斷絕往來,也比較符合這一點。

而沈巍幾十年如一日的撿垃圾行為,也很可能是一種心理疾病,即“強迫性囤積癖”。看過日劇《我的家中空無一物》的朋友相信對這一疾病並不陌生。

很多人認為只有老年人才會囤積廢品,因為他們的消費觀念比較守舊,總是捨不得扔掉,其實不然,有不少年輕人也有這樣的“習慣”,但是,正常的囤積和病理性的囤積是有區別的,前者是以現實需要為前提,後者主要是滿足內心需要。這種內心需要包括需要這些東西來提供一種安全感,或者滿足一種對往日生活懷念的需要。


別把網紅流浪漢只當一場熱鬧看


別把網紅流浪漢只當一場熱鬧看

據瞭解,沈巍小時候因為家境貧寒,就曾依賴從垃圾桶裡翻東西生存的可悲經歷(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50-70年代,因為當時的經濟水平,這並不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經歷),因此很可能“垃圾”在沈巍心中已經不是一般人眼中的“垃圾”了,具有保護自己最底層的安全需要,是對過去經歷的強迫性重複體驗。

囤積癖還有一個特徵,就是那和乾乾淨淨把物品置放起來不同,他們往往因為堆積物品把自己的生活弄得混亂不堪。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判斷均是假設,假設的基礎是公開文字報道,正式的診斷還是需要前往專業機構,並與本人進行詳細的面對面溝通才能得出。

當然,這也是人格障礙患者不同於其他心理疾病患者的又一個特殊性。人格障礙患者往往自己是不認為自己有什麼問題,他們主動求助的意願非常低,而明顯的精神病患者往往會被家屬、社區強制,情緒障礙患者往往自行前往專業機構尋求專業人士。所以,人格障礙患者大量遊離於接受專業治療幫助的範疇之外。

因此,由於他們從不尋求專業幫助,以至於無從對其進行科學診斷,缺乏專業心理知識的普通大眾,反倒是會因為他們舉止怪異,把他們當做“奇人”看待,忽略了這些人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可能性。

因為沈巍本人和其單位並沒有公開他的就醫記錄,我們無從知悉他的真實情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絕對不是武俠小說裡常見的“隱世高人”,他所選擇的生活也不值得我們嚮往,把他的“事蹟”當做“勵志故事”、“傳奇”來講述就更令人啼笑皆非,他更需要的恐怕是能夠得到專業的支持和幫助。


02

沈巍們的悲劇,也是其家庭的悲劇

你可能很好奇,沈巍怎麼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或者說,怎樣避免造就另一個沈巍?

人格障礙的成因很複雜,現在認為既有生理因素,也就是和遺傳、基因有關,也有社會因素,即和社會文化有關,當然也有家庭心理因素。

生理和社會因素我們無從改變,家庭心理因素常常是我們可以控制的。

雖然不是每個人格障礙患者的原生家庭都有問題,但是絕大多數的人格障礙患者其家庭多少要為他們變成這樣負較大責任。

一個古怪的人背後,往往有著一個相對也比較古怪的家庭。

一個人的人格形成,主要是在他18歲之前。而這一期間,對其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他的家庭。父母的教育以及他們營造的環境,對孩子能否健康成長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比如:

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常常早期失愛,幼年生活在不被信任、常被拒絕的家庭環境之中。

迴避型人格障礙患者常常生活在充滿控制慾的家庭中,從小就孤獨、害怕見陌生人,常常過分敏感。

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常常表現出“非好即壞”的極端行為,臨床中發現,從家庭動力角度看,源於患者父母或主要照顧人在他們小時候就常常有令人困惑的矛盾表現。

沈巍在回答媒體提問時候,也簡單提及關於自己的一些家庭情況,從中我們也可窺一豹:

沈父是60年代的高材生,因為歷史因素,遭遇挫折,因此把希望寄託在自己的兒子身上,希望其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沈巍的壓力可想而知。他屈從父親學習審計,從事審計工作,而不是自己更希望也更擅長的文史。

沈父和沈巍外婆關係不好,遷怒的對象卻是沈巍,可見沈從小就揹負了家族矛盾,併成為家族矛盾的“炮灰”,這對其建立親密關係勢必有比較大的影響。

沈巍從小喜歡看歷史書,但是其父親不允許,所以他是通過賣垃圾來偷偷換歷史書的,這一模式延續至今。

就此可得,沈巍生長在一個對其期許很高,甚至可能有些不切實際的狀態下,且家庭矛盾較為突出,而其本人性格又比較屈從,可想而知,這對於其人格成長勢必造成了不利影響。

他選擇以這樣的方式生活,雖然是他本人成年後作出的選擇,責任也主要應由其自負,但是他的這些早年經歷好像早就為他的人生埋下了伏筆。


別把網紅流浪漢只當一場熱鬧看

當然,我這麼說並不是譴責沈巍的家庭,特別是沈巍的父親,在20多年前,甚至沈巍出生之時的50多年前,人類對於心理發展規律的研究尚不發達,不能要求那個年代的父母懂得如何培養人格完善的子女,何況在那個年代,可能生存下來也已經著實不易,也實在不忍過於嚴苛地強求受到歷史侷限的他們超出歷史規律地培養子女。

我更想強調的是,因為沈巍並不是一個人,他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正是現在50年代、60年代生人的通常環境,其家庭功能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並不是所有人都成了沈巍,但是那個年代的人,在那個歷史背景,在那樣普遍性的家庭教育環境中,很多人的身上多少會有一些沈巍的影子。

心理學有一個理念叫“代際傳遞”,是說和基因傳遞一樣,家庭的一些教育模式、內在心理動力也是會一代代傳遞下去的,而且是以一種肉眼不可見的方式在傳遞,所以常常不自覺,我們要警惕自己也接過了一些不良的家庭“接力棒”,並繼續延續下去,悲劇性地為家庭中造就另一個和沈巍類似的人格障礙患者。


03

社會應如何對待沈巍這樣的人格障礙患者?

除了少部分高功能的人格障礙患者,可以比較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從事有報酬的工作,大部分的人格障礙患者常常是不能擁有比較穩定的工作和生活的,所以他們的工作狀態,決定了他們的收入水平,而收入水平決定了他們將長期處於社會底層。

我們常說因病致貧,往往是指身體疾病,但是往往比較忽略一個同樣存在的現實,那就是一個人如果患有比較嚴重的心理疾病,往往也會“致貧”。

而且治身體上的病,相對來說還有點盼頭,人格障礙患者這種比較嚴重也比較長期的病患,往往是很難短期內看到好轉可能的。

因此,有一個很嚴肅的命題是,我們的社會該拿這些人格障礙患者怎麼辦?

要知道,以目前的財力,我們的國家能夠負擔比較嚴重的精神病患已經很不容易,而這些人數並不少、人群中並不是最顯眼、治療又非常不積極不配合的人格障礙患者是很難負擔得起的。我們也不太可能把所有的人格障礙患者都聚攏在一起,強制他們接受治療。

在這次的事件中,沈巍的特殊身份,把他推入一個有些危險的境地。圍繞他的公務員身份,20多年不上班照樣可以領取工資,“帶薪流浪”、“吃空餉”等議論甚囂塵上,一部分人羨慕嫉妒恨,質疑其單位為何對他如此縱容,而一部分人則擔心因為這些熱議,會不會讓他原來2000多元一個月的收入化為烏有?

和一些人的看法不同,我倒是非常欣賞沈巍所在單位的做法。

顯然,當年沈巍的單位就已經發現他不同於常人,對這樣的人繼續讓他工作,已經顯然不合適,要知道,有一個比較嚴重的人格障礙患者做同事是會影響一個單位整體工作狀態的。

既然不能工作,是不是就開除了事呢?

我看到了他們採用了一個更智慧也更人性的做法:

為沈巍辦理了長病假,並每個月發放基本工資,現在大概2000元左右。在上海這就是一個勉強不會餓死的收入水平。通過沈巍的公開採訪可得,他本人也關注這一筆收入是否準時到賬發放,可見這筆收入對他的生存也很“重要”。

要知道,如果真的開除,他流落街頭,沒有任何經濟保證,可能會餓死釀成他本人的悲劇,也可能做出一些危害社會的事情,參見去年上海的砍殺小學生案。


別把網紅流浪漢只當一場熱鬧看

這個做法,既避免了沈衣食無著,又避免了沈成為更大的社會危害,要知道這可是在26年前做出的決策。那個時候,整個社會對於心理疾病的認識還是處於空白的階段。我認為,沈巍所在的單位已經做出了以他們的時代所能做出最理智最恰當的處理方式了。現在很多企事業單位的領導都還不具有這樣的見識和高度。

當然,時代已經變化了,在今時今日,我更想做這幾點呼籲:

1、建立嚴重心理類疾病商業保險、全民保險制度。

有一個心理類長病患的家庭,既損失了一個勞動力,又要負擔比較大的治療成本,且短期內很難改善,整個家庭會處於經濟和精神雙重負擔中。而這個負擔,如果完全由企業來承擔,這對於大多數民營企業來說負荷過重,也不現實。所以採用現代金融體制,用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險制度來確保罹患心理類疾病的病患,能夠得到基本保障,可能是更可行的一種做法。至少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可以考慮先行先試,通過員工、家庭自願購買的形式先行試點看看。

2、客觀看待人格障礙患者,既不汙名化,也不能神化。

由於大眾缺乏對人格障礙的基本科學常識,很容易對這類人群的看法上走極端,要麼採用“神化”、“獵奇”視角,覺得這些人既古怪又有趣,要麼採用“貶低”視角,覺得這些人很可怕,是“不需要住精神病院的精神病”。這都不是有助於人格障礙患者康復的客觀態度。

事實上,對這類人群比較好的態度是,能看到他們行為比較古怪的一面,又能看到他們行為比較正常的一面,這樣可以強化其正常的行為,有助於其向更多正常的一面轉化。所以,對待沈巍這樣的人,不能聚焦在在他與我們不同的地方,並且吹捧這是他的“優點”,這對他的“康復”其實是很不利的,更多能做的是他和普通大眾還是比較一致的一面,這對其迴歸社會是有幫助的。

3、營造人格障礙“早預防、早治療”的社會氛圍。

正如文章所述,人格障礙患者與其成長環境有很大影響,現代父母都比較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但是由於對人格障礙不甚瞭解,特別是有些父母自己就生長在並不太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所以很容易導致埋下人格障礙的種子。而學校等社會支持系統也可以為此多發揮一些作用,通過科普、早期識別等,為盡力避免孩子長大之後變成人格障礙做點工作。要知道,人格障礙對社會的危害是比較巨大的,不僅是家庭的悲劇,也是社會的悲劇,所以這並不是替家長做事情。

另外,由於人格障礙患者是最不願意接受治療的群體,往往就診的時候已經非常嚴重。心理類疾病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誰願意更早面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更早接受專業干預,誰就能更快地康復或改善,而且很多心理類疾病往往也就只有在早期,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越是嚴重,可能也會“藥石罔醫”。所以,特別對潛在的人格障礙患者及其家庭,要鼓勵他們儘早尋求專業幫助,這樣通過一定時間的治療,是可以逐步達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的。

流浪大師沈巍表示,這次的走紅,給他帶來的只有困擾,並不能改變他的生活。這句話說得有些悲涼。我知道,隨著熱度自然退卻,新的網紅產生,人們的吸引力自然會轉移到別的地方去,總有一天,他也會像其他的網紅一樣,重新回到乏人問津的最初。

然而,如果人們能夠通過沈巍,更多認識到人格障礙的存在,讓沈巍式的悲劇更少發生,那麼他的走紅,即便最終沒能改變他本人的命運,也一定改變了千千萬萬其他人的命運。

別把網紅流浪漢只當一場熱鬧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