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溥仪的一生怎样评价?

小邓陪你说历史


溥仪这一生时刻处在无奈的命运之中。在皇宫里被困了半辈子,当着皇帝却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

先来看看其生平吧:

1908年11月13日,光绪皇帝病危,慈禧下旨由醇亲王载沣长子,当时只有三岁的溥仪继承皇位。溥仪第一次见到慈溪就是在这天晚上,接旨的军机大臣把溥仪抬到宫里,带他先到中南海瀛台叩拜光绪皇帝,然后就把他带到了慈禧那里。

在自传《我的前半生》里,溥仪回忆这段会面时这样写道:“自己忽然陷入了许多陌生人之间,没有了嬷嬷,也没有了我习惯了的那间屋子,尤其可怕的是在一间阴森森的帷帐中,露出一张瘦削的老太婆的脸,丑的要命,据说我一看到这面容,立刻嚎啕大哭,浑身哆嗦不止。慈禧看到我哭了,就命人拿冰糖葫芦给我,不了我一把拿过来就摔到地上,连声哭喊着:要嬷嬷,要嬷嬷。弄得慈溪很不痛快,说这孩子真别扭,抱到哪玩去吧。第二天下午光绪帝就驾崩了,第三天,慈禧也去世了。”

半个月后,也就是12月2日,宣统皇帝溥仪胡登基大典在紫禁城举行。就在这隆重的登基大典上,上演了一场颇能引人深思胡闹剧。

对于一个三岁孩童来说,登基大典,繁沉的仪式规矩,都是沉闷无趣的。当时文武百官行的是三跪九叩礼,磕起头来没完没了,而且12月天气比较冷。坐了几个小时后,小溥仪终于忍不住哭了起了:我不要呆这里,我要回家,我要回家。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单膝侧身跪在“宝座”下面,双手扶住小溥仪,哄着他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

典礼结束,文武百官窃窃私语:“王爷怎么可以说‘快完了’呢?说要回家是什么意思啊?”所有的议论者似乎都预感到了某种不祥之兆,人人垂头丧气。

也许真的应了那句“快完了”,三年后溥仪的皇位就保不住了,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随后18个省相机宣告独立。面对这一严峻局势,载沣被迫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同时辞去监国摄政王职务,将军政大权完全移交袁世凯。

取得军政大权后,袁世凯调动北洋新军,很快就把革命党镇压了下去。但是野心勃勃的袁世凯并未一举歼灭革命党,而是取得孙中山保证后,跟革命党讨价还价议定了《清室优待条件》回朝逼迫清帝退位。失去摄政王和皇族内阁,又被手握重兵大权独揽的袁世凯逼宫,只剩下隆裕太后和小皇帝溥仪这对孤儿寡母的清王朝,最终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之下,完全没有主张。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宣读了《退位诏书》。同日,民国政府公布《清室优待条件》,。就这样,一个统治中国268年的大清王朝就此走到尽头。

溥仪退位后,清朝遗老们时刻想着复辟,一直到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没有一天停止过。这些遗老们不断把希望寄托在新兴军阀的身上。

1916年,经历称帝后众叛亲离的袁世凯忧愤成疾,于6月6日病逝。安徽督军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开始实施蓄谋已久的复辟计划。

1917年7月1日,12岁的溥仪在张勋和一众遗老们的恭维下,答应再次称帝。作为应对,民国政府成立讨逆军,并发动了中国历史首次空袭,向紫禁城里投下三枚炸弹,虽没有人员伤亡,但是恐吓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同年7月12日,复辟仅11天的溥仪再次退位。一出丑剧就这样匆匆收场。受了惊吓的溥仪依然被困在紫禁城里当他的关门皇帝。

溥仪从14岁开始学习英文,更注重德行方面的教育。老师是英国人庄士敦。其立志将溥仪培养成一个具有英国绅士风度,有理想,有作为,有科学知识的青年皇帝。并且带给了溥仪西方的生活方式。因此,对溥仪影响非常大。溥仪也完全接受了西方的那一套。甚至,亲自动手剪掉了自己的辫子(皇帝的辫子,没人敢剪啊)。此事,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中外媒体都给予了报道。全国哗然。

随之而来的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故宫。其只得拖家带口投奔生父载沣的府邸寄宿。

事后不久,溥仪逃出天津,去到东北。

1932年9月,他在日本的扶持下,再次登基宣布“伪满洲国”成立。年号大同。成为日军控制下的傀儡皇帝。

1945年日本战败,溥仪第三次退位。外逃时被俘。并经历新中国的改造后,成为一名普通百姓。1967年病逝于北京。享年62岁。

溥仪在位当皇帝也可以说完成了中国皇帝史上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三上三下。但是在位期间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要兵没兵。只是一个任人摆弄的傀儡而已。并且从帝王术来说,他的能力是为零。从对于国家贡献角度来说,基本也是零甚至负数。清廷宣布退位是摄政王载沣和隆裕太后的妥协,他答应日本人出任伪满洲国皇帝是有伤于国家利益的。但是从个人学识和修养来说,是超过了当时大多数的普通人的。在经历了新中国的造后还出了自传《我的前半生》。并且在战后针对伪满洲国审判的法庭上做陈词时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对溥仪来说,末代皇帝的角色,于国家有愧,于民族有愧。于他个人来说生不逢时。


圊云戈


被立为皇帝,不是他的本意,也无权做主。

做了3年皇帝,大清就灭亡了,演了一幕复辟的丑剧,也草草结束。

做了日军的傀儡,伪满洲国皇帝,也不是他的本意,直到抗战结束被俘,改造重新做人。

作为一个皇帝,是失败的,只能说生不逢时,真的是生不逢时,一生飘摇和随波逐流。


小鱼谈文史


溥仪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他成功的完成了从至高无上的皇帝到共和国普通的公民的转变。

他从少年时期的被软禁在故宫,被安排的不开心,到中年的享受生活再到晚年的淡然释怀。他走了一般人走不了的路。他也接受了一般人接受不了的过程。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什么都自给自足。这些琐碎的生活小事,一下子是很难改变的,但是他都走过来了。晚年的生活还过的很充实。

对溥仪来说,生逢乱世是他的不幸,但是国破家亡不是他一个孩童能做主的。所以对溥仪我们应该辩证来看,不能一棒子打死。对于是他的责任就是他的不是他的责任就不能强加于他了。


青史留名源于沉淀


一生不遂!

当个皇帝,国家早就被老祖宗折腾没了。想要救大清,权力被小鬼子弄没了。眼看全国解放,自由又被自己的破事整没了。当个普通百姓呢,生存的技能没了。

江山不是自己的,青天不是自己,艰难的时候三尺卧榻都是问题,却要被别人拿出来做幌子。俩字儿,“憋屈”。

最是无情帝王家啊!


花伴雨公益



8888古玩


其实,慈禧一死清朝就已经末日了,溥仪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勉强维持了几年,溥仪仅仅是享受皇帝的待遇而已,六岁的孩子能做什么呢?,1906生,1909年登基,1912宣布退位。孙中山的国民党,三民主义,当选临时大总统。


仰天长啸12345


作为康乾的后人,王朝必定有更替,结束的一天。溥仪的活不轻,他经得起忐忑人生,有天赋,有孝道,相信命运。评价有。


栗树林909


能善终的末代皇帝


海涛163


从他被选为皇帝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可怜人


藏剑人


从皇帝到普通老百姓,期间的经历只有他自己清楚,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