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

主办单位:江苏省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9.4.12—2019.6.30

展览地点: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一/二/三/层

(南京市长江266号)

该展览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展 览 前 言

二十世纪初,一改师徒相授的模式,中国开始出现现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作为这时期美术教学的重镇之一,国立中央大学在美术专业上的教育实践不仅走在中国的前列,更作为示范性的美术教育模式,如春风化雨般孕育和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创作和教育人才,为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美术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为回顾这段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江苏省美术馆策划举办“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呈现名师荟萃、桃李累累的树人硕果,

此展览为“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由于先后设立在教育学院和师范学院之下,国立中央大学的美术专业初衷一方面是为了培养“艺术专才”,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各种艺术师资”。在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在教学和创作风格上也体现出更丰富的格局,既有对传统素养的传承,也重视对西方美术的学习,兼容和多元可以说既是这一时期美术教育的特点,同时也是艺术风格上的特点。这种特点如何呈现,如何理解人才引进、课程设置等实际教学策略的实施,在西画和中国画的教学上各有什么倾向......这些问题不仅关系着其美术教学的历史脉络,更关联于我们如何看待整个二十世纪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深远影响。

此次展览展出国立中央大学美术专业的教员和学生作品100余幅,其中包括徐悲鸿、吕凤子、陈之佛、秦宣夫、吴作人、傅抱石、吕斯百等诸多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家作品。通过对他们作品的展示和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科系的历史沿革、师资结构、课程设置等多方面的分析与讨论,展览分为名师之光、教学相长、桃李灼灼三个部分进行梳理和呈现,

一方面力图突出这一时期的美术家在中西交融的艺术大环境下所作的创作尝试与探索,另一方面旨在呈现教学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以作品和文献的相互呼应勾勒出该系科在艺术创作和教学实践等多方面的面貌,并藉此探析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实践经验。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在选择与发展的问题上,国立中央大学美术专业师生的创作和教育探索不仅是先行者,同时也为当下的美术教育模式带来启发。事实上,如何通过美术教育的机制培养具有创作意识、创新意识的美术人才,是我们今天仍然广泛面临的问题。此次展览希望能以史为鉴,进一步引申出对当下的美术教育及其与美术创作之间关系的更多思考。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陈列馆(一层)展出

ming

shi

zhi

guang

由于国立中央大学旨在被打造为中心学府,因此其美术专业的师资力量也较为雄厚,自创立便以延聘名师为重任。其师资不仅包括本土教育培养的国内名家,如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毕业的吕凤子、汪采白等,还包括不少从海外留学归来的教学力量,如留学欧洲的徐悲鸿等,以及留学日本的陈之佛等。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尽管历经抗战西迁入蜀,不论校舍、教具均受到巨大破坏,但师资不仅未有减少反而愈加充盈,除上述之外还有高剑父、张书旂、谢稚柳、吕斯百、吴作人、黄显之、秦宣夫等,更有毕业生留校任助教的张安治、艾中信等。师资力量的日渐壮大也赋予了中大艺术科系的更为全面、包容的创作和教学风格,而未聚集于某家某派,形成了当时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强大师资阵容,更成为师范美术教育的典范。

这一部分梳理这些师资与中央大学的出入关系,通过对师资力量的考察和他们作品的呈现,关注教学和创作上的多元化倾向和兼容并蓄的风格面貌。作品主要立足江苏省美术馆的藏品以及少量其他公立美术机构的收藏,因此未能涵盖所有任教师资的作品,在此将师资名单列出,以供补充说明。

<table><tbody>

国立中央大学美术专业主要师资概览

宗白华

任教美学课程

李毅士

1928年5月至1930年12月任教西洋画课程

吕凤子

1928年至1935年任教实像模写、国画概论、国画技术论、书法、篆刻、绘画教学法课程

吴溉亭

1928年至1949年。任教工艺课程(1931年工艺组停办)

/<tbody>/<table><table><tbody>

徐悲鸿

1928年至1946年任教油画、素描、习作、构图、国画、临摹课程

张书旂

1936年至1949年任教国画习作、实像模写、花鸟画课程

蔡任达

1928年任教西画组

汪采白

约1930年至1937年任教国画组山水画、花鸟画课程

/<tbody>/<table><table><tbody>

潘玉良

(女)

1930年至1937年任教油画课程

陈之佛

1930年10月起任教图案、中国美术史、西洋美术史、色彩学、艺用人体解剖学、透视学课程

颜文樑

1933年徐悲鸿赴欧洲举办画展期间,代理徐悲鸿任教西洋画课程

吕斯百

1934年9月任教风景静物写生、油画、素描习作课程

/<tbody>/<table><table><tbody>

吴作人

1935年9月始任教素描、油画及习作课程

傅抱石

1935年9月任教国画概论:中国美术史、书法、篆刻等课程

张安治

1935年任教素描课程

张大千

1936年任教中国画课程

/<tbody>/<table><table><tbody>

高剑父

1936年至1937年任教国画、临摹课程。

顾钟梁

1931年中央大学艺术科毕业,留校任教素描、油画课程

宋步云

约1940年至1946年任教水彩画课程

黄君壁

1937年至1948年任教国画课程

/<tbody>/<table><table><tbody>

李瑞年

1937年任教风景、静物、素描课程

乔大壮

1938年入校兼职讲师,任教国画组书法、篆刻课程

费成武

1937年毕业留校任风景、静物、图案、透视学课程

孙宗慰

1939年毕业留校任助教

/<tbody>/<table><table><tbody>

艾中信

1940年毕业留校任教素描课程

曾宪七

1940年毕业留校任教钩勒课程

黄显之

1940年8月至1949年任教素描、石膏素描课程

赵少昂

1941年任教花鸟、走兽、山水画课程

/<tbody>/<table><table><tbody>

倪则和

1941年毕业留校任教风景、静物课程。

康寿山

(女)

1941年毕业留校任助教

庞熏琹

1942年10月至1943年3月在校任图案课程

谢稚柳

1942年至1949年任教名作临摹、实象模写课程。

/<tbody>/<table><table><tbody>

许士骐

1943年任教体育系、艺术系解剖学课程

谭 勇

1928年5月至1930年12月任教西洋画课程

吕凤子

1942年7月毕业留校任助教

秦宣夫

1944年8月任教西方美术史课程

/<tbody>/<table><table><tbody>

陈志华

1944年毕业留校任助教

余钟志

1948年8月任教水彩画课程

文金扬

1947年任教色彩学、教学法课程。

/<tbody>/<table>

——摘自《艺为人生——1928-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美术专业学生文献集》

尹文、崔晓蕾整理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吕凤子 《松隐石径》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汪采白 《游西园图》 1933年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颜文樑 《康健园道上》 1972年 油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徐悲鸿 《双雄图》 1942年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潘玉良 《自画像》 1940年 油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陈之佛 《秋菊白鸡》 1947年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黄君璧 《黄山》 1946年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张大千 《松风自吟图》 1947年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张书旂 《花鸟(牡丹双雀)》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傅抱石 《雪景人物》 1943年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蒋兆和 《少女》 1957年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庞薰琹 《乘船》 1943年 水彩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秦宣夫 《卡门》 油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黄显之 《庐山剪刀峡工人疗养院》 油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吴作人 《秦宣夫像》 油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王少陵 《读书》 油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张安治 《画课》 1935年 粉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孙宗慰 《自画像》 1940年 油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陈志华 《静物》 1983年 油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艾中信 《牛场》 1933年 油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谭勇 《佛子岭水库》 1959年 中国画

陈列馆(二层)展出

jiao

xue

xiang

zhang

1928年,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专修科正式更名成立,学制为3年,设西画、中国画、工艺、音乐四组。次年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教育专修科,学制变为4年,增设西画组。此后又更名为艺术科,后将国画组和西画组合并为绘画组。1938年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专修科,学制变为3年。此后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学系,学制5年并一直沿用至1949年。先后设置于教育学院和师范学院之下,艺术科系的名称和学制几经更迭,尽管如此,但其长期与师范教育捆绑。因此,该科系的美术教育不同于美术专科学校的一般教育,而更应视作为师范美术教育,即一则培养的是美术创作人才,二则培养的更是美术教育人才。

这一部分通过对中央大学艺术科系的历史脉络梳理,辅以文献图片勾勒其学制、课程等相关内容的变迁。同时对其旁听生制度,课外写生展览活动,以及更注重基础教学的培养倾向等教学策略作文献和习作资料的呈现,为进一步探究教与学的发展流向做出铺垫。这段历史尽管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但由于战乱影响、人事变动频繁等诸多原因,因此显得较为混乱,期望能得到相关研究者及家属的更多关注,以更丰富的文献材料厘清这段历史脉络。

滑动查看: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科历史沿革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1929年1月10日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专修科全体合影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1934年 ,中央大学师生在庐山庐林精舍合影(一)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1935年,中央大学梅奄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1938年,在重庆,中央大学美术专业部分同学摄于嘉陵江船中,后排左起为孙宗慰、吴作人、曾宪七、文金扬。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1938年,战地写生团在河南璜川前线合影。右起为陈晓南、吴作人、孙宗慰、沙季同。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1939年,赴北碚写生时所摄。左起为陈玲娟、张贻贞、康寿山、倪则和、徐枋、刘德刚(蹲者)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1940年代,中央大学在重庆的校景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1941年,中央大学艺术学系全班同学在学校门前合影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1943年,中央大学学生随徐悲鸿到四川灌县、青城山写生。最左侧站立者为郁风,前排右四为徐悲鸿。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1946年 “1.25”学运游行宣传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1946年,陈晓南(左二)、张安治(右二)赴英国研修途中在意大利短暂停留,参观罗马竞技场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1947年,中央大学艺术系师生合影。前排左起为秦宣夫、陈之佛、周春雏、林树芬、陈嗣雪、黄纯尧、魏铁铮;二排左起第而、三为袁振藻、梁玉龙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1948年,中央大学艺术系毕业系友欢迎新系主任陈之佛时的合影。前排右四傅抱石,右三陈之佛,右二黄君璧,后排右三梁玉龙。

陈列馆(三层)展出

tao

li

zhuo

zhuo

国立中央大学的美术专业毕业生近三百人,此外还有旁听生、肄业生若干。在此之中,有不少人终生从事美术创作和教育工作,其中不乏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艺术家。他们当中有些留在南京及周边地区,如杨健侯、朱怀新、李慕唐、伍霖生等;有些去往四川、重庆等地,如岑学恭、苏葆桢等;有些随徐悲鸿北上,如宗其香、李斛、戴泽等。他们的足迹影响至今,不仅向下传承着风格面貌和创作理念,更以其丰富的经验通过教学进一步培养了诸多后继者和生力军。

这一部分一方面旨在将艺术科系的学生和该科系教员的作品面貌相对比呼应,追溯和呈现其中的师承关系;另一方面则期望能够通过他们的作品折射这段美术教育史对中国20世纪美术格局的深远影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回望这段历史,在时代的大背景中理解和看待这批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于今天我们思考当下美术创作和教育的发展和走向亦颇有裨益。作品主要立足江苏省美术馆的藏品以及少量其他公立美术机构的收藏,因此未能涵盖所有学生的作品,在此将学生名单列出,以供补充说明。

1929-1950年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艺术科系美术专业毕业生名单

1929年 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专修科

1月毕业:蒋仁、邹岳屏、徐乐山、金学成、沈立、刘醴仁

6月毕业:

苏英婕(女)、胡钟秀(女)

1930年 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科

1月毕业:许正华、李有为、叶季英、陆挽沉、张琴、陈鲁喆、宋芝宜(女)、顾启华(女)、匡永庚、赵尚卿、蒋仁(2)、徐乐山、于永川、胡钟秀(女)、姜维亚(女)、曹秉旗、吴琪光、王永钧、孙燮荣、须心陬、熊同德、狄琐荣、施静之(女)、陈端

7月毕业:刘醴仁

1931年 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专修科

7月毕业:薛瀚清、蔡寿恒、吴学竞(女)、涂玮(女)、张毓藻(女)、郑阿梅(女)、徐长福(女)、汪桂华、王永誉、毛如一、何作良、李文晋、王裕成、张安治、梁承谟、张子谋、顾钟梁、陆其清、张树英、施道元、张金生

1932年 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专修科

1月毕业:窦重光、朱雅墅、高国樑、李惟权

1933年 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

6月毕业:谢孝思、冯谷兰(女)、徐德华、尚其逵、张锦鸿、詹德元、厉道诚、邓曙光(又名白)

1934年 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

1月毕业:王竹虚(女)、赵世奇

7月毕业:龚铎(女)、费成武、马宗符、葛绳睦、张玉卿(女)、屈义林

1935年 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

7月毕业:赵峻山、林瑛、王云青(女)、吕无愆(女)、王衍采、张钟萱、杨赞楠(又名建侯)、赵良翰、周希杰、黎月华(女)、刘杏春(女)、刘桂贞(女)、钱寿荃(女)、金有彣(女)、问德宁、吴鸿翔(女)、刘导伟、吴敖生(又名荣康)、高义、王孝存、周瑗、夏同光、林光瑞、蔡树模、陈兆昌、施世珍、骆娲(女)、尤端、马孝骏、吴国权、孙多慈(女)、胡士均、郝宗瑾(女)、朱上禧、梁邦楚、周希颐、安敦礼、李永刚、桂惠文、杨柳、黄萱、洪潘

1936年 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

1月毕业:伍苾(女)、张蒨英(女)

7月毕业:唐玉璋(女)、孙懋贵

1937年 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

7月毕业:周崇淑、徐炳华、马革顺、冯法祀、张镇瀛(又名正吟)、顾汝磊、徐荃

1938年 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

7月毕业:孙宗慰、程本新、梁世德、文金扬

1939年 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

7月毕业:

郑均亨

1940年 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

1月毕业:温欢纳

7月毕业:缪忠良、艾宗洵(又名中信)、曾宪七

1941年 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

7月毕业:钟诵馀、甘登信、倪则和、刘德刚、周作相、康寿山(女)

1941年 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专修科

7月毕业:王心樵、刘文清、吴荫甫、何芳华、张锡生、蓝仕壁、谭学楷、丁忠瑛、杨绍万、戴大志、朱怀新(女)、田树森、王仁昌、饶蘛林(女)、俞云阶

1942年 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

2月毕业:徐枋

1942年 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专修科

7月毕业:谭勇

1943年 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专修科

7月毕业:罗颂清

1944年 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系

1月毕业:姚刊

1944年 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学系

7月毕业:陈志华、华采真(女)、苏葆桢、宗其香、那世清、岑学恭、陈玲娟(女)、杨若英(女)、梁伯文、那畹蘅(女)、王惠英(女)、魏正起、刘泽、孙禄贤(女)、梅健英、陈艮、韩智中(女)、卢萌寰(女)、苏茂邦、魏彦超、韩巧娟(女)

1945年 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学系

7月毕业:陈道惠(女)、尤玉英(女)、朱敬仪(女)、吴守仁、陆巽复(女)、黄婉思、张毓章(女)、吴承润、葛静华(女)、蒋荪生、卓启俊、孟光涛、王致仁、向鉴、杨发勋

1946年 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学系

4月毕业:史守恂(女)、沈佐尧、黄锦充、单淑子(女)、吴继明

1947年 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学系

7月毕业:卢伯衡、赵宗玉(女)、吴志宏、骆映邨、戴泽、张大国、万庚育(女)、王受英、李斛

1948年 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学系

7月毕业:

林树芬(女)、衰振藻、周德华、梁玉龙、魏铁铮、恽宗瀛、陈嗣雪(女)、朱士诚、徐厚雄、武联珠、黄纯之、王颖、向奉春、吴承砚、韦启美、任国钧、黄纯尧、冉瑞尧(又名珖)、周东昭(又作照)、陈真魂(女)、马仰峰(女)、翟亚丹、陈克纯、周春锥(女)

1949年 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学系绘画组

8月毕业:徐尊儒、崔豫章、吴曙霞(女)、何志成、陈墨华、邬东明、王以强、罗树基、程佳方(女)、张子生、李心伟、杨君特、刘行忠、熊萼、哈琼文、陈蜀尧、张志超、时昭溥、李方、李幕唐、沈承琪、白浪、刘学霖、詹明禄、熊隆凯、游龙姑(女)、汪文仲、陈宝琦、何佩珠、胡云程、伍霖生

1950年 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学系

7月毕业:萧远聘(女)、丁传经、王重敏、张圣时、申晴华、汪国澄、吉梅魂、胡海超

——摘自《艺为人生——1928-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美术专业学生文献集》

尹文修订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谢孝思 《盆菊》 1956年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杨健侯 《长江大桥工程》 1958年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赵良翰 《鸭》 1978年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吴荣康 《人欢鱼乐》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黄养辉 《白梅园》 1982年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张正吟 《凌霄》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孙多慈 《自画像》 油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杨祖述 《沧浪古胜》 1983年 油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莫朴 《三代》 1940年 版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苏葆桢 《果实累累》 1984年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岑学恭 《万里风烟入画图》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宗其香 《苏州河》 1947年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俞云阶 《梅花欢喜漫天雪》 1982年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朱怀新 《万紫千红》 1982年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恽宗瀛 《都江堰》 水彩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戴泽 《九月的黑龙江畔》 1982年 油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韦启美 《杭州街头》 1982年 油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李慕唐 《菊》 油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黄纯尧 《三峡》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崔豫章 《庐山松树路》 水彩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伍霖生 《巍峨长白山》 1979年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张子生 《水仙静物》1991年 水彩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许荏华 《小朋友》 油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钱紫筠 《金陵玄武湖》 1988年 中国画

展览预告丨“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即将开展(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曹汶 《碱地之花》

策展人语

江苏省美术馆 邹佳睿

策划此次展览选题,并将目光聚焦于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初衷是由于发现在江苏省美术馆的藏品中,作者包括了不少曾在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科系任教和学习的师生,他们多是二十世纪现代美术教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教育家和艺术家。他们既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同时也通过教学培养了许多后继者。作为彼时美术教育的一个重镇,国立中央大学的艺术科系在现代美术教育上不仅具有代表意义,也为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美术发展培养了诸多生力军。

在介入策划之前,似乎惯常对国立中央大学的美术专业有两点较为模糊的认识,一则谈中大必谈徐悲鸿,以至于只关注徐悲鸿的重要性而未深入了解更充实和丰富的师资面貌及其影响;二则常简称为中大艺术系,而忽略其先后下设于教育学院和师范学院之下,该科系实际更应被视为师范美术教育。通过此次展览,期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和厘清美术专业的师生往来国立中央大学的关系与面貌,以及艺术科系发展教学的历史脉络。

展览大部分内容基于江苏省美术馆的馆藏,实际上是对馆藏作品的再梳理和再呈现,同时也是对南京本地艺术和文化资源的关注和利用,希望能够以此为契机,辐射同时期南京乃至江苏地区的其他美术学校,以点带面,探究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值得讨论的问题。

此次展览主要依托江苏省美术馆自有藏品为基础,同时得到了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院美术馆、浙江省美术馆、安徽省博物院、南京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的支持,力图在本馆所藏国立中央大学履任教员及学生的作品之上,根据实际情况增补和呈现部分作者的创作面貌。然则因藏品有限,仍有未能涵盖到的教员及学生,期望能够在后续的研究和展览工作中尽力补足充实。

展览筹备期间得到了诸多单位、学者的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供 稿:邹佳睿

监 制:高 木

编 辑:李 丹

咨询电话:025-89610800

开放时间:9:00-17:00

周一闭馆,免费领票,凭票参观

地址:南京市长江路333号(新馆)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