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美、英、蘇恩怨

美、英、蘇三國合力贏得了二戰,又根據各自的利益背叛盟友,自私地瓜分了世界,其中的恩怨情仇一言難盡。

蘇德戰爭中美英對蘇聯的援助

希特勒一直想搶佔蘇聯,在《我的奮鬥》裡已經將俄羅斯定義為德意志民族要佔據的生存空間。既然如此,他為什麼要在入侵波蘭前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呢?是被龐大的蘇聯紅軍數字給嚇到了。

二戰美、英、蘇恩怨

當時蘇聯紅軍總兵力超過了五百七十萬,擁有兩萬五千多輛坦克,一萬八千七百多架飛機,所有國家的空軍總數加起來都沒有這麼多。這些數字令人望而生畏。

後來為什麼又不怕了呢?主要源於蘇芬戰爭(即冬季戰爭)。

上一篇提到過蘇德軍隊會師波蘭的事情,其實當時德軍將領已經發現蘇軍裝備有問題,不像一支強大的現代化軍隊。

二戰美、英、蘇恩怨

蘇德9月瓜分波蘭,11月蘇聯向芬蘭開戰,意圖佔領芬蘭。

芬蘭的武裝力量很弱,沒有什麼現代化武器,坦克和飛機都是一戰遺留下來的。坦克不能用,芬蘭人就把坦克固定在地下做成炮臺。飛機只有老舊的一百一十架。步兵槍支還是俄羅斯內戰時期的,日本提供了一批三八大蓋,已經算是好的了。

二戰美、英、蘇恩怨

二戰美、英、蘇恩怨

蘇芬戰爭圖片

看上去不堪一擊的芬蘭軍隊,居然在空戰中擊落了兩百多架蘇聯紅軍飛機,地上炮火擊落三百多架。還有四百架飛機因為維護保養和燃油耗盡等原因自己墜毀了。據赫魯曉夫回憶錄透露,此戰蘇軍損失上百萬人。

二戰美、英、蘇恩怨

芬蘭使用的一戰老飛機

希特勒這才發現蘇聯紅軍是隻紙老虎,改變了對蘇聯的看法。蘇聯在蘇芬戰爭後繼續“解放”波羅的海三國、羅馬尼亞。這個行為違反了戰前和德國簽訂的秘密協議,再加上蘇聯的解放戰爭引起了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等東歐國家的恐慌,紛紛向德國尋求保護。

二戰美、英、蘇恩怨

愛沙尼亞

二戰美、英、蘇恩怨

拉脫維亞

二戰美、英、蘇恩怨

立陶宛

希特勒因此決定進攻蘇聯,德軍統帥部制定了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莎計劃”(意即“紅鬍子”,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綽號),定於1941年3月開始執行。

二戰美、英、蘇恩怨

巴巴羅莎計劃"北方"集團軍統帥威廉·約瑟夫·弗朗茨·馮·勒布元帥

誰知當月27日英國情報部門策劃了南斯拉夫的杜尚·西莫維奇將軍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憤怒的希特勒下令德國軍隊征服南斯拉夫。巴巴羅莎計劃被推遲了一個月。

二戰美、英、蘇恩怨

巴巴羅莎計劃中央集團軍統帥費多爾·馮·博克元帥

5月15日,德國全面進攻蘇聯。6月22日,巴巴羅莎行動開始。德國、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和芬蘭軍隊共三百萬向蘇聯發起全線進攻。

二戰美、英、蘇恩怨

巴巴羅莎計劃南方集團軍統帥卡爾·魯道夫·格爾德·馮·倫德施泰特元帥

德軍統帥部的傲慢和輕敵使巴巴羅莎計劃存在先天的缺陷:一、過高估計自己的實力,認為四個月內就可以攻佔蘇聯,以至士兵沒有配發冬裝,裝備也沒有配備防寒設施,可以說沒做任何冬季作戰的準備,哪怕是推遲一個月後;二、相信了蘇聯戰前的政治經濟宣傳,認為蘇聯境內的道路、鐵路真如蘇聯所宣傳的那樣先進完備;三、低估了蘇聯強大的政府控制能力。四、忽略了自身卡車數量不足帶來的兵員和後勤運輸困難。

二戰美、英、蘇恩怨

開戰一個月,蘇聯的空軍和坦克遭到德軍的毀滅性打擊。德軍地面部隊在開戰的第一週裡以每天一百公里的速度向前推進,其實這是在波蘭的土地上,道路和鐵路基本是完好的。

8月,北線德軍前鋒已經挺進到離莫斯科四百八十公里的地方。關鍵時候,希特勒和統帥部將領關於下一步如何作戰發生了分歧。希特勒堅持以消滅蘇軍部隊為主,統帥部則要求首先攻佔莫斯科。最終將領拗不過元首,北線德軍南下向基輔挺進,執行消滅軍隊的作戰命令。

二戰美、英、蘇恩怨

納粹德國裝甲兵之父、閃擊戰之父古德里安一級上將

這個戰略行為讓斯大林得到喘息,為保衛莫斯科直至打贏這場戰爭獲得了時間。斯大林迅速開放了以前關閉的莫斯科所有教堂,東正教教牧向民眾呼籲,保衛俄羅斯母親,上帝與俄羅斯人同在。全體俄羅斯人以宗教的熱忱投入了保衛莫斯科的戰鬥當中。

二戰美、英、蘇恩怨

9月30日,完成南下作戰任務的德國軍隊又在北線集結完畢,一百萬德軍開始實施以攻佔莫斯科為目標的“颱風行動”。此時莫斯科的守軍只有七十萬,坦克只有四百多輛。

10月7日,俄羅斯下雪了。大雪後的土地變成一片沼澤,泥濘的道路和地圖上有但實際上並沒有的鐵路讓德軍的機動性大為降低。

沒有冬季裝備的德軍士兵大量被凍傷,一個月減員十萬,只有三分之一的步兵還能維持原有戰術水平。坦克和汽車故障增多,損耗嚴重。

二戰美、英、蘇恩怨

10月15日,兩路德軍艱難推進到離莫斯科六十公里和九十公里處。

11月7日,是十月革命紀念日,蘇聯在這一天向德軍發起反攻。斯大林在紅場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蘇聯紅軍官兵經過檢閱臺後直接奔赴戰場。

二戰美、英、蘇恩怨

二戰美、英、蘇恩怨

上一篇提到的蘇日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就是為了防止日本從遠東進攻,此時蘇聯間諜佐爾格在日本發回密報,證實日本不會進攻蘇聯。斯大林將集結在遠東防備日本的四十個擅長雪地作戰的師抽調回莫斯科,成為莫斯科保衛戰的生力軍。

這次反攻雖然失敗了,莫斯科守軍只剩下五十萬左右。但是德國軍隊也無力推進了。

二戰美、英、蘇恩怨

佐爾格

11月28日,德國坦克部隊又艱難地推進到離克里姆林宮40公里的地方,這是德國坦克部隊離斯大林最近的距離。

但是,隨著冬季的來臨,德國的飛機、坦克、卡車完全被凍結了,甚至連火炮都無法發射。

12月5日,蘇聯紅軍向德軍發起大反攻,飛機、坦克、地面部隊全線出擊。只有輕武器的德軍完全不能抵抗蘇軍的進攻,全線潰敗。後退了兩百多公里才穩固住防線,颱風行動、巴巴羅莎作戰計劃以德軍的完全失敗而告終。

蘇聯的空軍和坦克部隊不是已經被德軍打殘了嗎,怎麼又冒出來了?原來是得到了美、英的大力援助。

二戰初期,美國民意反對加入歐洲戰爭,美國政府保持中立立場,堅守光榮孤立的傳統。任何國家都可以用現金在美國採購武器、藥品、糧食等戰爭物資,然後自己想辦法運回去。

二戰美、英、蘇恩怨

美國總統羅斯福

1941年3月,羅斯福通過運作在國會通過了《促進美國國防法案An Act to Promote the Defense of the United States》(即租借法案),就是可以不付錢,以租借的名義向美國採購戰爭物資,並且由美國提供運輸。租借對象最初只是英國和英聯邦部分成員國,後來擴大到蘇聯、法國、中國等同盟國國家。蘇聯在10月以後,得到租借法案援助,此時正是莫斯科保衛戰的關鍵時期。

二戰美、英、蘇恩怨

羅斯福簽署租借法案

租借法案為同盟國成員提供了總計價值501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6670億美元)的物資。最大的獲益者是英國,總計得到價值314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4180億美元)的物資;其次是蘇聯,得到價值113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1500億美元)的物資

加拿大也實施了一個類似的互助計劃,向英國在內的其他同盟國發放了10億美元的物資和34億美元的戰爭貸款。

二戰美、英、蘇恩怨

援助蘇聯坦克開出英國工廠

羅斯福總統競選時曾經承諾不讓美國捲入戰爭,租借法案其實違背了他的競選諾言。

蘇聯所有的軍用卡車、吉普車、後勤運輸工具幾乎全部是美國製造和提供的,包括喀秋莎火箭。美國為蘇聯紅軍裝備了四十多萬輛軍用卡車、吉普車和兩千多個火車頭,一萬一千多節火車車廂。

二戰美、英、蘇恩怨

二戰美、英、蘇恩怨

美國送給蘇聯紅軍七千輛作戰坦克,其中包括一千三百多輛M3李將軍坦克和四千一百多輛M4謝爾曼將軍坦克,此外還有五千多輛裝甲運兵車和一萬一千多架軍用飛機。

英國向蘇聯提供了7千多架作戰飛機,其中包括3千多架暴風戰鬥機。還提供了五千輛坦克和五千門反坦克炮,四百多萬噸蘇聯緊缺的食物和藥物。還有一千五百多萬雙防寒戰靴。(1943年5月,北非戰役結束之後,英國將北非戰場所有的坦克都送給了蘇聯)

二戰美、英、蘇恩怨

二戰美、英、蘇恩怨

蘇德戰爭爆發後,丘吉爾認為德國征服蘇聯後,憑藉其強大的工業和科技能力,很快會發展成一個巨無霸,英國就非常危險。因此立即說服國會,和蘇聯結盟。同時派航母對芬蘭進行威脅性打擊,要求芬蘭停止和蘇聯的敵對行為。

二戰美、英、蘇恩怨

1941年8月,芬蘭政府退出了軸心國陣營,英國打通了援助蘇聯的通道。9月,英國王家空軍151混編大隊的550名飛行員、技師和裝備進入蘇聯,對蘇聯空軍進行現代化培訓,包括作戰方式和後勤保養,同時還帶去了蘇聯空軍沒有的雷達、無線電通訊裝置和地面指揮通訊系統的高科技產品。這個培訓一直堅持到當年年底,也就是蘇聯取得莫斯科保衛戰之後。

二戰美、英、蘇恩怨

二戰英國的旋風戰鬥機

沒有美英的各種實質性援助,蘇聯是沒有能力取得莫斯科保衛戰勝利的,被德軍征服只是早晚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