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优惠券有大门道:有人用它赚钱有人只拿到“空头支票”

因工作关系,经营一家婴儿游泳馆的李萍经常点外卖。她每次会在点餐前到领 券中心领取优惠券,现在账户里有13张过期优惠券了。可她却表示:“没用,优惠券不与其他任何优惠活动叠加,而优惠券的力度还经常不如满减活动的力度。”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优惠券作为促销的方式之一,有的消费者拿到手其实只是“空头支票”,有的羊毛党却已经开始用其赚钱。

找券:想“薅羊毛”得有耐心

相对以前铺天盖地的优惠券,现在许多电商平台和app的优惠券都需要消费者自己寻找,而且已经难觅通用优惠券。

以淘宝为例,如果没有想好特定要买什么,随便逛逛的话到店铺后只能看到店铺展示的优惠券信息,店铺一般不会出现大额优惠券。以彩妆品牌“轻羽旗 舰店”为例,首页没有任何关于优惠券的提示,“活动”板块也仅显示5元和10元的有使用门槛的优惠券。只有用手机打开淘宝后到个人信息页面点击“领券中 心”,然后等着最上面不断的广告到达“必囤超值好货”每日疯抢5折券的页面后,再找到这个品牌,就能花1元钱抢购满80元可以使用的80元减40元5折 券,而且还要限定抢购时间。

一般的小额优惠券在店铺里面就有显示,可以任意领取,超过规定门槛即可使用。如果没有领取,结算页面不会显示有优惠信息,除非客户自己再返回店铺进行领取。

而目前,公认的就是此前经常补贴的滴滴已经很少发优惠券了,尤其是老用户,从微信里点击滴滴出行,优惠信息里只有各类按次收费,每次减一定金额的“次卡”套餐,不见优惠券。

用券:优惠券不一定更便宜

外卖平台上的商家,通过优惠券、满减券引流后却不兑现优惠的情况,变得越发频繁。在某外卖平台,平台和商家会不定时地为用户推送满减券,用户可 通过点击“使用红包”直接进入商家页面。即便如此,用户挑选好商品结算时,订单中红包一栏的默认选项仍是“不使用红包”,用户需手动选择商家此前推送的满 减券,否则不会享受满减。

李萍打开手机上美团app,她的账户上有一张百果园的满49元减10元优惠券。“我选了一个莲雾和一份火龙果,总价62.7元,结果根本不让我 用优惠券。”李萍一面说一面点击优惠券,但是没有任何作用。返回订购页面,也没有任何关于优惠券的提示,只显示“下单减6元,再买15.3元可减8元”的 信息。百果园店里店员解释说优惠券不允许与满减、折扣菜同享。因为有这个6元的满减优惠,自然也就无法使用10元的优惠券。

卖券:有人靠优惠券月入上万元

在普通消费者辛苦查找优惠券时,也有高手靠优惠券兼职,月收入从几百到万元的都有。

张欣今年读大二,家里每个月给的生活费是1800元,但是她靠兼职赚的钱也完全够日常开销。“每个月差不多能赚个几百块吧。”

张欣的办法就是靠优惠券。她给记者解释,注册成为一个“淘宝客”,就能在里面看到很多天猫、淘宝的优惠券分享链接。将这些商品分享给别人 后,15天之内如果别人从这个链接购买了产品,自己就可以得到一定的佣金。而消费者用这些优惠券则可以比从淘宝店铺领取的优惠券更便宜。每天,张欣的课余 时间就是在发各种链接,她的朋友圈、微信群和QQ群也发了各种推广。“跟个微商似的,”张欣笑着说,但是好在的确都是淘宝店的,自己也注意选择了商家,没 有朋友因为买了不好的东西尴尬。

“其实就是以前刷单的钱现在变成佣金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许多商家想通了,与其花钱去刷单还不如让利给消费者和淘宝客,让淘宝客去帮助 推广商品并给予佣金分成。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大大减少了风险性——淘宝对刷单打击力度越来越大,刷单成本高风险大。这也催生了大量“羊毛党”,每个月赚几百 元上千元补贴生活的兼职者和各类拥有不少粉丝量的微博主。昨日,记者在网上搜索还发现了有各种专门搜集优惠券供消费者领取的网站,以及专门运营优惠券的公 众号、app等。

(景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