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有什麼不同?

明月幾時有


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最後兩個封建王朝明朝和清朝的皇宮,之所以叫故宮有過去的皇宮之意,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這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公元1406年興建,耗時十四年的時間才得以建成,距今已經六百年了。它是明成祖命人以南京故宮為藍本建造的,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呈長方形,四周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還有護城河,總佔地面積達到了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15萬平當米。故宮有七十餘座大小宮殿,九千餘間房屋。城內建築由外朝和內廷兩部分組成,外朝的中心是“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是明清兩代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內廷中心是“後三宮”,即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是皇帝居住的正宮。

北京故宮與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並稱為世界五大宮,故宮還是五大宮之首,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委員會曾評價“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俱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北京故宮是漢族建築的精華,故宮的建築群中無不體現了漢式宮殿的特點:

首先故宮建築取坐北朝南的方向,這要求在施工前立華表確定方向。其次故宮的品面佈局是以太和殿為主體,將諸多殿堂、樓閣、臺榭、廊廡、亭軒、門闕等建築左右對稱排列。宮殿都是以木構架支撐,柱底下有石柱礎,磚修牆體北、西、東三面維護,坐北朝南,屋頂蓋金黃色琉璃瓦。而且屋頂正脊兩端的正脊吻和垂脊吻上有陶質獸頭裝飾,戧脊上還裝飾有若干陶質蹲獸。

臺北故宮

臺北故宮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臺灣最大規模的博物館。座落於臺灣省臺北市,於1962年興建,1965年建成,總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於北京故宮的差距了,北京故宮是古代建築,佔地面積龐大,而臺北故宮是現代建築,佔地面積僅有北京故宮的五分之一多一點。

臺北故宮雖是現代建築,但也是仿造的中國傳統宮殿建築的樣式,主體建築有四層,白牆綠瓦。正院前的廣場還豎立著五間六柱沖天式牌坊,整體建築顯得莊重又不失典雅,極具中華民族特色。

臺北故宮的藏品包括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舊有的藏品,且大都是藏品中的佼佼者,精華中的精華,除了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的藏品外,海內外各界人士也向臺北故宮捐贈了許多文物,共約70萬件,包含了書法、古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琺琅器、雕刻、雜項、刺繡及緙絲、圖書、文獻等14類,可謂是豐富。當然北京故宮的藏品種類也不少,有繪畫、法書、碑帖、銅器、金銀器、漆器、琺琅器、玉石器、雕塑、陶瓷、織繡、雕刻工藝、其他工藝、文具、生活用品、鐘錶儀器、珍寶、宗教文物、武備儀仗、帝后璽冊、銘刻、外國文物、其他文物、古籍文獻、古建藏品等25大類,其中以明清宮廷文物類藏品、古建類藏品、圖書類藏品為主,現有藏品總量已達180餘萬件。


風塵講歷史


我國不僅僅有北京一個故宮,嚴格意義上凡是明清皇帝行宮,都可以稱之為“故宮”。按照這一邏輯,比如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皆在“故宮”之列。然而,公認的三大故宮,除了北京故宮,還有瀋陽故宮與臺北故宮。就規模而言,瀋陽故宮遠不如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因而,人們很樂意將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進行一番比較。馬未都就指出有人問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哪個好?用馬爺的話就是我覺得問的就不夠機靈。

其實,我國的“故宮”這個名字中的“故”字,就有追憶往昔的意思。這點不像法國的盧浮宮,以及俄羅斯的克林姆林宮,大多沿用舊稱。我國的故宮,主要依託的就是明清皇家禁苑紫禁城。然而,由於清朝的歷史原因,國都一度是瀋陽,後來作為陪都。其實,從清朝時期瀋陽的舊稱“奉天”就能看出瀋陽的地位比較高。小編可以對大家肯定的說,瀋陽故宮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早在1961年,就作為第一批重點保護文物進入大眾視野。在2004年的時候,又躋身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然而,瀋陽故宮的藏品與規模,較北京故宮、臺北故宮還是有相當的差距。

所以,國人在對比的時候,往往會忽略瀋陽故宮。在此主要說的是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哪個更好,因而瀋陽故宮的問題暫且擱置一邊。其實,就此問題援引馬未都的觀點,畢竟人家是專家,一些真知灼見還是比較具有權威性的。馬未都指出,好多人問我這個問題,我就覺得問得不夠機靈。馬未都這樣說,是有原因的。小編為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緣故。其實,北京故宮在三大故宮中是本尊,瀋陽故宮可以說是北京故宮的翻版。臺北故宮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所藏珍品盡皆是在解放戰爭後期由“國寶南遷”而落戶臺北。

這就是臺北故宮與北京故宮難以比較的原因,無法說哪個好。按照馬未都的說法,二者很難用一個標準來衡量,說哪個更有特點,似可中肯。其實,看待這一問題要用多角度來看待。如若從建築而言,北京故宮博物院那是沒得說。明清六百年的經營,可以說故宮已經是我國建築藝術的集大成者。然而,臺北故宮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不具備這一深厚的文化底蘊。故宮博物院的建築群面積之大,那是沒得說,去過故宮的人都會被那種歷史的厚重感所震撼。

臺北故宮是在大局安定之後,進行的修繕,建築有那麼點中國風,與故宮博物院那是很難在同一個等量級上對比。臺北故宮的規格,大家可以明顯的感動受限於臺灣省的地域面積狹小,因而臺北故宮有點大家閨秀的味道,缺乏故宮博物院的那種大氣磅礴,以及歷史的厚重感。所以,就這個角度來說,臺北故宮博物院還是略遜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畢竟,一個是國家級,而另一個是省級,等量級是不一樣的。

如若就文物持有量而言,臺北故宮博物院作為省級博物館,它的持有量是相當驚人的。以書法作品為例,天下三大行書,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已失傳,摹本由故宮博物院收藏。而“天下第二行書”的顏真卿《祭侄文稿》與“天下第三行書”的蘇軾《寒食帖》,那都是實打實的真跡,國寶級無疑。這點故宮博物院是略遜於臺北故宮,業界也是普遍認可的一種說法。網上流傳有臺北故宮的文物都是好東西,其實這是一種誤傳。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道,臺北故宮只是很少一部分,精品還是在故宮。二者的文物持有量與質量,那是難分伯仲。

所以,馬未都指出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就不顯得那麼機靈,原因就在這裡。其實,故宮博物院畢竟是我國國家級博物館,臺北故宮為省級博物館,不是一個等量級。馬未都的用意正在於此,非小編曲解馬爺用意,事實如此。想必諸位網友,對於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哪個好,心中自有定論。





管錐天下


什麼叫趁火打劫?

個人認為:臺北故宮,詮釋的很好!

這麼說也許很過分,看看歷史就知道,臺北故宮會存在的原因!



1948年,受到當時戰爭等歷史因素影響,國民政府決定:將故宮博物館的部分藏品文物,遷往臺灣。這也是臺灣故宮最開始存在的原因。



在這裡,不免輕拍了下胸脯,幸虧只是:部分!

正因如此,所以在臺北故宮的文物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不佔優勢。

遊覽臺灣故宮,你會發現:這裡收藏的中國古代文物,都極其有限。



反觀北京故宮,這裡的文物不僅擁有各朝、各代皇家古物,以及國內其他地區出土的部分文物收藏,還有規模浩大的民間收藏,更難的的是海外的珍貴迴流文物。



近幾十年來中國考古發掘頻繁,這裡面發掘了很多重大成果,也都在北京故宮中出現,所以北京的文物收藏在數量跟質量上,都遠勝臺灣故宮。



在臺北故宮的文物收藏中,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更多的文物是來自避暑山莊、頤和園等屬於皇家,而非故宮舊藏的文物。



較目前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的文物,跟比較留在大陸和遷往臺灣的原屬故宮文物,相差甚大,屬於不同檔次,不同規格的文物對比。



北京故宮多而全且精地收藏著五千年文明,臺北故宮則少而精地突顯某幾個朝代。但臺北的收藏在陶瓷器上的優勢更為明顯,因為主要是集中:宋代五大名窯、明代官窯,以及清代康雍乾琺琅彩,在其他時代的收藏上均不如北京。


沐橙籽


北京故宮是完整的古建築群,並有儲藏豐富的歷朝歷代文物;臺北故宮是博物館,因為所展出的文物來源大部分都出自於明清皇家收藏,而博物館又地處臺北,所以叫作臺北故宮。

臺北故宮的藏品來自於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國子監等多處皇家舊藏,包括殷周青銅器、玉器、陶瓷、書畫、古籍善本等,館藏文物大約六十九萬六千多件。

北京故宮本身的建築就是明清皇家宮殿,具有相當規模,保存十分完整。故宮與“左祖右社”即社稷壇、太廟還有,還有東側南池子大街的“皇史宬”,以及神武門北邊的景山、西北側的北海等這些重要的明清皇家重要機構、園林等構成了獨特的環境,能讓研究者較完備地體會明清的社會政治。

另外北京故宮的獨特之處也無可替代。比如體量最大的太和殿,設計別緻的角樓,神武門上看景山獨一無二的視角等,這都是北京故宮所獨有的。

其實北京故宮是建在古建中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綜合性博物館,藏品多來源於清宮舊藏。目前故宮博物院的藏品總數有一百八十萬七千五百多件,幾乎貫穿了整個中國古代文明發展史,並且包括了幾乎所有的文物門類:書畫、銅器、陶瓷、玉器、工藝品、竹木牙角……還有類似於清帝大婚、大駕滷薄等有特色的主題展覽。除了常展還有不定期的重量級展覽,比如以往的石渠寶笈特展、青綠山水大展等。

把古物放在古建裡,在古建裡看古物,非常應景。


沅汰


從博物館的角度看,雖然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現在都具有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等功能,但是這兩者之間有很不相同的地方。

建築價值不同。北京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宮,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木石結構的古建築群,它的建築本身就隱藏著豐富的文化密碼,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具有無與倫比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可以說,北京故宮是一座世界“文化殿堂”。而臺北故宮是上世紀60年代建設的仿古建築,雖然建築自身具有中古傳統宮殿的格式和元素,但它的藝術價值無法和北京故宮相提並論。

(北京故宮)

文物藏品的來源、價值和社會影響力完全不同。北京故宮藏品主要來源於明清宮廷舊藏,時代序列、傳承關係比較完整環閉;臺北故宮的藏品基本上是1945年和1949年,國民黨運送到臺北去的北京故宮、頤和園、瀋陽故宮等地的舊藏,整體上看,它的體量、價值都和北京故宮的藏品差很多。北京故宮現在的藏品達到了180萬件,其中三級以上珍貴文物的佔比超過了百分之九十以上,這在全國首屈一指。臺北故宮現有藏品儘管超過了80萬件,但是它的藏品數量和豐富性遠遠不能和北京故宮相比。

同為博物院,兩者的影響力差異很大。作為世界上五大宮殿之首,北京故宮是世界文化遺產。它作為博物館的歷史儘管不到100年,但北京故宮是全球文化遺產保護的典範,是全球旅遊者嚮往的地方之一,它每年接待的遊客量接近2000萬。臺北故宮作為博物館的歷史雖然也有半個世紀,但是它最初的動機是為了保存國民黨運到臺灣的文物,隨著時間的推移,臺北故宮的文物展示、交流活動日漸豐富起來。

(臺北故宮)

從全球博物館的影響力來看,北京故宮無疑屬於第一方陣,而臺北故宮只能望其項背了。


文蹤旅跡


首先是大家都知道的,北京故宮是一處皇家建築群,世界文化遺產。展廳其實現在在北京故宮仍然是稀缺資源,現在北京故宮只有午門一處大型展廳,並不足以滿足北京故宮日益增加的展覽需求。北京故宮已經在北京奧運場館區內、廈門鼓浪嶼等地開設了分館,更大規模的故宮展示區也已經被提上了日程。

臺北故宮則是一處蔣介石來臺後新建的建築,雖然仿照中國傳統樣式,但是其內部則是典型的西方博物館迴廊型。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臺北故宮的館舍已經開始顯得狹促,臺北故宮也有了新建館舍的計劃。

館藏來說,正如我對其他問題的回答:臺北故宮有特色,但是北京故宮絕不輸陣。事實上兩家故宮都在繼續擴展著館藏,它們的未來都不能與1948年劃等號了。


展覽和文創來說,這些年單霽翔院長手下的北京故宮,已經在管理水平上有了顯著的提升,比如開放冰窖餐廳、開發故宮文創,這些讓兩個故宮有了更多對話、切磋的可能。但兩個地區的文化特點還是可以在博物館感受到,大陸博物館的大(家國敘事與粗放管理)與臺灣博物館的小(小情小緒與精緻服務),在一些經意不經意的細節上還是會有所差異。


挖啥呢


第一,有本質的區別,北京的故宮是中國歷史的傳承,而臺北的故宮是中國山寨的鼻祖!

第二,北京的故宮本身就是文物,而臺北的故宮只是一個建築,確切的說是一個髒物收集站!


體壇小龍蝦


提起故宮,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北京故宮。其實在大陸的對岸,也有一座名字叫故宮的博物館。它們共同收藏與展示中華數千年文明積澱的藝術品、裝飾品和圖書文獻。可以說,這兩座故宮藏納了“中華文明的精粹”。那麼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究竟有什麼不同呢?通過對比,大致可以發現以下三點差異。

一是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的建築價值不同。北京故宮的展示場所是紫禁城,而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皇家宮殿,建築物本來就極富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文物價值。北京故宮不僅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1987年還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臺北故宮的建築則是蔣介石為收藏文物,於1960年興建的。這座宮殿式的四樓建築物,是由臺灣著名建築師黃寶瑜設計的。儘管不乏出彩之處,但與北京故宮相比,其身上的歷史底蘊無疑要遜色很多。

二是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收藏的文物數量與多樣性不同。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時,蔣介石將一大批的珍貴文物運往臺灣,收藏於臺北故宮。據統計,這批藏品共計六十八萬件,其中超過九成為清朝時期的文物。北京故宮在文物的數量上要遠超臺北故宮,達一百八十五萬件,且類型和朝代要比臺北故宮繁多,但珍奇度不及臺北故宮。簡言之,從藏品的數量和多樣性看,北京故宮勝出;從質的角度看,臺北故宮略勝一籌。

三是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建館的目的不同。一般來說,博物館是徵集、典藏、展示和研究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北京故宮在其建立之初,就重視其展示功能。1954年施行的《故宮博物院整頓改革法》強調,故宮文物的展示是為了提高“思想性、藝術性、科學性”。臺北故宮建立的初衷並不是為了給參觀者提供學習、教育的基地,而是為了保管文物。蔣介石相信,故宮的文物遲早會回到大陸的,在這之前,臺灣不過是暫居之所。因此,臺北故宮的主要功能是保管,而非陳列展示。


與書居


此前只是聽過臺北故宮,以為神奇,可當你看過之後,一定會大失所望。

2015年去臺灣時,有一趟行程就是瀏覽臺北故宮。因為之前覺的比較神秘,所以滿懷希望來看。結果一到現場,讓人大失所望,臺灣當地導遊把臺北故宮吹的無比神奇,可就是一贗品,不用說比真故宮,就是橫店的假故宮也不如。

臺北故宮建築,用的是現代的鋼筋水泥建造,輔以大量的石材,綠色的屋頂讓人難以習慣,完全沒有北京故宮全木建築那種古樸厚重。

無論是文化積澱,還是建築規模,臺北故宮都象是大陸地區某地不倫不類的仿古建築而已。蔣介石酷愛傳統建築,去了臺灣以後,也要求建造明清古建築,比較出名的有圓山大飯店,或者這個故宮,但臺灣的設計師們設計出的建築作品,老實說並沒有太多美感,就連蔣介石紀念堂,那不成比例的基座和上層建築,除了可能帶有政治意義外,觀賞性並不佳。

另外,作為收藏中國古文物的另一處設施,臺北故宮擁有大量原故宮的文物,比較出名的是歷代出土或收藏的玉器,比如那顆知名的綠色白菜。

據外面傳說,臺北故宮的藏品質量高於北京故宮,但我覺得未必,除非還有大量的藏品未展示。北京故宮的收藏品集中了歷朝歷代的精華,也有部分是現代國外迴流的,或者剛剛發現的,或者被髮掘的,無論是藏品的豐富性,或者是藏品數量,都遠超臺北故宮。而且,至今還在不斷增加。但這一點臺北故宮不可能做到,它的藏品僅限於國民黨從大陸帶走的部分。


華哥雜談


北京的館藏是臺灣挑剩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