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風氣開放嗎?

用戶3311810449435


開放是一個相對來說的形容詞,通常情況下的詞性,是為了形容一種狀態。但如果沒有比較,自然無法得出宋朝風氣是否開放的結論。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我們去買菜,昨日蔬菜價格是1元1斤,而今日是5毛一斤,那麼通過相互比較,我們就可得出今日菜價比昨日更為便宜的結論。

所以要想弄清楚宋朝是否開放的問題,就得采用“對比參照法”,要先提出一個可供參照的朝代,我個人認為,可以將宋朝與明朝相對比,以此來得出宋朝是否開放的結論。

首先,以宋朝時的“城防”為例。

在網上,大家隨意點開一張《清明上河圖》的圖片,如果仔細觀察汴梁城的城門,就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細節:

在汴梁城的城門上,竟沒有一兵一卒在把守,而城門下也沒有守城將士,有的只是一個無聊的男人,站在城樓上,扶著欄杆,俯瞰整座汴梁城的繁榮景象。

(注:汴梁,北宋都城,古稱“東京,汴京“)

(圖中紅框:張望城內景象的男人)

雖然這是很小的一個小細節,卻體現出了宋朝時的城市安保之開放,幾乎達到了“不設城防”的狀態。

這在其他朝代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事情,如唐朝,元朝,明朝,均在城門處設置城防重兵,如我們拿來做對比的“明朝”,在進城以前,要經過數道安檢:

第一道,要先經過城門外約二十米處的“柵欄”。

(明·仇英本《清明上河圖》圖中紅框:城外柵欄)

第二道,進入柵欄以後,再進一道城門,但城門與城市相連的地方,另有一座“甕城”,其中守有重兵,要檢驗每一位入城百姓的“文引”,若無入城文引,則立即被官兵扣押,擒拿送官,出城亦然。

《弘治會典》:凡軍民無文引,及內官、內使來歷不明、有藏匿寺廟者,必須擒拿送官。

《弘治會典》:凡軍民人等往來,但出百里者,即驗文引。

(明·仇英本《清明上河圖》圖中紅框:甕城)

第二段記載說的也是非常明確,要想出城遠行,不管是“軍”,還是“民”,均要出示“出城文引”,如若不能提供文引,則無法證明自身來歷,反之,外地百姓要進城,也需要出示“進城文引”,而這些文引,則要在出城或進城前幾天,到當地所在戶籍處找官員申請,官員開出文引,就相當於現在的“證明信”,證明你籍貫哪裡,外出何為,去往何地。

而在回到戶籍所在地以後,更要再找官員核銷文引,以證明確實外出後又返回原地。

《蒹葭堂雜著摘抄》:回籍之日,付本府長史司,驗引發落。

(注:長史司,全稱為“王府長史司”,為明朝官職名稱,掌管王府政令、路通文引,請名、請封、請婚等事,是府官,也是國官。如果是府官,則相當於現在的派出所戶籍科。)

以上內容,便是明朝“路引制”的一部分。

大家可以試想這一系列的安保措施之繁瑣,打比方某位明朝百姓想去南京旅遊,得先去一趟官府申請文引,而且這文引還要經過數天時間才能批辦下來,批辦以後去到想去的城市,又得先過柵欄,再過甕城,經過兩道關卡盤問,又得再過甕城之後的城防安檢,而在去往南京的過程中,如果通城文引無意丟失,那可就會被扣押,接著就擒拿送官,要再有些頭腦糊塗嘴也笨的倒黴蛋,連自己的出身來歷也說不清楚,那就會被當成危險分子,分分鐘就會牢獄伺候。

由此可見,明朝時期的城防之森嚴,入城出城之繁瑣,當屬歷代最嚴密的城防之一,更為嚴密的,還有後來的清朝,尤其是清朝逐步衰落,天下叛亂四起的時期,比之明朝甚至更為嚴密。

言歸正傳,咱們再說回明朝城防體系的第三道日常安防:

第三道,過了甕城,迎面第一座建築,就是“城防單位”,不僅有重兵持刀把守,還在門前陳列有一排兵器,刀槍棍棒簡直一應俱全,俱是用來威懾心懷不軌者,警醒他們切勿動犯罪的邪念。

(明·仇英本《清明上河圖》圖中紅圈:城防機關)

過了如上所述的三道安保關卡以後,才算真正入得城池,而入得城池以後,也要帶好文引,不然在街上遇到守巡的官兵,會接受盤問,若無文引,則一樣會被擒拿至官府,同時如果是流浪人員,更不可無故躲入寺廟之中,否則便會交由司法嚴辦。

《明太祖實錄·卷八三》:常州府呂城巡檢司,盤獲民無路引者,送法司論罪。

凡不應給路引之人而給引,若冒名告給引,及以所給引轉與他人者,並杖八十。

於此,便可通過明代時的城防之森嚴,對比看出宋朝城防之“不嚴”,甚至達到“疏不設防”的地步。

但如果就此確定宋朝就一定比明朝開放,似乎還欠缺一些嚴謹,那就讓我們來深挖宋朝時期這一不設城防的特徵背後,所蘊含的特殊含義,以及所體現出的時代特點。

其實仔細考究起來,為何宋朝時的都城汴梁會不設防,史學界普遍有兩種觀點,即“正反觀點”:

正面觀點認為,不設城防,體現出宋朝文化繁榮大背景下所兼具的城市開放性,另外由於當時的宋人平均文化水平很高,人均素質也很高,所以犯罪率相較而言也低,這從正面體現出宋朝崇尚自由的整體氛圍,也體現出了宋朝統治者的開明。

而反方卻提出另一種有依據的假設,因為《清明上河圖》的成畫時間為北宋宋徽宗時期,當時崇文弱武,軍事實力比之前朝逐漸式弱,尤其是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以後,經濟文化雖繁榮,社會整體風氣雖開放,但軍事發展意識卻並不十分強烈,由此體現出薄弱的防範意識,而這種大局意識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畫中的“城樓不設防”。

(《清明上河圖》繁華街景)

我個人比較傾向於第二種觀點,即反方觀點,因為汴梁不是別的地方,那可是宋朝都城,是重中之重的政治中心,幾乎全國最重要的機關總部皆在此處,人口密度大,流動也大,每日往來城中的各地百姓商賈何止千萬?

所以如此大的一座城市,又是國都,僅憑“維護城市安全”這一項來看,就非常有設立城防的必要性,檢查通關文引此類措施,一是能確保進出百姓的身份,二就是能將犯罪率降到最低,但宋朝時期的汴梁卻不設防,這不禁讓人感覺,整體的防範意識確實略顯薄弱。

(《清明上河圖》百姓往來絡繹)

但如果站在客觀的角度,同時看待這兩種觀點,互相比較下來,再加上宋朝統治者的開明與崇尚自由,對都城汴梁“不設城防”,倒也不失為一種帶有開放性質的積極之舉。

為何說不設城防,又能體現出北宋時期在城市管制方面的積極態度呢?

原因正是北宋前期,尤為重視商業發展與文化交流,城門不設防,可以更加方便百姓與外來商賈的進出,為朝廷省下很多手續以及事務的同時,還能提高辦事效率,縮短人們的出行時間與所要辦理文引之類手續的流程,如此來看,不設城防就會顯得順理成章許多。

總結來說,具體的原因有兩點:

第一,方便百姓進出,節省辦事流程與時間,就能提高效率,更不用為了遠行而耗費時間去申請文引,這樣做的好處,除了方便百姓,更能為朝廷節省新設機關的維護費用,因為要批覆手續,就得靠官員,再多設立一種機關,肯定就要多支出,而天下之大,每座城都得設立相應機關,一年算下來,僅是全部官員的俸祿以及機關單位的維護管理費用,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第二、朝中省去許多事務,如果第一點是節省支出,那麼對於龐大的國家機器本身而言,不設立城防,乃至不增加通行文引的辦理流程,就可以免去諸多麻煩,不會為行政體系增加過多的負擔,一方面是節省財力與人手,另一方面也能減輕行政機關的壓力,試想如果按照明朝的法子,守巡官兵查驗文引,一旦外地來者拿不出,這可就成了要送官審辦的嚴苛事件,一整套事件辦理下來,等到查明身份,中間又要勞費不少人力,百姓本身要辦的事兒因此耽擱不說,官府也要增加諸多事務,這就相當於設立一項舉措,同時也要考慮連帶的突發事件的應對,而設立更多舉措以及機構,以此才能維持整個體系的正常運作。

(示意圖:宋朝行政體系)

比如我們坐火車,光有賣票的不行,你還得有退票的地方,而有退票的地方,也得有人,你想退票,還得帶著身份證等相關證明文件,雖然退票很快,但退完的票由於之前你買過了,不管是網上還是當地火車站,都是最後一張,那麼就會影響到也想坐這趟火車的人,同時還負責退票的工作人員還要再把訂票狀態從“無票”改成“有票”,這一過程,實際上就增加了人力成本與事件成本,且降低了辦事效率,把個人的這一行為,放大到整個國家層面來看,那就是非同小可的大問題了。

所以制定一種新的舉措,設立一種新的機關或者機構,所要考慮的方面不止一種,而是要將整個體系考慮在內,不然設立不當,極易給國家的正常運轉增添負擔。

從這個角度來說,“疏不設防”這一點,其實正反皆對,如此看來也不矛盾,因為本身這件事有利也有弊,利在於,方便百姓通行,節約修建城防,管理城防的所需費用,而弊端則是體現出北宋時期太過於崇尚自由的文化氛圍,以及對軍事實力的不重視,這種不重視千百年來爭論不休,以小見大,以點看面,大多數意見皆認為不重軍事,成了北宋後來滅亡的關鍵原因之一。

另外補充一點,宋朝汴京不設城防,沒有所謂的“路引制”,導致宋朝汴梁城內聚集大批乞丐,而尋常百姓過街,乞丐也會沿街乞討,致使魚龍混雜,經常會出現乞丐攔路乞討的情況,這也是由於經濟繁榮而導致貧富差距過大的體現,同時攔路行乞這種本該同情的行為,在描繪北宋繁榮氣象的《清明上河圖》中,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我想,這或許也能成為證明宋朝社會風氣開放的一例佐證,畢竟如果大宋朝廷對城市人口嚴加管制,如效仿明朝初期嚴格的戶籍制度,那麼我們也就很難在《清明上河圖》中看到如此之多的乞丐了,基本上有傷風化的現象,都會被阻隔于都城之外。

(紅框內:討錢乞丐)

總結來說,通過不設城防的一面,我們也能看出北宋時期對於整個城市安全管理的鬆弛,或者說是惠民,這一點從宋朝廢除宵禁,或者放鬆宵禁制度上就能看出。

由於北宋統治者著重發展經濟的大局意識,包括宋太祖本人在開國之初定下的基調,對於城市內部的安防,也是能放鬆就放鬆,從側面證明出這種意識並非對待軍事的薄弱,相反正是從大力發展經濟的角度來考量,才有意放開城市安全管制,從而也讓我們能通過這種實質性的舉措,從後人的角度,瞭解到宋朝時期的開放性。

《宋會要輯稿•食貨六七》: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太祖詔開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來,不得禁止。

而翻開《東京夢梁錄》,更可看出,宋太祖取消了中國歷史上存在千年之久的宵禁後,的確有效促進了經濟發展:

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冬月雖大風雪陰雨,亦有夜市。

可見當時的夜市之熱鬧,直到“三更”才盡,而不過兩個時辰,到了五更接著再開張,照樣與白天一樣熱鬧,“通曉不絕”,甚至就連冬天下大雪時,亦如此。

(《清明上河圖》繁華夜市燈牌)

所以我個人認為,要說北宋時期的當局狂妄自大,算是萬萬談不上,若說足夠自信,當然也是模稜兩可,但這種自信,是建立在使經濟繁榮的基礎上,為了經濟繁榮,北宋的皇帝們,選擇性的取消了一些在他們眼裡可能看似累贅的措施,從而惠及於民,使百姓得到實際的便利,倒也算是一種開明前衛的思想,並以此展現出大宋統治者的開放而又包容的治國理念,使我們後人能在解讀過往的歷史時,瞭解到宋朝獨一無二的開放性,在這一點上,我比較贊同上文所說的正方觀點。

然而還是那句老話,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從根本上放鬆城防,並將這種開放的理念過度舒張,乃至延伸到國家機器的方方面面,的確也體現出對待軍事力量的不重視,從而為後來的北宋早早滅亡埋下了隱患。

(宋徽、欽二帝被俘)

而這本身也是一個矛盾的問題,假如設立城防,每座城池又得多花費銀子來修築城防設施,以及設立各種城防機關與機構,增添各類城防人力,那麼對於北宋之初,尤其是剛剛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國家才剛剛完成南北統一,經濟剛剛開始逐步復甦的發展時期,更是為天下百姓增添了負擔,畢竟朝廷需要的各項經費,主要還是來源於賦稅。

而賦稅,自然是來之於民,正如當年勸誡宋仁宗不要修築大型城壕,以免勞民傷財的範祖禹所言:


太祖因之建都於此,百三十年無山川之險可恃。

所恃者,在修德,在用人。

在得民心。



——————

——————

參考文獻:

明代的路引--《集郵博覽》2002年01期

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明·仇英本《清明上河圖》

《弘治會典》:凡軍民人等往來,但出百里者,即驗文引。凡軍民無文引,及內官、內使來歷不明、有藏匿寺廟者,必須擒拿送官。

《蒹葭堂雜著摘抄》:回籍之日,付本府長史司,驗引發落。

《明太祖實錄·卷八三》:常州府呂城巡檢司,盤獲民無路引者,送法司論罪。

凡不應給路引之人而給引,若冒名告給引,及以所給引轉與他人者,並杖八十。

《宋會要輯稿•食貨六七》: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太祖詔開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來,不得禁止。

《東京夢華錄》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冬月雖大風雪陰雨,亦有夜市。

《名臣奏議·卷三一六》:太祖因之建都於此,百二十年無山川之險可恃,所恃者,在修德,在用人,在得民心。


錢品聚


很開放!宋朝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政治最開明、經濟最富庶、文人地位最高、人民最具幸福感的朝代。這麼好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條件,怎麼會不開放呢?

曾經有人問我,如果穿越你會去哪個朝代,我毫不猶豫選擇了宋。一方面是因為喜歡宋詞,另一方面,宋朝其實是與我們心理距離最接近的時代,為什麼這麼說,我講幾點剛好來回答問題。

一是人民自由

在宋代,人們其實是相對自由的,大家都說唐朝是很開放的,但他們有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一般人其實很難遷徙,跟別說出去瞎玩。而宋代則不同,允許人口流動,並且還有言論自由以及結社自由。先說言論自由,你可以隨意諷刺甚至寫詩嘲笑皇帝和王公大臣,且不會有人處罰你。有宋一代,文人幾乎沒有被處死的。結社自由說白就是現在的開辦社團合法,在宋朝,人們根據個人喜好可以組建足球俱樂部,還有妓女組建詩社等,都是常見的,有沒有覺得跟現在很像。

二是女性問題

女性地位較高,注重男女平等,婦女並不全是男子的附庸,一個社會文明的開放程度很大程度上看女性地位就可以提現。舉個例子,有詩云,月滿蓬壺燦爛燈,與郎攜手至端門。形容的就是女子與丈夫在街上行走手拉手,這在很多朝代不能忍受的。

再就是青樓女子這個群體。在宋代去紅燈區是合法的,如果你去了宋,看到一些酒家門前的紅梔子登上蓋著燈罩,表明這家店有特殊服務。並且相對於唐朝,她們的命運和地位也是頗高的,至少不會被隨意殺害虐待,文化素質也較高,比如柳永的詞則都是通過妓女傳播,成為宋代第一網紅。

三是管理制度

需要說明的是,宋代經濟空前發展,有一套先進的管理體制,無論是城市運營,據統計,宋朝的城市化為20%,高於任何其他朝代。城市裡有完善排水系統,甚至還有消防隊滅火,這裡就要提到元宵節燈會,在辛棄疾和歐陽修的詩詞裡可以看到一些繁華的描述。全城放煙火,防火就必不可少。還有在打官司的時,也不是電視劇裡那樣的需要給官員下跪,而是平等訴訟,可見人權也有一定保障。


關於宋朝的趣事太多,推薦去看清明上河圖,很多有意思的畫面。舉個例子,有一細節,一對夫妻在賣花,小娘子把手擱在丈夫肩上,動作親暱,這時候兩頂轎子路過,前面的轎伕撇過頭看這對夫妻,結果把轎子抬歪了。


每天讀宋詞


宋朝是中國封建王朝裡一個特有的里程碑式的王朝。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從國家軍事實力來講,宅是所有封建王朝裡最弱;以經濟實力和文化發展方面來講,確又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頂峰。

在以漢族為主的封建王朝裡有秦悍、漢猛、強唐、弱宋、硬明來概括各朝特點,宋朝確實是最弱的。由於古代中國國家的強弱主要以軍事實力來衡量,因此宋朝在對外關係上就不能夠強硬,就必須對外開放才能免遭欺辱、侵犯,所以在對北面的遼國、西北面的西夏採取的都是邊境集市貿易,用中原的物資、特產、錦絲、字畫古玩等大量進行貿易,賺取這兩國的錢財,就這樣進行的貿易開放政策長達百年,最終結果是宋朝的經濟富得流油,文化事業開明發達,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反映的就是這一時期的社會狀態;而另一面的遼和西夏由於把大量錢財用於購買中原物品,變得越來越窮,連最起碼的軍事裝備都無錢補充了,沒用多久,這兩國就很快被興起的金國俗滅了。

所以,宋朝是最為開放的一個封建朝代。





佛前聽法音


有宋一代(北南兩段),從思想史的角度分析,是中國歷史由唐代開放至明清保守思想之轉折點。

從思想輿文化的角度看,唐代無疑為開放之頂峰。唐太宗引入佛敎,豐富了傳統文化與思想資源,武后當政實行了面向關東地主的優惠政策,終使“南朝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唐玄宗更可說是私生活與藝術等方面開放之頂峰。顏字李詩便是經典,臃容大度,文彩照人。唐代佛像更是華貴寬博。

但是,偉大的唐朝留給宋代的不全是美好的記憶。那麼強大的唐朝還在開元之治的巔峰,便頃刻捲入安史之亂的旋渦,從此漸入藩鎮割據之亂離局面,難道宋人會不作思考,難道文人會不再總結前代敎訓?

宋趙靖平,在政治方面帝王汲取唐代教訓,削減武官勢力,提高文官地位。所以宋代文化不遑多讓。但降低武將地位的結果是戰力大弱,致使北方敵人常犯邊塞,宋軍敗多勝少。有幸戰勝的,也是楊家將嶽家軍這類家族武裝。

在思想與文化領域,留給宋代文人的包袱更為沉重。怎樣解決思想資源之匱乏,宋代文人從儒道佛諸家中都未找到出路。最終從北宋直到南宋,文人們才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到一條路,那就是一一理學。

宋明理學之根在儒家文化,但催生其萌芽的還是韓愈。他堅持反對佛學,主張道統的觀點,應是儒學第二次振興。但韓畢竟勢單,不能全方位提出理學思想。故待宋朱週二程才響亮喊出口號: 滅人慾,存人倫。這口號無疑是針對人慾橫流的唐人喊出的。

後卋多對宋明理學評價不高,但夲人對宋代文人的思考還是很欣賞的。雖則理學壓抑了人性,但在那個時代怕是別無另選的。雖然今人還在批評宋人轉向保守,但私以為在傳統的農耕社會,還真難找到更適合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心靈的思想資源。


暨陽人也


包拯噴仁宗一臉唾沫,取締宵禁夜生活很嗨,農民穿絲綢,宋太宗要修宮殿碰見釘子戶只能作罷,李清照把丈夫休了,宋徽宗與李師師宮廷愛情,足球強國大宋蹴鞠。天冷了朝廷給老百姓發柴火錢。大宋只有你想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