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92歲的農村老人還在種地幹活,這是為什麼?

鄉村寶兒


看到問題當中92歲的幹高齡還在不辭辛苦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動著,我的心裡真的很不是滋味兒,但是這樣的情況在農村來說確實有很多。

有的是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他們因為自己一個人沒有什麼經濟來源,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是靠著自己種點滴來維持日常生活。


但是有的90歲高齡還在種地那是因為,子女們都不願在家種地,都去了外地,他們不想自己種了一輩子的土地在那裡荒著,因此就算是種不動了,他們還在堅持著。

農村的現狀

現在農村的年輕人都選擇了外出打工掙錢,都不願意留在家裡種著那幾畝地,因為他們在外打工覺得比在家種地掙錢。


然而農村的年輕人從踏上遠走他鄉的路以後,農村的土地有的是承包給了別人種植,有的是在那裡荒著,有的是家裡沒有什麼人了,再加上常年不回家管理土地因而長滿了雜草,有種退耕還林的感覺。

農村老人的內心想法

記得10年前農村最多的是留守兒童,現在正好相反,因為現在在農村出現了一個新的詞彙就是:“留守老人”。

留守在農村的這些老人那可都是和自己的田地打了一輩子的交道,他們捨不得對土地的那份炙熱的感情,因此他們就算再苦再累也要種著地,直到自己有一天真的種不動地了,才會停下來休息。

另外很多農村老人都不想給自己的子女添加負擔,雖然很多子女每個月都會給家裡的老人生活費,但是這些老人都不捨的花,甚至有的還都給孩子存著,更是有的自己雖然年齡大了,但是自己種地再換點錢,就可以減輕子女的壓力了。


綜上所述:

我們農村的老人,自己辛苦了一輩子到老還在想著為自己的子女們考慮,這就是我們農村92歲高齡還在種地的內心最真實想法,簡單而又樸實無華。


紀錄鄉土




農村的老人還在種地幹活,他們不是缺吃也不是缺喝,現在的政策那麼好,這些老人都有高齡補貼,什麼也不用幹也不愁吃不愁穿,那為什麼他們還在堅持下地幹活呢?我是這樣分析的:

一:老人閒不住,習慣了

這種情況應該很普遍,有老人的家庭都是這樣,無論如何都要找點事幹,不幹點活渾身難受,吃不好也睡不香,幹活習慣了,閒著不舒服。

我鄰居家老爸老媽,80多了,他兒子的孫子都上小學了,老兩口還在堅持幹活,還養了兩頭豬,一頭留著過年殺來自己吃,一頭賣了換錢。我經常問他,年紀大了就享清福吧,幹那麼多不累嗎?他總這樣回答,閒不住,天天坐著啥也不幹,難受。

他幾個兒子也不支持老兩口種地,但是說好說歹就是不聽,沒辦法,只好由著他們吧,只要他們開心就好。



二:歷史原因

現在80歲以上的老人,都經歷過缺吃缺穿的年代,那個殘酷的歲月給他們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一輩子都忘不了。

小時候經常聽鄰居爺爺講,在他們出生的那個年代,糧食不夠吃,自己沒有土地,只能幫地主家做工,討口飯吃,那個年代的糧食是非常匱乏的,經常有人被餓死。

後來分產到戶,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土地,十分珍惜,有土地就意外著能吃飽,不會餓肚子了,土地就是命根子。

所以,現在農村上了年紀的老人還在堅持種地,是有原因的,他們經歷過那些艱苦的歲月,土地是他們骨子裡不可缺少的東西,他們每天和土地打交道,心裡才踏實。



在農村,你看到92歲的老人還在這種,沒什麼奇怪的,只要他們還能動,哪怕是100歲,他們照樣還會種地。

綜上所述:農村92歲老人還在種地幹活,不是因為沒有飯吃,是他們對土地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割捨不了。


黔世界榮哥


我記得我奶奶七十多的時候還在養豬,而養豬就離不開種紅薯,同時田裡還會種上一些青菜,如今80多了,身體越來差,即便想種地菜也不可能了,同樣的道理,樓主看到一位92歲的老人還種地幹活,也是有原因的。

一、為子女分擔壓力

在農村賺點錢真心不容易,作為一個92歲的老人,其子女也有六十多了吧,而他們已經沒有什麼收入來源,都等著養老,而孫子孫女們也有自己的家庭,生活壓力重,老人思想開通,知道賺錢不容易,因此自己下地幹活,種點菜什麼的,能減少一些生活費,也算是給子女們減輕一些生活負擔。

二、身體健朗,勞作也能鍛鍊身體

種地幹活,要建立在身體還行的基礎上,老人要多運動,才對身體好,不管是走路,還是下地幹活,都是鍛鍊的一種方式,乾點農活出點汗,把身體的毒素排出體外,同時消化好了,胃口也就好了,身體自然也就更健康。

三、自己種的菜吃得放心,想吃隨時有

如果自己不種菜,就要去集市上購買,不僅要花錢,吃的也不放心,買的菜有可能打了農藥,吃了對身體有害,而自己種的菜,可以選擇不打農藥,如果自己種植技術好,更能種出質量更好的蔬菜,吃得也就放心些,而且想吃隨時可以去地裡採摘。


四、勞累了一輩子,閒不下來

在農村有一些老人,一直留在農村幹活,幹了一輩子,如今農村生活條件好了,老人不用種田也能活的很滋潤,可是對於他們來講,最快樂的事情不是看電視、打麻將、喝茶聊天,而是種地幹活,因為跟土地有著一種親切感,摸著田裡的泥土就覺得很舒心。

總之,如今農村老人種地幹活也是養老的一種方式,不要覺得稀奇,只要不幹重體力活就行,種點菜,養幾隻雞鴨,不需要付出多少體力,只要身體健朗,都不是問題,你覺得呢?


老梁話三農


92歲還能夠種地,這是精彩的人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榜樣。因為他們平時都是勤勞樸實性格溫柔的人才能活到這樣的高齡。我們這裡有兩個老人喜歡撿垃圾,他們的兒子孫子都很富有,可是他們覺得扔了可惜,後來孫子嫌丟人撿來的全給他丟掉,好是不停的撿垃圾,80多歲都糊塗了,躺在床上兩隻手無意識的還在做著撿垃圾的動作。90多歲的老人辛苦種了一輩子的地,能下地走就會想去地裡幹活。這就是一生不變的思維意識。一個人只要覺得做這件事情比較踏實知足就會永久的做下去。這是好事也不是好事,耽誤了接受新事物的機會。


榮990


農村92歲的老人應該都有曾孫甚至玄孫了,本該享受四世甚至五世同堂的天倫之樂,卻還在種地幹農活,這是種怎樣的景象呢?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味知識。

能活到92歲的人不多,到了這個高齡卻還身體硬邦的就更不多了,而還種莊稼幹農活的簡直可堪稱稀奇,這是許多普通人難以想象的情景。


一、沒有退休的概念

城裡人到了六十歲差不多就退休了,而女的則還提前好幾年,且在退休前的幾年期間,其勞動強度一般會比年輕時輕。退休後,每月領著可讓生活無憂的退休金好生地安享晚年,平時可跳跳廣場舞、釣釣魚。

然而,城裡人的退休似乎一直都與農民不搭邊,農民一輩子的工作就是種莊稼搞生產。雖然沒有人制定上班作息時間來約束農民,看似自由,但也沒人來發工資,農民其實就是自己的老闆,糧食自己種,蔬菜自己栽。除了生活所消費的糧食外,日常的經濟收入也要靠自己掙,主要是賣掉點糧食和農副產品。



為了生活就必須種莊稼,這種壓迫感讓農民不敢退休,也不能退休,則也沒了退休的概念,因為種地已經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刺楸認為92歲的老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種地到哪一天。

二、兒女也是六七十的老人

92歲的耄耋老人,其兒女也已經六十好幾或者七十幾歲了,也屬於老人了,說不定已在他鄉打了多年的工,做著沒人乾的卻又收入不高的髒活累活。

還好現在農村老人有點後百十來塊的養老金,92歲的應該還有高齡津貼,雖然總得的算下來不多,但至少可以讓經歷過苦日子、懂得節約的老農民有點油鹽錢。平時若有兒孫或者晚輩給點錢,生活基本有保障了。


92歲的老人需要的也許是更多的陪伴,就算給再多的錢,他還是停不下手中的弄農活。

以上就是刺楸對92歲老人還在下地幹活的看法,如果覺得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有的92歲的農村老人還在種地幹活,這是為什麼?這其實就是老無所依,老無所靠的一種具體表現,在農村高度空心化的今天,老人不勞動,在子女不在身邊的情況下,不勞動是註定要捱餓的,因為這個可是不分年齡的。



到現在的農村去逛一逛,你會發現,七老八十的,甚至上了九十來歲的在地裡幹活,非常普遍。究其深層原因,還是家庭不夠富裕,必須通過勞動來減輕家庭生活的負擔。雖然農村老人現在是有一點微薄的養老金,但是那都是杯水車薪,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多少老人的實際問題。所以農村但凡還有點勞動力的老人,都會種點莊稼、種點蔬菜,以求滿足自己的最低生活要求,他們可不想過多的增加子女的負擔。

以前熙熙攘攘的農村,現在許多地方靜得像潭死水,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農村,農村已經到了後續無人的地步,而只剩下那些年事已高的老人還在守著那點薄田,過著清貧的生活。這就是我國現階段大多數農村的現狀。

總之,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農村老人生活堪憂的場面,越來越多的呈現在我們面前。面對這些日薄西山的老師,面對這些為共和國做出巨大犧牲的一代老人,我們除了呼籲提高農村老人的養老金以外,其他能做的還真的不多。


壞男人2576


在農村田地間,經常看到60 、70歲的老人下地幹活,甚至還會有80歲的老人也下地幹活,90多歲的老人下地幹活就很少見了。看到這個情況,值得慶幸的是老人身體還硬朗。但是回頭仔細想想,這個年紀的老人應該是享受的時候,如今卻是下地幹活,壯鄉新農分析了以下幾個原因:


1、“閒不住”

50、60年代的老人,過慣了窮苦生活的日子。那時候大多數人都是在農村以種地為生。沒有什麼賺錢的門路,只知道種地。辛苦操勞一輩子。到如今兒子成了家,生活變好了。即使兒子、兒媳婦能賺到錢也拿錢給老人花,叫老人不要下地幹活,他還是不聽,閒不住,甚至也跟老人爭吵過,把務農工具藏起來過 ,也阻止不了。按理說這個年紀的老人應該是享受的時候,在與老人聊天中老人說,如果閒著閒著,就會閒出病來了,趁著現在還能動,還可以下地種些青菜什麼的。或許這些只是老人的一些詞措罷了。當家都知柴米油鹽貴,下地幹活能減輕家裡的一些負擔,這或許是老人真實的心聲吧。畢竟在父母的眼中,不管孩子有多大,永遠都是個孩子。


2、生活所迫

老人家庭生活艱苦。兒子和兒媳婦外出打工掙錢,留下老人和孩子在農村裡生活。每個月往家裡寄幾千塊錢給老人和兒子的生活費。有些是送孫子去學校讀書,老人在家中就去地裡種地幹活,能賺點錢補貼家用。有時候在老人心中靠著通過自己下地幹活賺來的錢,給孫子買上平時愛吃的菜,看著孫子大口大口的吃飯,臉上我操都洋溢出滿滿的幸福感。

3、對土地的深深眷愛

這種情況相對是比較少的,老人家庭生活富足,什麼都不用愁。幾十年對著土地的深愛熱情,下地幹活,做著自己曾經輕車熟路的事情,吃上自己種的瓜果蔬菜,這或許就是他們的一種幸福感,一種別樣的養生方式。

在此向老一輩人深深的致敬,辛苦操勞一輩子。同時也呼籲作為兒子女兒們,要好好孝敬父母。對老人好一點,抽時間多陪陪他們,關心他們。


壯鄉新農


92歲的老人,是1927年出生的。

老人從小都經歷過軍閥混戰,民國31年的大饑荒(1942),看到過賣兒賣女餓死人,做過佃戶長工(以上最少是知道),對土地有永世磨滅不了的感情。

當年的人能活下來就萬幸了,在當時的條件下自然沒有文化不識字。

託現代社會的福能高壽到現在,你還能讓老人和現在的年輕人一樣玩玩電腦,打打遊戲,KK歌跳跳舞?對不起不會。逛逛山遊游水?他們一輩子什麼沒有見過,何況身體還不允許。

老人和我們經歷不一樣,我們一定要注意在老人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老人的注意力慢慢轉移到花花草草上,這樣概不會使老人感到勞累,又能形成一個象修仙一樣的環境,度過老人幸福的晚年。



觀觀園1看海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也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人,我對這種現象有比較深刻的瞭解,尤其是今年五一節我到農村,對這種現象有更加的洞悉。

92歲老人還在種地幹活,也是迫於無奈,很大程度上不是主觀意願。出現這種情況 可能是子女不孝順,沒有生活來源,沒有辦法才下地幹活,還有就是孤寡老人缺乏較好的撫養,也是沒有辦法下地幹活的。

還有一種情況是可能老人身體硬朗,小孩不在家,又捨不得農村土地荒廢,也是沒有辦法勉勵而為下地幹活。

現在原來說農村剩下的都是婦女兒童,可現在農村社會生存現狀正在發生新的裂變,農村現在大部分地方剩下的只是留守的、孤苦伶仃的老人,他們不下地幹活,誰去下地幹活呢?

不過客種現狀看起來還是讓人糾心的。


開偉觀察


在農村的田間地頭,經常會看到很多六七十的老人在地裡幹活,甚至有八九十高齡的老人也依然在地裡幹活。小平就見到過一個九十五歲的老奶奶還在垃圾堆裡撿破爛。本該在家裡享受子孫繞膝的天倫之樂的時候,這些老人依然在辛苦的勞作,讓人看來不由得同情和心酸。



城市老人退休之後,可以過上自由舒適的日子,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他們平時散步下棋、跳廣場舞、老夥計們一起聊聊天,有的老年人退休之後培養一門興趣愛好,豐富晚年的精神生活。他們不用勞動照樣生活的有滋有味,因為他們有退休金,孩子們也又出息,給他們很好的供養。而農村老人就不一樣了,他們一輩子都在土地裡刨食,能把孩子們養大成人,一家人生存下來已經不容易了,他們沒有存款,也沒有退休金,只能活到老幹到老,不幹活吃什麼,怎麼生活。



農村人的觀念裡是養兒防老,但現在在農村很多年輕的農民都出外打工了,家裡撇下了年邁的老人,老人們要吃喝生活,孩子們又遠在千里之外,老人們只能自力更生。他們過著有病有災,缺吃少穿的日子,只要能堅持住,自己還能動彈,老人們就不會告訴孩子們,怕他們擔心,也不想給他們增加負擔。


有的農村老人兒女很多,卻沒有人願意贍養老人,他們把老人推來推去的,誰也不願意拿一粒米來供養老人,遇見這樣不孝的子女,老人只能打爛牙齒往肚子裡咽。孩子們不供養老人,老人只能自己養活自己。小平村子裡就有個五男二女的老人,八九十歲了還要自己下地幹活,她的兒孫們竟然能夠心安理得的在家裡歇著,吃肉喝酒,小平真的是無法理解他們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92歲的農村老人在地裡幹活,肯定有他不得已的苦衷,這就是農村老人的現狀,讓人心酸和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