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在《復聯4》的強勢下表現優異,值得國產電影學習

在《復仇者聯盟4》的來勢洶洶下,國產電影的票房基本都是一片慘淡,其實這也算是很多人意料之中的事情。本來與《復仇者聯盟4》同一時期上映的電影壓力就很大,畢竟無論是從粉絲基礎還是電影本身來說,《復仇者聯盟4》早在上映之前就能夠預料到勝利志在必得。

《何以為家》在《復聯4》的強勢下表現優異,值得國產電影學習

的確,作為漫威《復聯》系列的最後一部電影,《復聯4》在還未上映前就一直受到極大的關注,很多觀眾都等著羅素兄弟給大家彌補《復聯3》中滅霸最終打響響指的意難平,而且漫威電影的忠實影迷的基數也非常龐大,所以《復仇者聯盟4》以碾壓之勢席捲了中國,乃至全球的電影市場也在意料之中。

《何以為家》在《復聯4》的強勢下表現優異,值得國產電影學習

而在同檔期上映的其他國產電影票房均不佳,比如《雪暴》和王家衛的《撞死了一隻羊》。那麼,這也是中國電影雙雙敗北的絕佳理由嗎?有很多人表示,與《復聯4》同一時段上映的電影,在票房競爭上無疑是以卵擊石,但是《復聯4》的上映絕不是國產電影票房不佳的理由!

《何以為家》在《復聯4》的強勢下表現優異,值得國產電影學習

《何以為家》在《復聯4》的強勢下表現優異,值得國產電影學習

最近一段時間上映的《何以為家》,同樣是比不上《復聯4》的全明星全英雄陣容的低成本電影,但是其票房卻穩居第二,甩了不知道與其同時上映的國產電影幾條街,而這部黎巴嫩電影也無異於狠狠地打臉了那些“漫威電影無敵論”亦或者是“歐美大片更精彩”的言論。

《何以為家》在《復聯4》的強勢下表現優異,值得國產電影學習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原名叫《伽百農》,“伽百農”在聖經中的原意就是耶穌被流放後一個暫留的地方,而這個名字剛好也符合電影的主題:生而不養,何以為家。男主角贊恩是一個12歲的小男孩兒,但是由於不負責任的赤貧父母,他不僅沒有一天享受過“孩童時光”,還從小被虐待打罵,被迫出去工作養活家用,他的妹妹是他的最愛,也是他的底線,當妹妹被父母賣給猥瑣的房東當“童媳”,這個也是導致贊恩與家裡決裂,出走的導火索。

《何以為家》在《復聯4》的強勢下表現優異,值得國產電影學習

至此,電影男主角贊恩真正地踏上了“何以為家”的流浪生活。贊恩的出走讓他接觸到除了家庭之外的社會的黑暗,最終贊恩向法庭起訴了自己的父母,這對活在體制下,屈服於現實的狼狽夫妻依然麻木。《何以為家》這部電影沒有大明星,沒有豪華製作,也沒有炫麗的後期特效,有的只是“真實”二字,正是因為影片的真實,所以“動人”,所以才能用影院的兩個小時緊緊抓住無數觀眾的心。

《何以為家》在《復聯4》的強勢下表現優異,值得國產電影學習

電影不僅僅是在反映贊恩這個孩子的悲慘生活,也並不只是為了喚起人們對像贊恩一樣的孩子的同情,而是上升到對“生而不養”這種黑暗現實的控訴,表達對整個社會的麻木的憤慨!正因為比如此,這部黎巴嫩電影一舉成為票房黑馬,僅次於《復聯4》。

《何以為家》在《復聯4》的強勢下表現優異,值得國產電影學習

這無疑也是對國產電影的一種震撼,就目前看來,今年國產電影的成績並不是很理想,並沒有做到“百花齊放”的感覺,反而有很多電影在做足了噱頭之後,上映即遇冷,票房口碑皆不佳,而《何以為家》的驚人成績,也給國產電影上了一課,並非高成本、大製作的電影才會有好票房,能讓觀眾看見“用心”的電影,才會是真正的贏家,《何以為家》在遭遇《復聯4》這樣強大的對手也能取得優異成績,無疑是值得國內影視圈所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