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都有的黃燜雞,為什麼味道都不同,傳統手藝在這裡

黃燜雞米飯這是很常見的套餐飯,全國各地都有它的身影,它的味道和價位也十分親民。這道美食起源濟南,這道菜爆紅時期,名富高官想要去吃還要排隊,當時山東主席為它直接打賞30銀元。

大街小巷都有的黃燜雞,為什麼味道都不同,傳統手藝在這裡

黃燜雞米飯的傳統做法十分講究。選材精細,食材要過稱,取鮮嫩雞腿,重不過2斤,食材配比均勻,砂鍋質地也要求土質。火候精緻到秒和次數,大米也要先篩後簸,米粒顆顆入珠。傳統做法和現代工藝相比我感覺我這輩子吃的都是盜版的。

大街小巷都有的黃燜雞,為什麼味道都不同,傳統手藝在這裡

我們也可以自己學著做,比飯店的口感要好多了,美味爆了!

食材:大雞腿,水髮香菇,青椒,土豆,胡蘿蔔,醬油,沙糖,米酒,小米椒,生薑,蒜

第一步:雞腿洗出血水剁快,香菇對半切,胡蘿蔔土豆切滾刀,青椒斜切。

第二步:雞腿放入碗中,加入料酒,醬油,薑絲,鹽醃製10分鐘。

第三步:起鍋燒油至5成熟,放入薑片花椒爆香,再放入雞腿和大蔥翻炒,雞腿出油了放米酒,糖炒兩下,再放香菇水和香菇大火煮6分鐘,小火煮6分鐘,放胡蘿蔔土豆小火煮2分鐘,出鍋放青椒和鹽。

大街小巷都有的黃燜雞,為什麼味道都不同,傳統手藝在這裡

來一碗白米飯,好吃的停不下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