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深夜的城市点亮一盏阅读的灯。」

•••

每年的世界读书日,「阅读」这个话题都会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一周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发布了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调查显示,38.4%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比2017年的下降了6.7%;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其中,倾向手机阅读的读者比例上升明显,纸质书报刊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减少。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首次发布城市阅读指数排行榜。深圳、苏州和北京分列前三,青岛、杭州、南京、上海、合肥、武汉和福州位列第四至十名。

你有多久没看书了呢?

出于好奇,我们走上了福州街头,和陌生人聊了聊。而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把它制作成了视频,欢迎点开收看。

时长:3‘33“

「1」

碎片化阅读

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方式。

从纸质阅读到读屏时代,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个时代像如今一样,可以如此便捷地获取资讯,这也是碎片化阅读最大的特点。

印象中,与碎片化阅读的初次接触来自早期的微博。在140字的限制内,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说清楚。从博客到微博再到朋友圈,当我们习惯这些的时候,我们也习惯了碎片化阅读。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当然我不是说碎片化阅读不好,它符合时代的发展。但让人感到忧虑的是,它在反向塑造我们的阅读习惯。长期被简洁明快的速食信息滋养,让我们失去了阅读的耐心。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感受——

当你想要坐下来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手里却没办法完全放下手机,看两页书,再看两眼手机,段落旋转,句子像树枝一样折断;思绪逐渐飘远,视线再拖回到书页上,尝试专注,半小时后,还是忍不住放下书玩儿起了手机

媒介在变,我们也没有停止阅读。只是对需要付出大量注意力的长篇文章时,我们有了阅读障碍。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早在九年前,尼古拉斯·卡尔就在《浅薄》里表达了这种担忧:「当我们在网络中搜索的时候,我们没办法看到森林,我们甚至连树都看不到,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树枝或者树叶。所以我们该怎样去抵抗这种碎片化阅读给我们带来的浅薄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回到完整的“大书”呢?」

全神贯注地读书为我们开辟了一片安静的空间,我们在这片空间中展开自己的联想,进行自己的推论,做出自己的类比,形成自己的思想。我们进行深度思考,一如他们进行深度阅读。

速食文化流行的年代,深度阅读显得很“缓慢”。也正是因为缓慢,我们能够在文学当中,感受更加鲜活的情感、诗意与美,这些是更有活力的。

而这些,也是碎片化阅读无法带给我们的。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2」

街区里的图书馆和我们的生活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小型避难所。

在我的理解中,这里的避难所和乌托邦是不同的。阅读的过程中脑海里所加上的理解与想象会带我们进入特殊的时空,穿梭于不同的文化、时间跨度以及现实之间。它既不是「反现实」也不是「纯想象」,而是我们可以感知到的平行时空。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三年前的深夜,在成都火车站排队打车时遇到的一位流浪汉。身边的空纸箱和这本书是他的所有家当。初夏的晚风清凉,他坐在流动的队伍旁看书看得入迷。我时常会想起这一幕,很触动我。星空长酣,书中自有宇宙。

而在福州,我们和书的距离其实很近。

除了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可以随时阅读以外,52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也散布在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在不打烊的24小时书店来到这个城市之前,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城市点亮了深夜的阅读灯。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福州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

借书的流程很简单,在手机app上充值押金即可办卡,然后扫描二维码输入想要的图书编号就可以把书取走。与从前需要用身份证和现金在机器上操作,还要碰碰运气看看机器中是否还有借书证的繁琐流程相比,现在借书要方便的多。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无分类陈列

每座自助图书馆的图书容量大约是420本,内容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图书分类。不同类别的书出现在同一排书架上,打乱类别带来的乐趣也许就是足够让你在书架前驻足许久——你永远不知道随着目光移动,下一本书会是什么。有时候是惊喜,有时候也会让人忍俊不禁。

如果书架里没有你要的书,可以通过市图公众号里的「图书预借」功能预约你想要的图书,如果仓库里有库存,那么这本书会在三天内被投递到离你最近的街区自助图书馆。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书架的侧面是电子资源阅读机,杂志、畅销书和学术视频都可以在这儿看到。曾经和朋友讨论过街区自助图书馆的更多功能,比如躲雨和让流浪汉睡个明晃晃的觉。根据过去的采访经验,一些流浪汉是有买报阅读的习惯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试想这么一个场景:流浪汉可以在睡前通过电子资源阅读机浏览资讯,甚至还可以看看书。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如果觉得站在那儿看资讯很累,移动图书馆公图版app里也有与多媒体读报机同样的资源,一部分在其他阅读app需要收费的书在这都可以免费阅读。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所有的借阅都是免费的。

每隔两天,就会有福州市图书馆的流动服务车载着一车新书来,把书架上的书目更新。书是随机替换的,换书的大叔每天流转在十来个自助图书馆间,发现不同的街区间居民的阅读习惯大不相同。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福州市图书馆流动服务车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替换的图书

「藤山和五里亭的读者会比较爱看书,藤山最多的时候一天借出过百来本呢」。除此之外,分布于学校附近的街区自助图书馆借阅率也会相对较高。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都说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消费总是令人满足的,但霎时间的快乐始终不如阅读带来的充实。我们的时代越来越多即时性满足,却没有了细水长流的沉淀过程。

既然书买了也不一定会看,那不如从借书开始,在21天的免费借阅期内,试着去读完一本喜欢的书。

毕竟,任我们如何闯荡,只能处身时空一个横切面;阅读是一场又一场穿越,找一张可以安歇的椅子,静心读书,我们都是时空旅人。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怎样重拾专心阅读的耐性,也许是每个人都要研究的课题。

在浮躁不安的时代里,没有比阅读一本书更能熨帖身心的事儿了。

所以,如果要选择一天开始阅读,那不如,就今天吧:)

后记

我有一个很无聊的习惯,就是去朋友家做客会习惯性地观察他的书架。书架透露出的信息有很多,他的想法,潜在的欲望与焦虑,曾经感兴趣的议题以及跟随著流行和时代的阅读喜好和趋向。

独立书店的书架亦是如此,不同风格的空间的陈列方式和主题式的选书,不仅打破了既定的图书分类法的框架,也让书店的气质与个性更加鲜明。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但在街区自助图书馆的书架前, 我猜不到它的任何情绪。

我想自助图书馆与独立书店最大的区别大概在于选书师的有无吧。选书师是书界的灵媒,为人与书创造浪漫邂逅。这个职业也有点类似于药房的药剂师,选优质的好书,为你的生活提供最直接有效的药方。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我猜若是自助图书馆的书架上有选书师精心推荐的好书,换一种方式重新感受一本书的丰富,它的温度和故事,选书人的心意和编辑的苦心,也许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走进图书馆,开始阅读。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因为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图书馆,而是一本好书与人相遇的地方。

不过,以上只是一位普通读者的想法,不一定对,欢迎在留言区讨论。

今日的来聊话题: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你什么时候会有强烈的买书冲动?

你如何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

你的“读书/买书”比是多少?

有哪些买来的书却没有读过?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故事

截止4月26日

我们将会

从留言区里抽取5位

最打动我们的留言者

送上平话限量周边一份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END-

世界读书日,聊聊福州街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