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掙扎的中小企業,只因不懂這點!

點擊右上角“關注”和眾何俊鋒頭條號,收穫更多企業秘籍。


今天的市場競爭激烈,很多企業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老闆們都想找到“孫悟空”式的人才回來讓企業起死回生,但現實狀況卻是連個“二師兄”都不好招,那麼企業可不可以,在戰略設計上就儘量少依賴人,或者對個人能力的要求不那麼高呢?

孫子兵法中的“善勝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是當中的一句經典名言。這句話的意思是善於謀劃作戰的人,以追求大局戰略為先,以勢取勝,而不是苛求士兵,過分強調人的作用。這裡的勢分兩種,有對當下的勢和未來趨勢的辨認掌握,我稱之為“借勢”,有自身主動去塑造的一種勢頭、局面,我稱之為“造勢”。“求之於勢”,強調能夠看清形勢、把握時勢、創造局勢,“不責於人”,強調不依賴於人,不苛責於人。


借勢

古往今來很多著名的戰役,勝利的一方我們常常將功勞歸到將領身上,但如果我們將當中的謀略、實施的步驟步步拆分,你會發現,其實是先有勢的鋪墊,人借了勢,把謀略發揮到位,才有了最終的取勝。

帶兵打仗,首先要弄明白事物的現有狀態,然後結合其未來趨勢去做,才能事半功倍,輕易取勝。只要符合了趨勢,人的努力程度就可以縮減到最小,反之再怎麼努力違背了大勢也不能成功。按照哲學上的話說,就是按照事物的規律辦事,而不是過於依靠個人的努力。

還在掙扎的中小企業,只因不懂這點!

比如秦滅六國,最後滅的齊國,就是把握了時勢。秦國不是靠艱苦戰役打下的齊國,而是齊國自己不戰而降的。因為曾經燕國的樂毅率領聯軍差點滅了齊國,齊國不願與五國交好來援助他們,而且齊國從上至下都覺得可以和秦國永遠和平相處下去,無拼死一戰的決心。而秦國看到了這一點,加上之前有滅五國摧枯拉朽形成的大勢,在這樣的大好局勢下,當然是乘勝追擊,一氣呵成。所以,只要不是昏聵無能的將領,帶著秦軍也能把齊國滅了。

再舉個例子,有兩家電鍍企業,兩家企業管理水平其實都不怎麼樣,業績實力也在伯仲之間,但今年遇上環保嚴查,其中一家呢,業績飛速提升了近三倍,而另一家卻關了門。是什麼讓他們的結果有了如此大的差異呢?

原來,業績好的那家,兩年前辦理了環保相關的全部牌照,而另一家呢,卻依然生存在灰色地帶,所以,選對了環保的勢,才是這家企業三倍速增長的秘籍,而並不是雙方的具體操作和人才的區別。

造勢

著名的井陘之戰,是韓信步步為營創造局勢,在每一步都把勢造好了。他的士兵好比在水渠裡面,在設計好的時間、地點衝向敵人,所以勢不可擋。相比之下,趙軍只是人多,卻沒有與之匹配的勢,所以如同一盤散沙。

國外也有相似的例子,1796年,拿破崙率領法軍來到意大利北部打擊奧地利軍隊,奧軍彈盡糧絕,救援無望,不得不繳械投降。但實際上拿破崙的部隊人數比奧地利士兵少得多,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依靠的就是營造的這股“勢”。可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人,而在於是否形成了勢,把握住了勢。在什麼樣的勢當中,就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就像海底撈之所以能在同行競爭中獲得服務好的大眾口碑,不是他們真的把服務做到了天上有地下無的程度,而是他們知道現在的用戶對服務、對享受式的體驗的追求,順應著這個流行趨勢,海底撈重點就塑造自己的服務。把自己做成了餐飲業服務最好的品牌。從而獲得了勢。

還在掙扎的中小企業,只因不懂這點!

海底撈的成功既是借勢也是造勢,借的是大環境裡消費者消費觀念的轉變的勢,造的是自己的服務好的勢。它不是依靠某個人某個店去做這個服務口碑,而是先定了自己的亮點,再往這個方向去提高對服務人員的要求,統一培訓他們達到規定的水平。

就跟韓信一樣,先把勢造好了,再把人安排進去。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餐飲企業也嘗試花大價錢去海底撈挖人,但最後發現真的是海底撈,你學不會。因為你可以挖他的人,但造不了他的勢。

不管是“借勢”還是“造勢”,其實都是出於對整體局面的考慮,因此“求之於勢,不責於人”其實是一個從整體看局部的概念。

打個比方,有兩隻螞蟻,一隻螞蟻很弱小,一隻螞蟻很強壯,誰能生存得更好?如果只看點,也就是螞蟻本身,百分百是強壯的螞蟻會生存得更好,因為它有足夠的力量應對未知的風雨。但如果放大到它們分別所處的環境就另當別論了。

還在掙扎的中小企業,只因不懂這點!

弱小的螞蟻依附在參天大樹上,枝繁葉茂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可以遮風擋雨,吸引來的蟲子也多,可以說吃住無憂,足夠一輩子安穩生存,強壯的螞蟻只有一棵枯枝敗葉可選,狂風暴雨來臨一吹就倒,可吃的東西也少得可憐,那麼它的生存狀況就岌岌可危了。

也就是說螞蟻要生存,不能光靠自身強壯,還要結合大環境來看,再強壯的螞蟻也敵不過風雲莫測的大自然啊。所以說“求之於勢,不責於人”。

螞蟻和樹就好比人和企業的關係,企業沒有好的發展戰略,逆勢而行,日漸衰敗,再有能力的人也迴天乏力,相反企業懂得審時度勢把握機遇,順應潮流趨勢去經營,那麼人的作用就是錦上添花。

對於企業來講,能否在市場中佔領競爭制高點,往往是戰略形勢識別和決策的問題。用人是制勝的一個因素,但非關鍵。這一點在這十幾年中表現得特別明顯。

十多年前,只要你在做連鎖、招商,很多人都願意找你,就算是個爛品牌都能找到幾百個加盟商,因為那時的市場空間大,門檻低,每個人都想做加盟商,找個大樹,依附在品牌下面生存,但是近幾年招商加盟就沒那麼容易了,不光看你的品牌名氣大不大,還要看你的加盟政策有沒有吸引力。

還在掙扎的中小企業,只因不懂這點!

所以,如果你的市場總監前些年做得很好,一年能招到幾十上百個加盟商,這幾年卻做得不怎麼樣,一年到頭可能才拓展那麼十來個,不要苛責於他,很可能是你的營銷模式和招商政策已經不適應當今的趨勢了。

這就是“求之於勢,不責於人”,要透過一個點看到後面的線、透過線看到面、再看體,如果你老是想找一個孫悟空式的人才回來解決你所有的問題,還不如花時間重新規劃一下自己的戰略,找到適合自己的勢。


【企業有困難,找和眾營銷策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