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迎接生命的“成长”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迎接生命的“成长”

《诗经》有云“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说的便是阴历四月,即夏季的第一个月(又称“孟夏之月”)。“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今年的立夏是5月6日,预示着我们即将告别春日,迎来夏天。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迎接生命的“成长”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迎接生命的“成长”

古人认为,春为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和同、草木萌动;夏则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地气张而天气盈之时。立夏之日,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开始扬花灌浆,油菜已然接近成熟,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农作物不断加快的“成长”脚步,使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正因如此,我国历来便十分重视立夏节气,有“立夏看夏”之说。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迎接生命的“成长”

小麦灌浆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迎接生命的“成长”

即将成熟的油菜籽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迎接生命的“成长”

水稻栽插

实际上立夏这个节气早在战国末年就已经确立了。周朝时,帝王在立夏之日,需亲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迎夏,并举行迎夏仪式。君臣均需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迎接生命的“成长”

与立夏相关的习俗大部分也都与食物有关。

挂蛋、吃蛋、斗蛋: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夏季长期发热的病,患者多为小儿)。”因此立夏午时,家家户户便会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迎接生命的“成长”

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迎接生命的“成长”

立夏饭:吃立夏饭的习俗,不同地区各有特色。南方多以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意为长辈、夫、妻、子、女俱全。据说吃了立夏饭,可以躲避灾祸。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迎接生命的“成长”

尝三鲜: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或元麦、蒜苗);树三鲜即樱桃、枇杷、杏子(或梅子、香椿头);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鲥鱼(鲳鱼、黄鱼、银鱼、子鲚鱼)。其中以尝地三鲜最为普遍。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迎接生命的“成长”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迎接生命的“成长”

“三烧”“五腊”“九时新”:这是杭州当地特有的习俗。三烧,即烧夏饼、烧鸡、烧酒;五腊,即黄鱼、盐鸭蛋、海蛳、腊肉、清明狗;九时新,即樱桃、梅子、鲥鱼、蚕豆、苋菜、笋、黄豆、玫瑰花、乌饭糕、莴苣笋。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迎接生命的“成长”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迎接生命的“成长”

孟夏之月,就像诗中所写“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之景。没有了春天柳絮纷飞的烦恼,不如多去欣赏茵茵绿草,在日渐热烈的暖阳里,感受勃发的生命之机。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迎接生命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