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細節保平安,彙總日常用車容易被忽略的小問題

臨近春節了,最近被問到買什麼車比較好,國5國6有什麼太大區別等等的購車問題也逐漸增多,也可以由此分析,今年也和往年一樣,買臺新車過年的群眾還是佔了很大的一部分的。尤其是近幾年自主品牌逐漸崛起,合資品牌車價也不停下探,目前購車的新手車主更是佔了其中的一大半,我們也趁此機會,和公司的幾個“老司機”彙總了一下日常用車容易被忽略的小細節,也希望得到新手們的重視。

倒車雷達是有盲區的


注意細節保平安,彙總日常用車容易被忽略的小問題


雖然我們都知道倒車影像,但也並不是所有車都配備的,不少中低配車型,廠家也僅僅會配備倒車雷達這個標準裝置。雖然不少老司機會表示,倒車雷達會比倒車影像還好用,這我並不反對,但有一點必須要了解的,就是倒車雷達也是會有盲區的。


注意細節保平安,彙總日常用車容易被忽略的小問題


倒車雷達的原理是利用超聲波反射原理完成工作的,但會有一定的工作範圍。最常被忽略的無疑是倒車時障礙物過高或者過低,就會容易出現雷達不發出聲音但卻撞了的情況,尤其是現在的雷達安放位置為了美觀,大多的設置得比較偏低,尾蓋位置撞到高處突出的障礙物情況時有發生,需要注意。


注意細節保平安,彙總日常用車容易被忽略的小問題


第二個情況是小編中獎兩次的,就是雷達在出現“角狀”的障礙物時,是會間歇性失效的,這也不知道是超聲波信號被切割了還是什麼原因了,反正我的後槓就此噴漆損失價值都過千了。

內側後輪的轉彎角


注意細節保平安,彙總日常用車容易被忽略的小問題


對於後轉彎角,也是很多不少新手司機會忽略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車頭過去了,車尾沒過去。這個說原理就更簡單了,目前市面上的車輛基本都是前輪作為轉向輪,後輪的轉向角度一定是會比前輪要小的,在轉向的時候必須要預留好足夠的空間。


注意細節保平安,彙總日常用車容易被忽略的小問題


而且從結果論在說,要是刮到那個位置,一般都是和車架一體的後葉子板,這裡幾乎無法進行更換,只能維修,不過如果您的愛車是全鋁車身,那麼恭喜你,這費用更是驚天地泣鬼神了。而且除了自己開車要注意,日常生活中我們作為行人也是非常需要注意的一點,特別是掛車,千萬不要離得太近。

遇到別車千萬別打方向


注意細節保平安,彙總日常用車容易被忽略的小問題


通過觀察,發現大部分新手司機在遇到別車時,往往不會優先考慮剎車,看著別車一方,馬上打方向往隔壁車道。這一點雖然考慮到是第一條件反射,但從安全角度來說必須要改變。


注意細節保平安,彙總日常用車容易被忽略的小問題


這個問題在小編還在駕校的時候就發現了,每一次出現就會被教練罵的狗血淋頭。但真正開車的時候你會發現,教練絕對罵得沒錯,試想一下,即便是60公里時速,剎一剎車就能解決,慢也就慢了3-5秒而已。反而心急一打方向,隔壁超車道行車時速在60-80km/h,根本給不了後方車輛太多反應時間,而且撞上的很高几率是駕駛位,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貨車的剎車距離及盲點


注意細節保平安,彙總日常用車容易被忽略的小問題


不難發現,在我國馬路上的秩序是真的不敢恭維,尤其是在實線以前紅綠燈前,往往不少車主會由於貪圖一兩個車位的距離,在實線和紅綠燈前才緊急變線。這樣的行為除了非常不道德以外也相當不安全,特別是變線時沒留意到後方是臺“大車”的話。


注意細節保平安,彙總日常用車容易被忽略的小問題


由於國內的大車,尤其是載貨掛車,十有八九都是超載行駛的,整車重量接近甚至超過30噸,剎車距離除了司機自己,其他人根本無法得知,而大車司機更是要比我們遠好幾倍的距離進行預製動,而一旦前車緊急變道,大車根本控制不到自己,這也就非常危險了。另外由於貨車的坐姿一般比較高,在駕駛座前方,以及兩側2米-3米範圍內基本為盲區,作為行人和騎手們也千萬不要接近。

開門注意後方來車


注意細節保平安,彙總日常用車容易被忽略的小問題


說到國內的駕駛秩序不好,不僅僅是駕車人士,還包括各種不同種類的“騎手”。要是不注意的話根本無法想象這些“騎手”會從哪裡冒出來。而其中最為常見和最為致命的,莫過於“開門殺”這個橋段了。


注意細節保平安,彙總日常用車容易被忽略的小問題


一方面,騎手的交通安全意識比較薄弱,這是沒辦法的,畢竟他們大多沒有經過太多的交通安全教育,我們需要理解,那麼簡單來說就是要由我們駕車人士來注意了。在每一次開門,無論哪一側都要先觀察後方來車,留10-15cm的縫隙,確保安全後再開門,以防萬一。特別是後排乘客由於他們無法觀法到後方情況,在停車前就必須先口頭警告,並輔助他們觀察後方,或者在網上購買“後排後視鏡”來解決這個盲點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