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食——岐山臊子面

舌尖上的美食——岐山臊子面

臊子面是中國西北地區特色傳統麵食、著名西府小吃,以寶雞的岐山臊子面最為正宗現在出去走走,街面上少不了“岐山臊子面”的招牌,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有。可以說哪裡有人群那裡就有“岐山臊子面”。網上的“岐山臊子面”也很火,我在百度搜索欄輸入“岐山臊子面”五字,一鍵下去,出來了一萬零六百條結果:真火啊!

一說到“岐山臊子面”我就要咽口水;一看到關於“岐山臊子面”的文章,岐山臊子面”的“薄、筋、光、煎、稀、旺、酸、辣、香”的九大特點,“岐山臊子面”是否可以叫“岐山哨子面”或者“岐山嫂子面”,今天不談這些,我只是想談談我吃“岐山臊子面”的體會。

“岐山臊子面”的最大特色是“和”。“和”就是和諧。這個“和”是針對它的味道而言的。“岐山臊子面”的“酸”,是“有鹽在先”的酸。醋在“岐山臊子面”的位置就如同交響樂中的第一把小提琴手的位置。“岐山臊子面”的“旺”是指油大,油大但是不膩。不膩是因為有醋的引領。“岐山臊子面”的“辣”是酸酸的油油的香香的辣,不是暴辣。吃“岐山臊子面”沒有吃上兩碗如果感到油膩,如果辣得你直吸氣,那就是做得不地道——岐山人的專用評語是“裂味”,“岐山臊子面”不管有多少特點,最本質的特點是“ge味”也就是“和”。

舌尖上的美食——岐山臊子面

任何一種美食都蘊含著當地深厚的地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與繁榮,是與整個中國歷史的發展和諧統一的。清代著名文學家、詩人、美食家袁枚說,中國飲食文化是一門須掌握各種烹調技藝的“先知而先行”的“學問之道”;它也是包含飲食、美器與禮儀,食享與食用等多重文化內涵的一門“綜合藝術”。“岐山臊子面”就是這種飽含“學問之道”的“綜合藝術”品。她調味之精益求精、餚器之華貴、膳食之繁盛、烹飪技藝之巧妙,均堪稱舉世無雙,獨樹一幟。她作為美食、美味輔以之美器,色、香、味和諧統一,自然天成。溫文爾雅的岐山人筵宴賓客親朋極盡“禮數”,追求盡善盡美。其排場雖不如宮廷那麼豪華奢靡,但就“禮數”而言,也是極其典雅和莊重的。

舌尖上的美食——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是岐山人待客的首選佳餚,也是必選佳餚。如果給客人沒有吃臊子面就如同給客人沒有吃飯,客人別後主人就會惴惴不安幾天。主人的熱情和能耐好像全融化在臊子面裡了。“岐山臊子面”是屬於岐山這片熱土上的“奇葩”,離開了岐地就不是那麼靚麗了。我在西安、寶雞有名的岐山臊子麵館去吃,就是沒有領略到岐山的“岐山臊子面”特有的那種風味。

“岐山臊子面”是一種美食,是“美食”中的“神品”。說她“美”,就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感;說她“神”,您就只好“心領神會”了。那我還羅嗦什麼呢?有時間去岐山品嚐一下就知道了。

舌尖上的美食——岐山臊子面

我很喜歡做飯,也曾經嘗試過10多次去把臊子面做好,可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出我想要的味道(近似永明岐山臊子面就行),主要是酸湯難做,其他還好,比例調不好。我也在網上查過一些,而且正宗的臊子面只存在於岐山縣。但是我想可以你做出好吃的臊子面提供些建議:首先是選材做臊子,關鍵是豬肉,醋和辣椒麵。豬肉選偏肥的,最少四六,豬的生長週期最好長一些(我媽老說北京的豬肉怎麼做都不好吃,就是因為生長期短);醋一定要純糧食釀造,不要什麼浙江香醋山西陳醋,就是純糧釀造醋就行;辣椒麵不要太陳就好。燉臊子不能放水,一滴也不行!

做臊子麵湯的亮點就在於,油鍋裡爆好花椒辣椒,加菜炒的差不多後,趁著油溫度還高,要一大勺糧食醋沿著鍋沿澆下去,然後再炒炒,加水做湯出來。重點就在於加醋沿著鍋澆,醋最好是糧食醋,別的醋做起來沒那麼香。勺的大小,大概跟你家給家裡人盛粥的公勺差不多大。一般廚師用來炒菜的炒勺的大小就OK,醋少了就不正宗了。

關鍵在油潑辣子和酸湯以及肉臊子。鑑於肉臊子比較難做(溫火翻燉三個小時以上,鄉飄全村)在此略過。變通下說說味道類似的素臊子面(辣子面)的做法。油潑辣子,最好選用秦椒,中細,菜子油(豆油腥)。一個草果,五勺辣椒粉,半勺五香粉,一勺白芝麻。菜子油七成熱即可(再熱辣椒就燒黑了),倒一半油到辣椒粉,攪動讓油浸到全部辣椒粉,剩下熱油再倒進去激發香味。

酸湯。油熱後把生薑沫倒進去,緊接著兩三勺鹽(根據需要調製的酸湯的量定),少許十三香,再接著二勺(根據實際情況)醋沿鍋邊旋進去,那個很香的酸味馬上會被油激發出來。醋最好是岐山醋,最次也要是糧食純釀的。接著把開水按需倒進去燒滾,加一小勺白糖,味精雞精根據個人口味適量,鹽醋再根據具體情況微調,湯滾一會關火。這樣酸湯基本好了,酸湯水餃的酸湯也是這樣的。

配菜很重要,正宗臊子面講究五種顏色至少,黑木耳,白豆腐,黃雞蛋皮,黃花菜,綠漂菜(韭菜或蒜苗),紅辣椒油等等。根據時令,選擇蒜薹,豆角,土豆,紅蘿蔔,一種或幾種切丁,和豆腐丁,木耳炒熟備用。韭菜或蒜苗切6*6mm的小片備用,電餅鐺做一張雞蛋皮切小菱形備用。

細麵條煮好後撈少許(五六口吃完)放碗裡,半勺炒好的配菜,一勺做好的酸湯,一定要面少湯寬才夠味,加兩小勺辣椒油(根據口味適量)最後上面撒上雞蛋皮和漂菜。這是我在網上學到的,不過做出來的味道還是差一些,看文章你的可以收藏回家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