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还有多少流传至今的历史老店?

闫孙


我是1997年来郑州工作的。20多年在郑州的生活经历,对郑州已经比较了解了。

刚到郑州时,就注意到“舒记老店”了。当时,舒记麻辣鱼在嵩山路的那个店已经很火🔥。现在,舒记在郑州有好几家店,东明路红专路口南侧也有一家。

郑州的老店还有仲记手擀面。老板仲胡周2000年之前在郑州创业,以手擀面起家,现在拥有豫满楼、寻鲜记、仲记手擀面三个品牌,18家店。

图为仲记的黄河大鲤鱼和每桌必送的馒头蘸酱。




大河好酒


其实我是个新郑州人,来郑州也没几年,我就把我吃过的几家老店给题主分享下吧。


人丹旁边的合计烩面,听我几个老郑州的伙计说,合记烩面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在他们小时候能去合计吃个烩面就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我自己去吃过两次,每次都要排队,甚至在门口都有人让店家扎着个小板凳吃。味道的确很棒,烩面很筋道,他们的羊肉是块的不是片状的,炖的也有味,菜品什么的都很多,来郑州的的小伙伴可以去尝尝。

就在人民路地铁站出口处,很好找。

还有一个就是法院东街和管城街交叉口的宋老三老式酥肉店,吃了好多次了,每次来这边办事,中午是必吃这个的,不管夏天还是冬天,问道真的很棒,烧饼也很筋道,泡汤里面很不错。4.10号刚去吃了一次,现在因为修路挪到路对面了,价格上浮了2块,味道还是很棒。

葛记焖饼,建设路与伏牛路往东100米左右,在西郊,也离我现在住的地方不是很远,经常带家人去吃,点个小套餐,一份饼一碗红豆粥,吃的饱饱的,我觉得他们的红豆粥真的很好喝,建议大家来了一定要去尝尝。


这些都是我亲自去品尝过的有年头的老店,肯定会还有更多,大家可以一块讨论下,然后品尝,欢迎朋友们。


梦回伍千年


在郑州,提到百年老店,不能不提德化街,德化街不大,但是历史很悠久,更是来过不少大人物!老德化街曾迎来毛泽东在这里视察,并在这里吃过饭,除此之外,刘伯承、梅兰芳、陈赓等先后都来过德化街,并到京都老蔡记就过餐,还对老蔡记的蒸饺给予很高评价,在这样一个具有厚重文化历史地方,更是有着很多百年老店,曾经风靡整个郑州...


一笼蒸饺的故事:京都老蔡记混沌馆

20世纪六十年代,谁能在德化街的“老蔡记”吃上一桌,不亚于去越秀、花园搓上一顿!现如今老蔡记已有百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字号,老蔡记作为郑州餐饮业声名远扬的“老三记”之一(老蔡记蒸饺混沌、老京都葛记焖饼、合记烩面),早在2008年就入选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店的故事:老天成金店(后改名三得利)

老天成金店创办于1933年,由最初的为顾客加工一些金银首饰发展到后来前店后厂、工商合一的经营模式,实景变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公司以黄金珠宝为主营,保留收购寄卖业务,增加家电分销业务,期盼三项专营都得利,遂改为三得利!


一副眼镜的故事:精华眼镜店

精华眼镜店的前身是开封“和鸣斋”眼镜店,取精华为名意为取其精华之意!精华眼镜店是老郑州第一家曲光验光眼睛行,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轰炸郑州,精华眼镜店也未能幸免,抗战胜利后才逐渐恢复老店模样,延续至今,店面牌匾:真品真价亦真情,精验精配于精华!但是在老郑州的记忆里,“精华”与“三得利”一直是德化街的一大奇观。


一张老照片的故事:郑州老字号“艳芳照相馆”

“配镜去精华,照相找艳芳”,在老郑州人的记忆里,艳芳照相馆更是记录着老郑州历史变迁的百年老字号!那时候照相就像是过年一样,穿新衣戴新帽,大早上去艳芳照相馆去排队,一等就是一上午!在老郑州人的相册里,艳芳照相馆一个字还是那么醒目。


一块焖饼的故事:葛记焖饼

葛记焖饼要追溯到清晚期,1926年葛记焖饼第一代传人从北京到郑州,在火车站下沿儿以葛字开店,先后在郑州桥家门、敦睦路、德化街等开店,1994年在大同路设立总店,称为葛记焖饼总店!葛记焖饼是中原名吃,中华老字号,在2009年既已被列入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此外:合记烩面、三友布鞋、马豫兴桶子鸡、三义绸布庄、1917年开张的同仁堂药店等等,都是老郑州人的回忆......


旅行中国


一家也没有。郑州就是一个小县城,东边不过城东路,西边不过京汉铁路,南边不过陇海路,北边不过金水河。历史上不外是羊肉汤,后来增加了蔡记蒸饺,葛记焖饼,合记烩面;至于桶子鸡、五香牛肉等,都是回民推架子车卖的。公私合营后已大不如前。


南海神尼2016


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历次运动、改革开放等等,至今所谓的百年老店或者传承了多少年的品牌,大多都是象征意义上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