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每家都养鸡,农民是怎么认得哪是自家鸡的?

农村一山货


我家母鸡刚孵化了十几只的小鸡,每天母鸡带着小鸡咯咯的溜达找小虫子吃。

每天早晨,中午以及落幕时分总要撒些粮食如大米给它们吃,弄些谁给它们喝,几乎都是很有规律的样子,这样一来,母鸡待着小鸡自然会熟悉环境,知道谁给它们弄吃的,多会有东西吃。

这是一种不需要刻意教的条件反射,小动物们都是这样。你对它们好,他们也会对你形成依赖,基于这种依赖,就会对所在环境特别熟悉。自然会认得这是它们的家。养鸡的农民每天与这些鸡接触,当然会知道自家的鸡是啥样了。


苏北申哥


在农村农民是怎么认得哪是自家鸡的?

题主这个问题让我瞬间回到了在农村生活的年代,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养着几只鸡鸭鹅的,尤其是家家必养几只鸡,记得当时也不是为了发展养殖,主要是这些家禽能够提供肉蛋,还能把残汤剩饭消耗掉。转眼间这么多年过去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已经很容易获得,老家也很少有零星养这些家禽的习惯了。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当时很有趣的事情,就是当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只鸡,当时是怎么辨认的呢!

农家自养鸡是怎么辨认回家的

一、鸡有自己辨别家门的能力

鸡在很小的时候往往是有一直鸡妈妈带领着小鸡仔出去找吃的,鸡妈妈是能记得家门的,所以也不会丢失,随着小鸡仔的长大小鸡仔也会有一定的表辨别能力,另外农户家只要能认识辨别鸡妈妈就能找到自家一窝的鸡来了。

二、自家主人用特有的声音呼唤

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都知道家家户户都会呼狗唤鸡,“咕咕咕咕”或者“啧啧啧啧”这些呼唤声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只要主人呼唤,整个鸡群就会自然地跟随主人回家,这个方法也是百试不爽的。

三、鸡长大后各有特征

除了鸡仔的时候长得不好分辨,等长大了就会各自出现自己的特征了,主人会给每个小鸡起个名字,比如:“一片红”、“黑毛”、“长腿”、“小嘴”。这些名字都是小时候听过的,也挺有意思的就像想在很多人给自己的宠物起的名字,而且叫的时间长了,小鸡从小慢慢接受,长大后更是听话,你说是不是很神奇。

四、各种笨办法做记号

我记得以前隔壁的大叔家,就是把鸡一侧的翅膀减掉一些羽毛,这样一看就知道是自己家的,也是挺好的办法。一个奶奶给是有办法,她把每个鸡的腿上帮上绳子,这样一看带绳子的就是他老人家的鸡。更有甚者直接给鸡身上来上一刷子油漆,你刷黑的,我刷红的,这个也是很流行的方法,不过如果都刷油漆这个方法也容易混了,只能是在有记号的情况下配合自己家鸡的特征。

以上方法是我小时候在老家经历过的,如果大家有更多的可行方法欢迎补充给题主,不过我感觉以上这些已经比较全面概括了农村的办法来辨认自己的鸡。

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关注【吕家姐夫】,让我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农村。

吕家姐夫


没取媳妇时家中的鸡我都认识,因为母亲与我同住一边屋,一切她会打点,偶尔雨天会让我摸谷喂鸡,还教我以识那只是我们家的,那只是哥嫂的,一屋两鸡窝,三十来鸡,鸡分辨的清楚,至小会各进自窝,鸡窝上各自有专业下蛋用小窝,那蛋可是分不清了,也没去再意,不过母亲很清楚,肚里也明白,哥嫂有两孩子上学了,不是 有客人,我与母亲很少吃蛋,集聚些也是送给两侄儿中午带的菜。但鸡母亲总吩咐我认清,谁的就谁的,鸡蛋可以好来送去,虽然鸡几乎差不多的形状样式,两家同屋椽下吃食,玩耍,母亲总是早一步起床,但是晚一点放开鸡窝的门,还让我数数过目,无论如何父亲过世的早,母亲见我单身一人,还是教我要明算财产,其他可以送来迎去,那家有好菜可以留一些分享。



取了媳妇,这事就交与她了,我在大鸡小鸡轮换,过年过节只有操刀杀鸡的份了,不是在鸡窝里的鸡,我还真不知一院中那只是我家的,那只是哥嫂家的,终这样过了半年多,我儿子出生了,一个月子内的鸡蛋没吃断过,每天十来个,都是新鲜的,反正我是自家窝里蛋就拾起来放入厨房中,后来发觉不对,我就十来只鸡,每天可能有二十来个蛋,原来是母亲将哥嫂那边的蛋放在我的鸡窝里,随后哥嫂那边母鸡都跑到了我这边窝里下蛋了。过了两个月又正常了,我不知母亲用了什么方法,我终没有学到。或是母亲的一点维持平衡心里!



隔了一点距离的各家的鸡,其实也是羽毛,大小各式不同的,唯有主家不关心,不喂食,不观察的大男,独男子主义人才分不清,还好鸡先入谁家窝中住的一般不会乱进别家窝,但可能鸡蛋可会乱生,有些鸡或许想孵化小鸡,会将指定窝生的蛋,而生在别处。或许不想过多被主人吃食,那个就得每次在蛋窝内留一蛋在那,就是未破碎空壳蛋都行,如果鸡还在附近望着,或鸡蛋还有温度时取完窝里的蛋,那鸡或会将蛋生在别人家,或藏着生准备自己的孵化小鸡了。



还有一点,乡下孵化小鸡总会换蛋,或借蛋,那样如隔得近人家孵出那小鸡总会与自家孵化的小鸡,或老鸡羽毛样式相同,一旦长大,还真是不入自家窝,许多分不清谁家的鸡了。


老艾叶


在农村,确实是每家都喂鸡,而且大部分都认识,只有少数人没有常喂鸡,所以不知道自己鸡是什么样。

其实只要是每天都喂鸡,是不会认错的,每只鸡毛色不同,足爪也不同,鸡冠也会有不同。

再者就是,从小就喂的鸡,它每天夜里在哪里睡觉,久而久之,它也会记得自己的窝棚,天黑之前它会回到自己窝中,因为鸡在夜间是最脆弱的。

如果邻里非常近的话,还是有搞混的现象,比如说一家喂有母鸡,另外一家全是公鸡,白天大部分一起觅食,所以会有留宿现象。这种时候就需要主人不辞辛劳每天将自己鸡捉回家,不能让它夜不归宿,以免被外面的小鸡勾搭去了。😝



妞妞12345fa


在农村,每家都养鸡,农民是怎么认得哪是自家鸡的?

之前我还真没想过,感觉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天黑了自家的牲口自然会回去。

在我看来,关于农民如何辨认自家牲口有以下几方面的标准。

第一:鸡、鸭等家禽都是从小养大的,他们自己会认得自己的家,所以自己也会回去。

第二:鸡刚孵出来的时候会认定孵它的就是它妈妈(比如我家小鹅现在都认为它妈妈是我们家那只老母鸡,因为是母鸡孵的),并且它会跟着它妈妈走,直到长到1斤到2斤的时候,一是它妈妈会给它们找食吃,二是如果其它牲口欺负它们鸡妈妈会保护它们,有小鸡的母鸡比狗还凶,反正我怕。因此母鸡会带领它们回家。

第三:长大了的鸡已经在它生活的地方很久了,有了自己的记忆,它们一般也不会和别人家的鸡玩儿。

综上,农民会根据这些情况,加上鸡的颜色、数量来确认自家的鸡有多少。

其次,动物会有应激反应,也就是说自家的鸡从小就是固定的主人给它喂食,喂食的时候主人会叫它们,或者吹哨子或者用拟声词,而每个人都声音都是不一样的,久而久之,动物习惯了这个声音,或者说它们知道听到这个声音就有吃的,就形成了一种应激反应。再每次喂食儿的时候主人也会观察自家鸡的数量、状态等对不对,一天看几次,看了几个月已经很熟悉了,所以自然就认得。

我们说了家禽有应激反应,所以不是自家的牲口自然不会对自己的声音产生反应,所以很好分辨了。

动物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不是它熟悉的人或者其它动物它们是不会合群的。

所以,总的来说,农民辨认各自的家禽是根据一系列长期的驯化,应激反应,外观,皮毛颜色等来确认的。


麻元一


我妈妈现在养鸡!主要有几个!

一、经常喂鸡,从小到大,对于自家鸡的毛色、大小,都有了解;每天傍晚在喂鸡的时候都会看一下鸡有没有少;

二、自家养的鸡,会认家,出去玩之后,到傍晚时分就会回来;

三、作特殊记号,我们会把自家的鸡作记号,比如把鸡翅膀的羽毛涂上红色油漆,在鸡爪上涂红色油漆等,好分辨。


超甜大芒果德哥1


你好,在农村自家养的鸡要怎么才认得,其实不难,只要你是经常喂鸡的,那久而久之你就会记得鸡的模样。

前段时间,我母亲在家里养了几只鸡,刚开始我也是不认得的,后面因为天天喂,然后喂鸡的时候多看一下鸡,很快就认得了,就算鸡跑出去了,你看到你就会认出来了!总之一句话,就是喂鸡的时候多看看鸡的模样,跟它打下交道!

另外就是喂鸡时到了喂鸡时间段,一般鸡都会自己回来的,所以也不怕它会走失!


乡田小关


在农村里,以前每家基本上都会养几只鸡,一来可以用来下蛋,二来逢年过节时也可以吃,但是在下蛋的母鸡是舍不得吃的,现在农村里养鸡的还是有,但现在养的人不多了,只有在家里的人会养几只。在以前农民们都有养鸡,白天放出去时,很多鸡都会在一起,那么农民们是怎么认得哪只是自家的鸡呢?



其实在农村家里有养过鸡都会知道怎么辩别哪只是自家的鸡,因为以前的鸡基本上都是自家的母鸡孵的小鸡,鸡从小就在自己家里慢慢喂大的,自己也会观察鸡是长什么样的,比如鸡羽毛的颜色,鸡的大小,还有鸡也是会记得主人的声音的,在喂鸡时主人叫一下,鸡听到是主人在叫了,就会跑回来。



如果有些人从鸡羽毛的颜色上不好辩认哪只是自家的,还可以把鸡尾巴上的羽毛剪掉一点,或者是在鸡的脚上绑上一个小绳子也可以,这样就好辩认了,这种一般都是买小鸡回来养的用的多。



鸡也是会认得到家的,白天放出去,到了傍晚时,鸡也会自己回来的,喂完后也会自己回对窝,只要傍晚回来时数下鸡的数量对不对,平时自己家里养的也不会很多,还是比较好管理的。所以农村里农民们自己养的鸡,都会有自己的辩认方法。


农友君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农村人,非常具有发言权!一般来说,在我们这边每年的三四月份天气较暖和的时候,家里的老人都会取出三四十个鸡蛋出来孵小鸡崽,当然了,一只母鸡一次性不能孵那么多蛋。有的人家会孵两到三次,有的人家则会多选择几只母鸡,同时孵。我们把这些母鸡叫做“鸡娘”。一般周期都会在10-20天,长则达一个月之久。小鸡崽出生后,都会跟随在自己的“鸡娘”后面觅食,而且。“鸡娘”会一直保护着小鸡崽,不让小鸡受欺负。这个时候的“鸡娘”就不能招惹了。一直到这里,基本上农户只需要认识自己家的“鸡娘”就可以了,找到自己家的“鸡娘”就可以找到自己家的小鸡。

小鸡稍微长大一些过后,就会离开“鸡娘”,刚离开母鸡的小鸡崽是最需要用心照顾的,不然很容易跑丢或则与其他人家的小鸡崽弄混。一般老人们都会在自己的鸡身上做上记号,用红墨水在某个位置画上特定的记号,这样就能区分开来了。只要这段时间不和其他人家的小鸡弄混,后面长大了就不会弄混了,毕竟朝夕相处的家禽,天天见,就像养小孩一样的,有了感情。相互都认识了,就不怕弄混了!


大别山农村


这个我可有经验,我家奶奶家以前养的一群鸡,从来不会搞丢,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奶奶经常喂鸡,对于自家鸡的毛色、大小,都有一个大概的底,每天傍晚的时候都会数一下,看看有没遗漏的鸡。

二、农村喂的鸡,很多时候就像自家喂的狗儿一样,会认家,你别不信,我家奶奶的鸡就是这样,按时到点,自会回家。

三、作记号,有些农村人会把自家的鸡作记号,比如把鸡翅膀的羽毛剪了一点,或者把鸡屁股上面的毛剪了一撮,好分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