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人看好“一帶一路”

巴基斯坦人看好“一带一路”

攝影丨李英武

巴基斯坦人看好“一带一路”

位於拉合爾老城的婚紗市場

仍然是當地人光顧的重要地方

自從2015年習近平主席訪問巴基斯坦之後,計劃投資460億美元的“一帶一路”在巴基斯坦的建設項目就如火如荼地展開。巴基斯坦民眾非常看重“一帶一路”帶來的發展機會,儘管有質疑,但各大項目建設所帶來的成果逐漸消除了質疑。

這是《北京青年》週刊探訪巴基斯坦的第五篇稿件,點擊可跳轉至前四篇:

1.《中巴到底有多“鐵”?請看本刊記者發自前方的報道

2.《在巴基斯坦,我們遇到了這些追風箏的人》

3.《探訪巴基斯坦“花之城”:遵從傳統亦渴望富裕》

4.《中巴兩國經濟“網紅”為什麼這樣紅|來自瓜達爾港的報道》

支持與質疑之音混雜在一起

在位於白沙瓦以南20公里的奘格里村,村民們表達了他們對“一帶一路”的感受。一位村民說,“20多年前,中國人來我們這裡修了從白沙瓦一直到卡拉奇的N55公路,現在我們聽說中國人會再次回到這裡來修高速公路了。”N55公路橫穿奘格里村,村民在公路兩旁做起了生意,他們逐漸脫離土地,融入到商品社會中,家庭收入增加了,農民獲得了實惠。如今,高速路成為他們新的期盼。

在瓜達爾港,為中國港控工作的瓜達爾人達龍說,瓜達爾港建設項目讓數百上千本地人擺脫了以漁業為生的傳統謀生手段,當地人有了體面的工作,還獲得很多培訓機會,他們的生活改善了。

不過,全球最大的民意調查公司蓋洛普巴基斯坦公司主席雅茲·吉拉尼也基於他們的調查報告向我介紹了不同的聲音。這份報告指出,知識階層的擔心主要來自包括中國人是否會兌現承諾、來自中國的勞動力是否會擠壓本國就業市場,中國的工業強勢地位是否會削弱本國的工業化水平、巴基斯坦人是否有能力償還貸款、巴基斯坦是否在引進另一個“東印度公司”、巴基斯坦是否會成為超級大國角力場、中國人是否賺取更多等七個方面。

他說:“總體來說,70% 的普通民眾是非常支持‘中巴經濟走廊’的。”

希望中國資本建設自己家鄉

統計結果還是很讓人吃驚。吉拉尼說,質疑之聲不僅在大學校園中可以聽到,在政府部門裡也有類似聲音。但近兩年,吉拉尼本人走訪大學和政府組織,並闡述自己的看法。他說,東印度公司和英國殖民主義深深傷害了巴基斯坦民眾,但是時過境遷,現在是逐漸全球化的社會,國際資本的進入將會大大有利於巴基斯坦本國經濟的發展。比如在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當中,中國公司僱傭了大量本地勞動力,又把道路、橋樑、發電站等基礎設施建好後留給了巴基斯坦。有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幫助,巴基斯坦進入重要歷史發展機會。

我接觸的巴基斯坦知識分子委婉表達了擔心,但他們都覺得“一帶一路”或稱“中巴經濟走廊”(CPEC)是好事情,但他們之間也有分歧。白沙瓦大學新聞系主任法祖拉·江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覺得CPEC很好,但他發現中國人投資到開伯爾省的項目並不多。來自吉爾吉特地區的同學塔薩瓦說,中國人投資到吉爾吉特的項目不多;來自俾路支省的記者阿瑞夫·俾路支和一位來自信德省的教授也說投資到本地的項目不多。他們都說,投資到旁遮普省的項目最多。

據介紹,旁遮普省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的省,人口占全國一半多,達到1.1億人,該省經濟發達,而首都伊斯蘭堡也在該省。處於人口少數地位的其他各省居民都覺得CPEC過於偏袒旁遮普省。

攝影丨李英武

巴基斯坦人看好“一带一路”

拉合爾以東30公里的瓦加口岸

巴基斯坦和印度士兵在操練降旗儀式

援助和投資分屬兩個概念

外界不會想到,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很正常,但差異似乎指向國家認同和地區認同之間。按說同屬一個國家,緣何還分彼此呢?其實,這與巴基斯坦國內政治環境有關。巴基斯坦旁遮普、信德、開伯爾和俾路支四個省及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分別居住著不同民族,他們有不同的語言、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在巴基斯坦,不同民族內部用本民族語言交流,而民族之間用共同的烏爾都語交流。由於巴基斯坦社會是多元社會,部族利益、民族利益、地區利益和國家利益有差異很正常。

這就不奇怪在王靈桂主編的《全球戰略觀察》一書中有這樣一個真實故事——開伯爾省政治人物認為CPEC偏向旁遮普省,因此向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提出質詢。中國大使館也及時回應:中國政府無意涉足地方政治。

在交流中我發現,少數民族感覺項目分佈不公的出發點還是認為投資是好事,希望投在本地。但這裡有一個小小的誤區,CPEC是投資不同於援助,這是商業性行為。投資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風險自擔。自然,投資到哪裡必須要把收回成本和創造利潤放在第一位。

巴基斯坦著名私立大學哈姆達德大學副校長賽義德·哈桑提出,各地區政府和媒體不該抱怨投資流向的不平衡,而是應該考慮本地區是否對外資具有吸引力。如果缺少吸引力,當地政府該考慮如何改變現狀,創造更好的投資環境。

攝影丨李英武

巴基斯坦人看好“一带一路”

拉合爾老城中的瓦茲爾汗清真寺

一個男孩在討錢

中巴民眾如何看待“一帶一路”

CPEC可謂盡人皆知。在他們眼中,中國是一個富裕的國家,大到飛機小到手機,中國貨有著很好的口碑,就連往來白沙瓦和拉合爾的長途大巴車,金龍客車的票價也比普通大巴貴30%。有中國的幫助,巴基斯坦將會進入發展快行道。

但有些巴基斯坦人提出了自己的擔心,包括一些中國媒體將巴基斯坦形容為“資源供給國”或“過剩產能輸出地”。比如在瓜達爾港的建設,有人認為是中國謀求在印度洋的出海口。

在互聯網上,中巴網友一些觀點相似,方向卻相反,他們都認為對方獲得了更多的好處,自己吃了虧。一些中國網友認為,巴基斯坦獲得了最好的基礎設施,中國付出很多。

《“一帶一路”關鍵詞》一書作者尚虎平認為,一定要在國際上做好“一帶一路”宣傳工作——只有明瞭“一帶一路”具體內容後,其他國家才會放心。“產能過剩”不是“落後產能”,只是國內市場飽和,而正是其他國家需要的。是互利共贏,不是“吃獨食“”甩包袱”。

他認為,中國應多講“惠及所在國民生”,少講“中國海外利益”——降低“中國威脅論“”中國掠奪論”等論調危害,提升國家軟實力和國際形象。

記者手記:民間交往加深相互瞭解

我總是想起一件趣事,它讓我體會到中巴兩國文化的差異和交往的缺乏。

在奘格里村,當我雙手捧著烤饢大快朵頤的時候,同學阿弗雷迪很驚訝地望著我 :“你怎麼上了左手?”我一臉疑惑,這才得知,原來,巴基斯坦人只用右手抓飯吃,而左手接觸食物是被認為失禮的。

後來在瓜達爾港,我採訪當地人納賽姆的時候,他告訴我在中國留學的一段經歷:當他們三位巴基斯坦同學在食堂盡情抓飯的時候,周圍的人都停下來吃驚地看著他們。他們後來知道,中國人吃飯習慣用筷子,而用手抓飯被認為是野蠻的。即便當中國人聽說巴基斯坦裔著名作家莫辛·哈米德辯稱“:幾千年的進化已向我們證明,用皮膚接觸食物會讓我們胃口大開”,也不免值得再度探討。

攝影丨李英武

巴基斯坦人看好“一带一路”

夜幕降臨,拉合爾老城車水馬龍

中巴兩國有很多文化差異,在巴基斯坦的一個半月行程中,我只是略知一二。而與此同時,兩國文化也有很多相通之處。比如雙方對於家庭的重視程度,對於親情的理解。還值得一提的是,小時候愛看的《阿凡提》動畫片,同學阿弗雷迪說,他們有相同的故事,只不過主人公名字換成了“納斯魯丁”。納斯魯丁幫助貧苦農民整蠱地主老爺,這是他兒時最喜歡讀的故事。

我們分享相同的道德觀、審美觀和價值觀。

李希光的《中巴經濟走廊》一書寫道,中巴關係是“全天候、全方位戰略合作伙伴”,但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高層交往多,民間交往少;經濟交流多,文化交流少。雙方民間需要深入交流,要了解彼此語言和文化,瞭解彼此的文化思維模式,以拉近感情。“民心相通”在“一帶一路”中分量最重。

楊曉

攝影 李英武

巴基斯坦人看好“一带一路”

識別二維碼

下載“北京頭條”APP

“讓現在告訴未來”

相關閱讀 & 近期熱點

陳更:未名湖畔詠唱青春詩篇

馬巖松:蓬皮杜迎來中國時刻

高文:頭腦裡要波瀾壯闊,隨時準備揚帆起航

邱志傑:一個Mapper,和他的地圖說

凡有井水處,都能聽到他的鋼琴聲

比“柏林雙熊獎”更酷的,是詠梅

點擊以下封面圖,一鍵下單新刊

「 2019年5月2日 陳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