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vs iphone 專利佈局

“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OPPO這句廣告語的殺傷力足夠媲美“送禮就送腦白金”。不靠情懷,不靠老闆自己代言,我們甚至看不出有什麼文采,但僅僅一句話就火遍全中國了。在贏得了國內的銷量和用戶口碑之後,OPPO也昂首闊步踏上了海外擴張之路。畢竟小米、華為早就開拓了海外市場,OPPO自然也不能落後。

oppo vs iphone 專利佈局


一直以來,大家都知道OPPO在面向用戶溝通方面的投放量的非常大的,各種電視節目贊助、流量明星代言鋪天蓋地,但是對於OPPO背後投入研發的資源以及專利佈局卻很少提及。

而“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就是OPPO基於Find系列手機發布而提出的,這一系列的手機都是最新技術率先落地機型,也是最早使用快充技術的手機。

技術實力最直接的體現是專利,企業競爭中的專利競爭不能有短板,要想在專利市場上取勝,就必須有足夠強大的自身實力,無論技術人才、技術儲備、生產力還是設計實力,都要達到一定的水平。

進軍全球市場首要就是解決專利問題,雖然OPPO對這些向來低調,但近日,OPPO對海外市場的前瞻佈局已慢慢露出端倪。

2018年2月,OPPO在華盛頓州貝爾維尤市獲得了八項美國專利,相關專利主要涵蓋多載波通信系統技術,同時該交易中還包括了兩項同一技術領域的中國專利。

2018年5月,OPPO 從夏普獲得了三項涵蓋移動通信系統、移動臺設備和通信方法的美國專利。實際上去年9月OPPO就開始與夏普進行協商,只是今年才正式獲得專利。

2018年5月,OPPO收購了音頻巨頭杜比實驗室(Dolby)的20多項專利組合,主要涵蓋了240多個杜比的音頻和視頻技術,從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的記錄來看,該專利的轉讓交易已於今年5月23日完成。

為提前應對進入海外市場所面臨的專利糾紛風險,OPPO 已花費數十億資金購買專利,只為鋪平海外之路。而最近與杜比的合作,堪稱OPPO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專利收購。

但是,OPPO與杜比的故事不是從合作開始,而是早就有淵源,在此之前OPPO是被杜比告上法庭過的!

2016年11月,杜比稱OPPO的手機產品侵犯其專利權,要求支付專利費,並將其告上法庭。而後,這場維權在一年後發生了轉變。

2017年12月,杜比的律師稱,杜比與OPPO簽訂了一項“戰略合作協議”。

2018年1月,杜比撤銷了針對OPPO(主要被告為GDN Enterprises)的訴訟。

2018年3月,OPPO官方宣佈與杜比實驗室正式建立全球性知識產權戰略伙伴關係,雙方將在杜比HE-AAC以及其他音頻、視頻和JPEG-HDR技術領域展開共贏合作。

OPPO的海外戰略可用“厚積薄發”來概括,在籌劃拓張海外市場之前,已經提前對可能進入的市場進行專利風險排查和專利池儲備,這一場專利預防佈局長達十年。

2009年,OPPO進軍海外市場的第一站——東南亞市場,從此開啟全球市場的征程。

2015年起,OPPO就開始暗中發力收購高價值專利,在中美歐日韓等國家佈局標準專利,構建防禦型專利池。

oppo vs iphone 專利佈局


2018年1月,在日本舉辦了發佈會,據悉OPPO在今年夏天就準備進軍歐洲市場。

2018年6月19日,在法國巴黎盧浮宮發佈未來旗艦FindX,才表明OPPO海外市場的佈局正在從知識產權門檻較低的國家或地區向知識產權保護嚴格的國家進軍。

相關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6月7日,OPPO全球專利申請超26000件,專利授權數超5000件;國內專利申請公開和授權數量共20477件。不僅如此,OPPO還在全球設立了6大研發中心,分別位於硅谷、日本、北京、上海、深圳和東莞,為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所有的專利,以及全球的研發中心,也都將繼續圍繞著用戶的核心需求,不斷探索各種前沿科技的整合與應用。

oppo vs iphone 專利佈局


很多廠商都把專利僅僅作為建立市場壁壘、爭奪市場或限制對手的利器。而對於OPPO來說,專利競爭目標不是爭奪市場。

他們認為專利競爭的實質是要能更好的滿足用戶,不能適應用戶需求變化的專利佈局是沒有生命力的。長期的觀察顯示,OPPO實施著”自主研發+適度收購“的專利策略,為業務開疆闢土實現了保駕護航。

有正確的三觀才有正確的行動,OPPO專利防禦佈局為企業發展樹立了良好的形象,榜樣,可不是隨便能當的,十年,也不是隨便規劃的,專利,一定要做好預防提前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