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脂砚斋的无稽之谈

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第一回中秋佳节甄士隐另具一席于书房宴请贾雨村时听到的对联。这是贾雨村因思及平生,苦未逢时的感慨。

“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脂砚斋的无稽之谈

脂砚斋甲戌本侧批:表过黛玉则紧接上宝钗。

脂砚斋甲戌本夹批:前用二玉合传,今用二宝合传,自是书中正眼。

先放下脂批,作者这二句除故事外是不是有所指?贾雨村把自己比喻成玉而不是璞,自古“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元·杂剧《马陵道》)“奇货可居,待价而沽。”(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信心满满的贾雨村高中进士,成为大儒。“玉在匮中求善价”成为了现实。“钗于奁内待时飞”指的是甄家大丫鬟娇杏,当初贾雨村把娇杏视为“巨眼英雄”也就是“知音”,而娇杏是听甄士隐常常说起,好奇观望结下的一段“缘份”。

“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脂砚斋的无稽之谈

甄士隐出家后,娇杏是很期待生活会有所改变的。但是并不抱希望,看看文本:“丫鬟倒发了个怔,自思这官好面善,倒像在那里见过的。于是进入房中,也就丢过不在心上。”

这里的“钗”是指娇杏,娇杏嫁给贾雨村又生了个儿子还扶正。应证“钗于奁内待时飞”。

脂砚斋说前用“二玉合传”,指的是“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下凡。宝玉和黛玉合传。今用“二宝合传”,指的是“宝”玉“宝”钗。

宝玉和黛玉求何善价?宝玉和宝钗有如何要待时飞。这样是根本不通的!猜谜语……

脂砚斋批:表过黛玉则紧接上宝钗。

黛玉求善价可以理解为能和宝玉成婚,待价而沽不失身份。

宝钗待时飞(贾雨村),宝钗嫁给贾雨村。

林黛玉并没有嫁给贾宝玉,第五回〔红楼梦引子〕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林黛玉没有出嫁就死了。

“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脂砚斋的无稽之谈

薛宝钗嫁给贾雨村就更荒唐!先不说二者之间年龄的差距。贾雨村自身都“泥菩萨过河”,第七十二回贾琏吩咐林之孝远离贾雨村,就已经准备把他作垫背!表面上贾雨村官比当初保举他的贾政大,事实上贾雨村都是王子藤累本保上去的,随时都可以牺牲掉贾雨村保全贾府!

贾府就是抄家也不会拉薛家下马,薛宝钗还是有钱的。但为了救宝玉散尽家产。第五回对贾雨村,王子藤,贾珍是有结论的“为官的,家业凋零”对薛家也有结论“富贵的,金银散尽。”所以脂砚斋这处的批语没有一条有立根之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