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木材網:廣西政銀企合力建設國家儲備林

原標題:廣西:政銀企合力建設國家儲備林

在廣西,約1/8以上的森林正在培育成長短結合、持續經營的優質大徑用材林。借力國家儲備林建設,廣西的綠水青山將變成名副其實的金山銀山。

中國木材網:廣西政銀企合力建設國家儲備林

2015年底,廣西利用國家開發銀行300億元專項信貸資金,拉開了全國利用政策性銀行貸款及社會資本建設國家儲備林的序幕。3年時間,廣西累計投入資金超過70億元,完成國家儲備林建設及劃定800多萬畝,實施面積、建設進度和投入資金均居全國首位。

2015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與國家林業局、國家開發銀行簽訂《共同推進廣西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合作協議》,一期項目利用國開行中長期貸款100億元,營建國家儲備林750萬畝。這是當時我國林業發展史上利用國內政策性貸款規模最大、貸款期限最長的建設項目。

2016年9月,國家開發銀行廣西分行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廳合作,授信貸款200億元用於支持全區各縣區再造國家儲備林1137萬畝,投資規模在廣西林業發展史上前所未有。

為實施好這一集商業性和公益性於一體的貸款項目,廣西堅持“政銀企”同頻共振,形成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的強大合力。

廣西安排資金用於項目貸款風險準備金,指定區直屬國有獨資企業廣西林業集團作為項目融資平臺。整合資金實現政策性保險全覆蓋,減輕項目單位資本金自籌壓力及付息壓力。

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開展了林權流轉合同確認憑證貸款試點,破解林權抵押難題,組建了廣西國控林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拓寬項目融資渠道。國開行廣西分行制定了貸款期超過25年、寬限期8年、利率為基準利率的長期優惠貸款,嚴格資金借用管還機制,主動優化報賬流程。廣西林業集團嚴格審核信貸申請資料,協助開展項目建設年度核查和資金監管,督促項目單位按時付息。

目前,廣西已構建起“風險準備金+林權抵押+林業保險”的風險防範機制。項目累計整合中央及地方財政補貼資金近4.5億元,連續2年爭取營造林中央貼息資金超1億元。累計獲得貸款資金超60億元,是當期財政投資的近30倍,建設國家儲備林超350萬畝,是當期利用財政資金營造林的近5倍,自籌及利用社會資金總額遠超歷年中央財政項目自籌資金總額。

以短養長、以長輔短,在國家儲備林建設中,廣西充分發揮光熱水豐富、雨熱同期等自然優勢,將長週期大徑材、珍貴樹種與短週期速豐林按一定比例搭配,實現還貸無憂、高效持續。

在國開行貸款的示範帶動下,多家銀行延用國開行低成本、長週期優惠政策,貸款投資領域從國家儲備林拓寬至森林旅遊、林下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方面。其中,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近2年審批貸款達53億元,貸款餘額突破18億元,涉及生態旅遊、油茶等多個領域。

2017年,廣西國家儲備林啟動二期項目,輻射範圍更廣,將推廣到全區72個市縣,包含大部分貧困縣,涵蓋國有林場、造林大戶(企業)和林農等各類造林主體。

項目建設前期,僱傭貧困人口參與營造林活動,使他們獲得3-5年的持續性工資勞務收入。中期,通過支持林區周邊貧困村屯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和林業生態建設,持續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環境。後期,支持木材加工、油茶等產業發展,帶動貧困人口持續致富。據測算,二期項目每年可提供1584萬個工日,安排6.33萬個勞動力就業,投工投勞增收17.42億元,產生林地租金6.86億元,生態服務功能總價值650億元,受益貧困人口約100萬。

目前,廣西正積極開展集體林權流轉合同確認憑證貸款試點工作,協調建立基於風險準備金收益的林業發展基金體制,持續創新林業投融資機制,推動國家儲備林高質量發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