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為什麼開始列裝民用皮卡了?

愛華愛花


實際上,俄軍裝備皮卡不過是近幾年的事情,說起來道理也很簡單——就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哪怕學習、模仿的對象是裝備和訓練都遠不如自己的敘利亞叛軍。

2016年10月下旬,俄羅斯國防部宣佈向敘境內部署一批配備12.7毫米重機槍和AGS-17榴彈發射器的UAZ“愛國者”武裝皮卡。2018年5月9日衛國戰爭“勝利日”當天,該型皮卡還被選作受閱車輛參加了紅場大閱兵。

有資料顯示,俄軍武裝皮卡是基於UAZ生產的23632型民用皮卡升級改造而來,最早於2016年春亮相,為俄總統普京做了彙報演示,當年夏天又在俄國防部主辦的“軍隊-2016”國際軍事技術論壇上進行了室內展出。

該車載重達1噸,車體重要部位均有裝甲保護,配備150馬力4缸發動機,最高公路時速140至150公里,最大行程640公里。據俄軍方消息稱,送往敘戰場的新型皮卡都經過了特殊改進,配有空調系統和防塵設備,以適應沙漠作戰的需要。

對於“愛國者”皮卡的用途,俄羅斯軍事專家伊戈爾·科洛特申科分析指出,該車在敘戰場主要配屬俄軍特種部隊,以取代或補充性能老化的UAZ-3132軍用吉普。

科洛特申科認為,新型武裝皮卡優異的操控、全地形越野性能和乘坐舒適度,都較老式軍車顯著提升,可幫助俄軍更機動靈活地投入城市戰,或者在沙漠地帶搜索並遠距離追擊敵人。

此外,該車還可用於護衛經常在敘利亞公路上遭敵方襲擊的人道主義救援車隊,以及執行巡邏任務,或向友軍檢查站輸送彈藥和補給物資。

俄軍方並不諱言,他們正是從戰場上汲取的經驗教訓,借鑑敘反對派武裝改裝、運用皮卡的技戰術,從而推出了這款新型特種車輛。

發生在利比亞、也門、敘利亞、伊拉克的歷次戰爭表明,配備機槍的皮卡看似“技術含金量”不高,卻是一種非常適合中東地形、氣候的“完美武器”。

科洛特申科表示,“愛國者”的速度優勢讓俄軍特種兵“如虎添翼”,能讓前者在發動對敵突襲作戰時搶佔先機。而且,該車還可根據需要加裝夜視器材、防彈篷布和更大的彈藥儲備箱。

另據俄羅斯《消息報》刊文介紹,“愛國者”皮卡的“標配”車載武器(重機槍+榴彈發射器)能夠在半徑達2公里的範圍內壓制敵方輕步兵。

如有必要,該車亦可配備最遠射程5公里的反坦克導彈或有效射程9公里的120毫米迫擊炮,搖身一變為火力兇猛的“自行火炮”。


網言軍事


俄羅斯的皮卡不是什麼新裝備,頻頻在閱兵式上露面的是UAZ-3163“Patriot”(愛國者)軍用皮卡,屬於俄軍的軍用裝備序列,地位等同於一般輕型載具車輛,也有好事者稱之為“俄軍悍馬”。

看到“UAZ”的前綴,老司機們應該就門兒清了,這不就毛熊傳家寶之“烏里揚諾夫斯克汽車”麼?該廠的車輛向來都有作為俄羅斯警車、軍車的傳統。比如蘇聯時代取代了嘎斯-69的UAZ-469,一直都是毛版小吉普的代表,還取了個“Hunter”(獵人)的名字到處賣。

其實UAZ-3163的底子不是皮卡,而是同名的SUV,屬於烏里揚諾夫斯克2005年的產品,當時生產出來以後主要是給警察使用。後來因為利比亞戰亂的爆發,“皮卡戰爭”很是風光了一把,俄羅斯在這上面也就留了個心,開始發展“皮卡型”的輕型軍隊,這才有了UAZ-3163皮卡的入列。

利比亞內戰中,倒卡聯軍的戰士們駕著輕便的日本豐田或中國中興、長城皮卡,拖著從人員到重機槍到火炮、火箭炮、迫擊炮、無後坐力炮等花樣繁多的武器作戰,機動性極高,來無影去無蹤,攻城拔寨無往不利。這種戰術思想與俄羅斯廣袤的荒原地形具有相當的貼合性,因此俄軍希望開發出一隻以作戰皮卡車為主的,具備高機動性、長行程、強持續作戰能力的“快反輕型旅”出來。

其實這種思想在俄軍進入2000年後就已經存在,他們一方面受美軍“輕型化”影響,一方面也在不斷對部隊進行調整,一會兒削掉近衛坦克師,一會兒又重建摩步旅,總體上比較混亂,但目標也很明確——適應新時期的戰爭需要,重新規範部隊量級分型。

俄軍認為:雖然俄羅斯遼闊的國土需要大量的坦克部隊來維持,但重裝部隊在新形勢下還是顯得慢了,因此至少需要一隻輕快的拳頭,以大大優於坦克部隊的靈活性來實施突擊並奪取戰機。而且這種超輕型部隊建立的代價極小,卻能讓普通的摩步部隊獲得更強悍的火力和速度,以及數倍於坦克部隊的活動能力。

後來敘利亞戰爭開始以後,俄軍通過對巴沙爾政府的武裝支援,直接將改造過後的UAZ-3163皮卡送上了戰場。敘利亞政府軍很快就開上了這種戰車,駕著機槍和迫擊炮滿戰場的跑,甚至還加入了巷戰。

到2016年,俄軍的這種思維徹底進化出“超輕型旅”的概念,經歷了長期論證和敘利亞戰火的皮卡自然成為了“超輕型旅”的當家裝備。而且這就是一款汽車而已,裝備起來確實不花什麼錢,既然敘利亞戰場表現的還不錯,軍費捉襟見肘的俄軍很快就入列了大量的UAZ-3163,並將之推上了紅場閱兵的舞臺。

當時還發生了一個難堪的小插曲,普京2016年5月12日視察軍工裝備,烏里揚諾夫斯克汽車廠的軍代表們也將自家的UAZ-3163擺了幾個車型上去。但是當大帝走近一輛軍車並拉門的時候,門把手卻怎麼也拉不開。

旁邊的國防部長紹伊古趕緊解圍上去開門,結果他也拉不動。這可極壞了負責這方面的舍普琴科將軍,他也擠上去拉門,結果一用勁把門把給拽了下來。然後...大家一起裝沒看見咯~

說到底,俄羅斯還是經濟上過於乏力了,以至於他們無法拿出更專業的好裝備出來,只能在廉價的皮卡車上做文章,倒是我兔越玩越洋了。


王司徒老百科


俄軍裝備皮卡車一是為了滿足超級輕型旅的機動需求,二是俄軍軍費緊張,俄軍需要物廉價美、實用的輕型車輛平臺。



UAZ-3163“愛國者”武裝皮卡車

這款搭載有12.7mm重機槍、30mmAGS-30自動榴彈發射器的皮卡車,出自俄羅斯汽車企業UAZ(烏里揚諾夫斯克汽車製造廠)公司的產品,正式型號為UAZ-3163“愛國者”。這種皮卡車除了民用版外,它家的軍用型號實際早在2005年就已投產,俄羅斯特種警察部隊、大毛家邊防軍、陸軍及特戰部隊等都是它的用戶——它擁有如此眾多的用戶不難看出,這種性能可靠、價格低廉、多用途的武裝皮卡車是深受俄軍信賴的!它的武器組合是靈活多變的,可以依據戰場實際需求隨時進行改裝;


俄軍使用武裝皮卡車系列組建“超輕型旅”部隊作戰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16年,毛子的國防部長紹伊古認為“重裝部隊師”機動性有限,重裝甲師的日行程最多隻有100千米左右;以“愛國者”武裝皮卡車為主力的“超輕型旅”部隊則可以達到數百千米,它們十分適用於執行快速突襲作戰:俄軍在敘利亞的經驗表明,這款皮卡車非常適合在沙漠、山地地形機動、作戰!俄軍、敘利亞軍的特種部隊充分利用它的高機動性能,對反對派武裝主力進行要點打擊,它對空曠地形進行戰役/戰鬥節點控制非常適合!



另外,這款武裝皮卡車早在2017年俄軍介入敘利亞內戰後,在敘利亞城市巷戰環境中,俄軍和敘利亞盟軍發現使用武裝皮卡的靈活度和機動性的確要強於重裝甲部隊!俄軍在敘投入實戰的“愛國者”皮卡的武器很實用:例如,它搭載了82mm速射迫擊炮,那麼,它適合採用“打了就跑”的靈活戰術。此外,經過俄軍的實戰經驗,他們對這些皮卡車的發動機、車門、底盤等要害部位進行裝甲強化後,毛子們對武裝皮卡車新增的防護裝甲重量就有1噸,這個重量足以抵擋12.7毫米重機槍以下的輕武器射擊。


▲圖為搭載有82毫米迫擊炮的UAZ-3163武裝型“愛國者”皮卡車

從俄軍的皮卡車實戰經驗來看,武裝皮卡車對付游擊隊、輕型旅確實挺實用:它既可以運送物資補給、又可以輸送兵力,還可以搭載重型火力支援進攻或者撤退過程中掩護部隊!必要的時候,武裝皮卡車甚至可以抵抗重裝甲師!最為關鍵的是,武裝皮卡車價格低廉、來源多元化、補給便利!所以,不但俄軍列裝了武裝皮卡車,兔子家的中興皮卡也被廣大亞非民兵組織玩出了新高度:這就說明俄軍對武器的實用態度!只要存在就是合理!


熊style


這個算什麼特別的現象嗎?各國軍隊都或多或少的擁有許多民用車輛,主要原因就在於民用車輛的成本便宜,軍用卡車什麼的太貴了。

民用型號類生產量大,成本要便宜的很多,維護供應等更方便,一支軍隊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不是說,非得到使用軍用的車輛,採用民用型號只是作為一個節約成本,許多任務要求不是非要具備軍車的性能才行,不需要有什麼高的越野能力,也不需要有裝甲,俄軍這種行為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主要是出於成本,需求等等的綜合考慮,其他國家都是一樣,美軍也一樣有個這樣的,擁有的許多車輛屬於民用的,這事不是什麼意外的,只不過有關的東西沒有太多的統計了。

現在俄軍裝備皮卡也是一種戰術的要求吧,主要是敘利亞的實戰,讓俄軍發現有必要裝一點皮卡了,這屬於戰術需要帶來的一種變化了。


浴火



皮卡這種民用車輛在中東地區非常普遍,在中東雖然也有油霸國家,但是大部分國家的經濟條件並不是太好,自然基礎設施也就勉勉強強。除了大城市之外,許多地方的道路條件都比較差。這也就讓機動性好,能拉人能裝貨皮卡有了用武之地。

除了民用這外,當地的許多正規軍隊或是地方武裝都將這種皮卡改成加裝各種武器平臺;廣泛應用在局部衝突中。甚至在利比亞與乍得的戰爭中,實力稍弱的乍得武裝力量使用了大量皮卡改成的機動平臺由於具備很好的機動靈活能力,擊敗了擁有坦克的利比亞正規軍隊。那一戰也讓豐田公司的皮卡真接就成名了,甚至後來有軍事歷史學家將那場戰爭命名為“豐田戰爭”。

此後,將皮卡改裝在各種武器平臺就成為了中東地區的制式裝備。2015年開始俄羅斯軍隊開始介入到中東地區的衝突中,俄軍發現由於連年戰火,讓該地區基本失去了原來有交通條件。大量城市變成廢墟,這讓重型戰車裝備在執行任務中,受到了通行的阻礙。這讓俄軍也開始將目光轉移到當地軍隊大量應用的武裝皮卡身上,這種重量輕,機動好,又能隨意搭載各型單兵重武器的平臺特別適合當地的地形環境。

因此本著在實戰中學習的精神,俄軍也開始大量列裝這種民用皮卡,並配備給作戰部隊及特種部隊。甚至因為皮卡的優異表現,俄軍還決定將武裝皮卡送到紅場閱兵式上進行公開展示。俄軍除了採購豐田公司的皮卡之外,還採購了國產的拉達汽車製造廠出品的4X4型皮卡車。

確實,在一些地形環境開闊,但通行條件又比較差的地區。比如在能過承載噸位有限的橋樑及脆弱的道路時皮卡的優勢特別明顯。當然,也要看作戰對象。在面對非正規軍,火力比較弱的地方武裝時,用皮卡作戰自然比較合適。而在面對裝備齊全的正規軍時,儘量還是用制式戰車裝備比較好。皮卡對於大國軍隊來說,更適合配備少數精銳的特種部隊使用,或是特殊地形下作戰的機動部隊。


陶德中士


最近幾年隨著中東地區爆發的幾場大戰讓人們發現了民用輕卡在軍事領域的廣泛用途。民用輕卡存在高機動性,低成本,高通過性,高隱蔽性等優點。非常符合俄羅斯目前需要進行的潛在海外低烈度軍事幹預行動。面對同樣裝備民用車輛的叛軍和恐怖分子,這些經過正規改裝的軍工民用車結合接受過訓練的特種部隊顯然優勢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