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成都市,廊橋下乾涸的南河


【安順廊橋】在十三世紀,馬可波羅寫了中國的幾座橋樑,安順橋就是其中之一。最初的安順大橋於清朝乾隆十一年建成,位置在今復興橋下游;是實木結構的風雨廊橋。1947年,府南河洪水肆虐城市並摧毀了原來的橋樑。

【人像】府南河(錦江),是成都的母親河。民國二十五年至民國二十六年四川旱災,受災面積超過全省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受災人口達到三千七百萬。此次饑荒持續時間較長,民國二十六年雨季後,旱情才開始逐漸有所緩解。

【大城城牆】清代成都大城城牆周長二十二里,設有四座城門,分別為迎暉門,江橋門,清遠門,大安門,每個城門都建有城樓,門外築有甕城。成都大城的大致範圍為今由府河、錦江、西郊河三條原成都護城河所圍合的範圍。

【街邊攤位】歷史上成都就是商業重鎮,隨處可見喝茶、弄花、養鳥、擺龍門陣、打麻將、談生意的人。在成都如果不會做生意,是會讓人家瞧不起的,不夠精明亦會被人看不上。

【華西壩】清朝宣統2年三月,華西協合大學在成都成立,當時被人們稱為五洋學堂。五洋學堂所在地為華西壩。

【華西壩】 民國二十六年抗戰爆發後,東、中部高校西遷;北京燕京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南京金陵大學、山東齊魯大學雲集在華西壩,成為當時有名的五大學(Big five)。 華西壩地區彙集了法、文、理、農、醫等學科的幾十個系,學子數千。

【川軍】1912年至1933年間,川軍派系混亂,成都長期被軍閥爭奪。1932年,劉湘成為最大實力派,出任任四川省主席。民國二十六年抗日戰爭開始,沿海、沿江的各種工礦企業、學校、團體陸續遷至四川,成都亦成為抗戰的大後方。

【人像】成都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城市,歷史上接受了多次大移民,其中包括:秦滅巴蜀、統一六國後,秦王徙六國貴族、商賈大戶和囚犯於蜀地。三國時期劉備入蜀後的大移民。明末清初的兩次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抗戰時期大量人員遷到大後方,成都是四川重要的安置區。

【建築】清光緒二十七年,新津太平鄉總保高壽元及陝籍商人莊輔臣等出巨資建,於光緒二十九年建成呂祖殿。民國六年由成都軍政要員和地方慈善團體徵地一百二十多畝,又向豪紳大賈、達官貴人和海外華僑募得巨資;從民國六年到二十五年先後建成六殿二亭一樓。【成都老照片,1937年-1938年。攝影:埃貢·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