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何总是走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局?

苏东坡写过一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现代生活中,这句话的“出口率”是相当高的。它揭示了一个世上最难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壹】做到有自知之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里所说的自知是指自己身上的个性与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共性,如果我们只看到这些共性,往往看不到别人与我们不同的特别之处。

共性,顾名思义主要是指一个人与别人相同的部分。而个性,则是自己不同于别人的地方。比如说一个苹果,单独看它,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是当两个苹果放在一起的时候,它们的形状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但是它们的大体的形状,味道和颜色,却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前者就是这个苹果的个性,而后者的则是指苹果的共性。

人为何总是走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局?

在美国,有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当时,他找来了25个人来做实验。这些人相互之间都是相识的,也熟知彼此的缺点和优点,因此,大家坐在一起的时候还会互相开开玩笑。

心理学家请他们每个人分别根据9个标准:文雅、幽默、聪明、爱交际、讲卫生、美丽、自大、势利、粗鲁,对所有包括自己在内的人排名次。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和其他24个人进行评价,每个人的每一个方面都有自我评价,还有24个他人做出的评价。结果这些人在不同的程度上都对自己的优点进行了夸大,对自己的缺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掩饰。

人为何总是走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局?

这个实验表明,我们每个人对自己优点的评价,往往流于对别人的评价。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能确切地认识到自己。虽然古语讲得好,人贵有自知之明,但是想做到有自知之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也需要参考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以此为依据,把它依据纳入自我评价的考量参数当中。由此可见,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社会对自己的评价,而非真实的评价。这样一来,人们对自己的共性认识得很清楚,但对自己的个性却认识得很模糊。

【贰】你知道自己最大的劣势是什么吗

要谈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明白,你是否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呢?

首先,你知道自己最大的劣势是什么吗?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长得不高,还有的人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好,学历不高。这些都是一个人在当代社会竞争中存在的外在和内在的劣势,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在一定的形式下,这些缺点有可能会成为我们的优点。

譬如一些喜剧明星,像王宝强,颜值上没优势,却成就了他自身的特点,让他以自己不出众的外表成就了一个人的明星生涯。这难道不是从劣势转成优势吗?不过,在这之前,他可能自己也并不能够客观地来认识自己。

无独有偶。有个小男孩,他在父亲的陪伴下,去参观了梵高的故居。在那里,他领教了这位大画家的贫穷。这个小男孩叫伊东·布拉格,他的父亲是一位水手,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但收入非常低。

虽然家境贫穷,但伊东·布拉格凭借努力,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说到自己的成功之道时,他说,最开始他认为自己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可是到了后来,他了解到了梵高,他确信自己也有可能成为像梵高那么伟大的人。

【叁】客观条件,譬如贫穷限制了客观认识自己

还有的人难以认识自己,往往是因为受到了客观环境的影响。譬如说,如果这个人在一个贫穷的环境中生活,可能他会认为自己很难有出头的时候。因为周围人对他的看法,会影响他对自己的看法,于是,这些不良的心理就又会影响到他客观公正地来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这样一来,他就会很容易地来迷失自己。

人为何总是走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局?

尼采曾经说过:“贫穷的人没有权利悲观。”因为贫穷可能是与生俱来的,那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但是,我们不能以此来认为这就是自己的缺点,这就是自己最不及别人的劣势。因为我们可以改变贫穷,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来改变这些现状。

【肆】找到你的个性,保持你的“不一样”

要找到改变命运的力量,就要首先学会寻找自己的“个性”,只有你明白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在哪里,才能更好的扬长避短。

1打开心胸,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综合地进行衡量

如果一个人离群索居,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就不可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这样一来,他们也就很难从自己接触到的那些人身上来认识自己。

因此,想要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首先就要开放自己,积极与人交往。与越多的人交往,就越容易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这样,才会更容易地找到自己的缺点与优点。

人为何总是走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局?

2.细心观察,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寻找自己的独特性

心理学家柯里说过:“人与人之间可以互相作为镜子,都能照出他面前的人的形象。”别人是亲近还是疏远你、是肯定还是否定你、是尊重你还是怠慢你,很容易从别人对你的态度上反映出来。这些人的观点和态度,会让我们更加全面而公证的了解和认识自己。

还有的人对自己的态度是疏远的,是否定的,这些人对我们的态度,可以给我们参考。不同人的态度,会给我们不同的参考,综合起来,我们可以从中来寻找到与众不同之处,从而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



略懂先生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略懂先生带你一起识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今夜我们一起寻找人生真相!

  • 代表作品有《圈子对了,事就成了》、《别让敏感害了你》等
  •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