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裡有些人喜歡早起做飯?

農家華哥


  1. 因為農村要種地,基本上家家有養雞,以前沒有電的時候,都是聽雞打鳴起床幹活的,一輩輩傳下來就變成這樣了,我爸媽就起的特別早,天不亮就起來了。我爺爺那一輩農村還沒有普及用電,家裡現在還有一個煤油燈,是我爸小時候讀書用的,幾十年了飽經滄桑 ,
  2. 小時候家裡有幾年養過豬🐷,養豬很辛苦,一天要喂好幾頓,大早晨的餵豬食也不能吃涼的,就得老早的準備點熱乎的餵豬。農村很多都是土灶,點火這樣都需要火柴,很慢,小時候燒火就是我的活,還可以在旁邊烤手取暖,一桶桶豬食餵豬,就盼著他們快快長大,不光餵豬,還有雞鴨,貓狗,順道一起餵了。

  3. 下地幹活,白天干農活太辛苦,除非是收麥子這類的活中午大晴天干最好了,很多活還是早晨幹比較好。早起扛著鋤頭帶點乾糧,去把地裡草弄出來,太陽一曬就死了。還有就是上化肥,早晨上化肥也是沒有太熱,土也比較鬆軟,幹活很方便。
    打農藥也是,早晨蟲子🐛都沒起床呢 ,揹著噴霧器,戴個口罩,把害蟲消滅在萌芽狀態。
  4. 趕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我老家那邊五天兩個集,農曆,三號五號,十號,十三,十五,這樣的。家裡以前種過韭菜 ,爸媽早起割了韭菜,捆到自行車上帶到集上去賣,趁早去還能賣個好價錢,早去會,人少還能搶個好點的攤位,慢慢的上人後韭菜現割的很新鮮就能多賺點錢。要不就是騎著自行車走街串巷的吆喝,大老早去出門,上午就能倒登完。

  5. 上了年紀的農村人,有的沒有農活了可是忙了一輩子閒不住,習慣早起遛彎 ,放個羊,遛個狗,看看日出,他們覺得早起空氣好,活動活動,一天都是精神的。
  6. 作為一個農村人感受頗深,農民的確很辛苦,小時候咱也是用過鐮刀的人,雖然被劃破手了,老了也是給孩子們吹牛的資本!上化肥,拔草,掰棒子,曬糧食,,,還好現在很多都是機械化,打藥上化肥都可以用機器,收麥子玉米也是,很多地方打藥都是無人機了。還是現在政策好,願每個農村人都能過上小康生活!

金堤河之日進斗金


首先,誰都希望水懶覺,但是農村沒工作,沒娛樂,只能早睡早起。

第一,起早要幹農活,不能選擇在太陽大的時候幹農活。

第二,在東北起早要燒炕,燒炕正好做飯。

第三,東北老人睡的早,起的就早。

第四,有雞鴨鵝大牲畜要餵養,人要先吃飯。

不知道誰能問出這麼,沒營養的問題。農村沒工廠,自家家事也不少,自然天天早起早睡,天天都有活。


黑土地光磊


為什麼農村有些人喜歡早起做飯?這個問題我有相反的意見(當然習慣早起做飯的人不少),尤其是冬天躺在暖被窩裡多舒服,並非人人都喜歡早起也有一定不情願又沒辦法的原因:

1.誰都知道早晨瞧懶覺很爽,但是在農村有很多聲音會把你叫醒,如公雞打鳴,小鳥覓食等等都會難以再眠,躺床上翻來覆去還不如起床。

2.農村基本上沒有早餐店,小孩不能空著肚子去上學,只有早起做飯,讓孩子吃飽才有精力讀書。



3.農村人比較辛苦,尤其是農忙天氣酷熱,一般天剛矇矇亮就會趁著早間涼快起床幹活,慢慢也就會準點醒來,不起床通身都不舒服。


4.家有老父母的,因老人一般晚上很早就休息,睡眠夠了就會早起,父母都起床了就不好意思賴床只能跟隨了。

以上只早個人意見,歡迎留言指點討論,謝謝


簡單生活fang


我農村出身,受父母影響,長期薰陶,我現在也是很喜歡早起做飯😊,感覺挺好!

我父母就是典型的這類人。

喜歡早起做飯的原因:因為幹了一天農活了,太累了,晚上都吃完飯了,閒聊一會就早早睡去了,而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根本閒不住,總想多幹點活,讓日子過的好一點。第二天都會早早起來起做飯,收拾家務,一大早就聞到吃到香噴噴的飯味,讓生活活得更加有奔頭~

記得小時候姐妹多,全都睡在一張炕上,被窩裡暖暖的,清晨半睡半醒之間會聽到:父親習慣性的把電視打開,看早晨的新聞聯播,收聽天氣預報後,這才心滿意足的噼裡啪啦的收拾家務,做早飯熬粥…

父親把電視開的很大聲,目的就是為了把我們吵醒讓我們起床,而我們卻聽著新聞聯播主持人渾厚的音域,聞著做飯傳來的陣陣米香味,感覺很滿足。像吃了定心丸一樣,再次安然入睡…

這時候父母已經忙完農活,飯都已經做好。看我們還在睡,母親會一邊把剛做完飯的冰涼的雙手緩緩伸滑進我們的被窩,一邊嗔責嘮叨:九點了!(其實都還不到八點),再不起床飯都要涼了…而我們則尖叫著賴皮似的磨嘰磨嘰才起身,很多時候連臉都不洗,直接上桌吃飯,一碗熱粥加鹹菜,有時候會有雞蛋,那就更幸福了~

現在,轉眼這麼多年了,我也已經為人母。

可能是小時候的這些溫暖記憶吧,每天我早早睡覺,把一天的煩惱和疲憊都睡掉。然後早早起來收拾家務,收拾完了就開始為了讓孩子起床鬥智鬥勇,和當初父母模式一模一樣…

農村人早起做飯是一種濃濃的家的情懷,更是優良傳統。作為其中一員,我挺自豪的😄~

(大家喜歡我可以關注我哈!我有好多話想和你們說~)


夏天媽媽向前衝


農村人早起做飯也成為一種習慣。首先早起做飯有利於當天的時間安排,早上起來家裡面的細活兒挺多的。

首先孩子上學時間不能擔擱,必須早起做飯給孩子們吃了去上學,其次家裡的雞豬牲口也需要餵養管理,家裡的衛生也需要打掃,所以需要做的細活兒還有很多。

農村人早起也為了最大的利用多有點時間把家裡的活兒忙完,再出去田間地頭多幹點活,如果起晚了,家裡活忙完,外面就幹不了多少活,所以必須早起。





用戶65851913239


首先他們都起的很早,像我們父母這一輩基本上都是很早就起床了,他們起床後就會先去煮飯,一般我睡的迷迷糊糊還沒醒飯就煮好了。



其實這些都是一個好習慣。俗話說一天之計在於晨,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他們日復一日都是這樣過來的,養成早起的習慣就可以早做飯啦。



我們也要學習他們早睡早起,現在很多人都是一兩點才睡覺,有上班的要到快遲到了,不得不起來才起床。沒上班休息的話可以睡到中午,好像是在說我自己哈。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慣,要改掉。

早睡早起身體好,早點起床去完成自己的夢想吧!


小金哥生活記


在我們北邊農村,一天三餐一般情況下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早餐。現在好多年輕人寧肯躺被窩裡玩手機也不吃早餐。但是,大人已經早起把早飯做好了。


並不是說農村裡有些人喜歡早起做飯。早起做飯是我們這裡農村人的習慣。我上學時,學校比較遠,早上六點起床,奶奶五點鐘起來已經把早飯做好了。夏天吃個早飯沒什麼感覺,冬天早餐來碗粥,吃兩塊噴香的蔥花餅,渾身熱乎乎地,然後和同學一起沐著清晨的陽光向學校走去。打發我去學之後,奶奶開始剁菜,剁碎後拌上穀糠餵雞。星期天不去學,我和父親、媽媽早早吃過飯,父親和媽媽扛上鋤頭去地裡鋤草,我跟在後面把鋤掉的草撿好放一堆兒,多了的時候用袋子一裝背到路邊倒掉。不吃早飯,肚子餓的咕咕叫,怎麼有心情幹活是吧。


正因為要上學,下地幹活,還有大人早起趕路,空著肚子不行吧。小時候又沒有小吃店、早餐店什麼的,早起做飯已成農村人的習慣。現在村子裡到處是早餐店,農村主婦照樣早早起來燒個稀飯,煮個雞蛋,烙個餅,先讓孩子吃好送到學校,然後自己一吃,家裡家外一收拾,“人是鐵、飯是鋼”,吃飽了早飯,該上班上班,該幹活幹活。新的一天開始了。


追六紅一藍中五百萬元


農村人呢喜歡早起做飯原因有幾點:

1.農村一般都是自己做早餐不出去買,覺得浪費,農村賣早餐的也沒有

2.農村一般一日三餐天比較分明,都是比較規律的生活

3.農村人講究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是幹活的好時機,所以得早起幹活,幹活需要補充體力

4.農村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常年累積的生活作息

5.農村基本都是老人在家,年紀大了睡不著都很早就起來,也經不住餓

6.農村人飲食比較清淡,沒有很多的大魚大肉,一般早晨起床就會餓,也是生活的一種習慣,早上要吃早飯


鄉村妹子小清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這是多年來,甚至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習慣。農村人有很多人是屬於早睡早起型的,農村都有自己的一個小庭院,基本都是土地面,沒有水泥地面,早起後,先去水井挑上幾擔水,(過去水井是共用的,每村也就幾眼)然後,再把庭院或室內(室內也是土地面)灑上些水,為防止打掃時,細土揚在空中,造成汙染,打掃完室內室外衛生,就開始用溼抹布擦桌椅板凳,這些做完,就開始燒水沖茶,喝上幾杯茶,就去外邊遛上一圈,然後回來做早飯。

現在的早起,內容和活動發生了很大變化,室內是地板磚,室外是水泥面,不用灑水打掃了。再就是現在的早起更多的是為學生上學,早起來做早餐,還要親自送到學校,整個早晨忙的不可開交。過去可沒這一套,上學的點也沒這麼早,也沒晚自習,因為那時農村還沒電。學生上學,從來沒人送,要是有個家長送子女上學,那就成了稀罕事,一定是學生有病或什麼原因。

時代在變,人在變,生活習慣也在變,早起的內容和乾的事也發生了變化。現在特別是年輕人,早上起來就上網玩手機,有的一手拿手機,一手拿勺子,給上學的學生做早餐。不放過任何空閒時間,更有甚者,把鍋燒乾了,還渾然不知。


尋日常樂點享美好生活


作為農村人,為什麼喜歡早起做飯,有一些原因

一,農村天亮的早,農村不像城市,農村只要不是山區,如果是平原,太陽一出來,就照耀大地,特別是夏天,白天時間長,夜晚時間短 ,天亮早,自然很多人不會賴床,還有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現在農村一大早就小鳥鳴唱,雞鳴狗叫,熱鬧非凡了,你就想睡覺也吵醒了。

二,農村人習慣了早起。農村人不像城裡人,有固定時間上班,固定時間下班。農村人是看天干活,天亮早就多幹,天亮遲就晚幹。而且農村人大部分都形成了習慣。

三,農村人早起也是一種無奈。由於農村地處偏僻,生活不像城市人方便。什麼早餐,都是自己動手燒製。蔬菜基本自給自足 ,早起要做早餐,要拔蔬菜,這些難道等日上三竿才起來。基本不可能。

總之,特殊的情況,生活的無奈,形成的習慣。造成中國農民早起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