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遇挫”:中国市场销量大跌10% 遭德国政府罚款40亿元

大众集团已被罚款超2200亿元。


保时捷“遇挫”:中国市场销量大跌10% 遭德国政府罚款40亿元


保时捷“摔”了个大跟头。

近日,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斯图加特检察院对大众旗下的保时捷罚款5.35亿欧元(约40.49亿人民币),作为对其疏忽监管的“柴油门”丑闻惩罚。斯图加特的检察官表示,保时捷开发部门忽视了其法律监管义务,最终导致销售的柴油车不符合测试标准。

此前的2019年2月,据法新社报道,因为“柴油车尾气排放数据造假”丑闻,德国斯图加特市检察院启动了一项针对大众旗下保时捷公司的行政诉讼。

据了解,保时捷是利润率最高的豪华车企。2018年财报显示,保时捷全球实现营业收入258亿欧元,同比2017年的235亿欧元增长10%,营业利润增长2.7%达到41亿欧元,营业利润率达到15.9%。相比之下,2018财年奥迪的营业利润率为6%,戴姆勒集团为4.5%,宝马集团为10.1%。

销量方面,保时捷在2018年共交付25.6万辆,同比增长4%。其中,中国销售8万辆,同比增长12%,占据保时捷全球30%的市场份额。但进入2019年,保时捷销量下滑。前三个月,保时捷全球累计销售新车5.57万辆,同比下降12%。中国市场销量为1.69万辆,同比下降10%。

在中国备受热捧的保时捷,为何在2019年为何销量下滑?时间财经电话和邮件联系保时捷中国,但截至发稿,对方仍未回复。不过,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冯佩德(Detlev von Platen)曾表示,出现销量下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全新911的换代,欧洲其他国家全新的排放法规和标准的改变,中国面临着国五到国六的变化,以及增值税的下调会影响消费者购车的时机。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告诉时间财经,近几年保时捷在中国发展比较快,销量基数已经达到8万辆,要继续保持增长压力很大。同时,2019年中国整个市场继续下滑,让车企都承受了很大压力,保时捷所处的豪车市场也没有幸免。同时,他还表示,增值税下调对销量的影响不大,因为所有车企都面临这一情况。


保时捷“遇挫”:中国市场销量大跌10% 遭德国政府罚款40亿元

“柴油门”后遗症

据了解,此次40亿元的罚单,还是因为大众“柴油门”事件。2015年9月,美国当局指控大众集团在柴油车上安装违法排放软件,以逃避尾气排放控制,从而引发了大众集团历史上最大的商业丑闻。其中,大众、保时捷和奥迪销售的柴油车均不符合清洁空气规定,并在排放测试中作弊。

大众集团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据了解,大众在北美地区和解该案的支出超过230亿美元。2018年,大众与德国布伦瑞克调查人员达成和解,以10亿欧元解决了同样的诉讼。随后,奥迪也向慕尼黑检方支付了8亿欧元。目前,大众集团已支付3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275亿元)的罚款。

具体到此次案件中,大众集团曾表示,保时捷公司从未开发和生产柴油发动机,但保时捷管理人员未能正确监督柴油发动机在车辆中的使用,导致了该起调查。根据德国法律,若公司高管未能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来阻止非法活动,一经发现,其公司将面临罚款。

“柴油门”事件爆发后,2018年5月,德国联邦机动车运输管理局要求保时捷,在欧洲召回约6万辆卡宴和Macan,因这些车型被发现安装了非法排放软件。同时,在2018年秋季,保时捷宣布退出柴油市场,专注于汽油车和混合动力车型。


保时捷“遇挫”:中国市场销量大跌10% 遭德国政府罚款40亿元


对于此次处罚,斯图加特市检方表示,保时捷尚未对检察官的调查结果提出上诉。同时,保时捷证实了这笔罚款,并表示检方对该公司的诉讼已经结束。这也将影响保时捷的业绩表现。据了解,保时捷将在第二季度计入罚款金额。

检方还补充称,罚款并不妨碍针对与保时捷柴油操纵有关的个人诉讼。此前,德国斯图加特市检方还对保时捷的两名现任员工、一名前员工以及其他人士展开了调查,因其涉嫌在柴油车门丑闻中进行欺诈和虚假广告。

在此次丑闻中,中国市场受影响不大。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告诉时间财经,“柴油门”的主要波及美国和欧洲市场,对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和销量,不会有太大影响。

中国市场遇冷?

虽然躲过了“柴油门”丑闻,但保时捷在中国还遭遇销量下滑。官方数据显示,保时捷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销量为5.57万辆,同比下跌12%。其中,作为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销量下滑近10%。

究其原因,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表示,保时捷在中国销量的下滑,主要还是受中国整体车市下滑的影响。同时,近期山东等地宣布7月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其他地区仍有不确定性,渠道进销都相对谨慎。

据乘联会销量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国内乘用车总销量507.7万辆,同比下降10.5%。其中,3月乘用车销量为174万辆,同比下降12.1%。

不容忽视的是,保时捷经销商网络的快速扩张,也“埋下”了很多隐患。据了解,保时捷的经销商在2012年有48家,2016年发展到96家,目前已经达到117家销售网点。

但在这个过程中,厂商与经销商似乎并非一直是双赢局面。部分经销商曾表示,保时捷盲目扩网最终致使品牌终端坚挺的价格底线被突破,摊薄了经销商利润,引发了很多问题。

2015年3月,车主陈先生在重庆豪大名车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购买了一辆保时捷Macan。但车主发现选装的音箱并非原装,最终车主与经销商对簿公堂。2018年9月,经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裁决,判定被告方“退一赔三”,即原告陈先生退还问题车辆,被告方经销商除了赔付当年61.98万元的全额购车款,还要另赔付185.94万元。

部分行业人士透露,Macan和卡宴是保时捷最热销的两款车,加价最高曾达到三四十万。最近,虽然两者的加价幅度有所收敛,但依旧要价不菲。据了解,卡宴的裸车是96万,但4S店购买起码要选择8万元的选配,否则不可能提到车。

值得一提的是,“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爆发后,保时捷也受到波及。很多疑似保时捷车主的微博网友吐槽说,“保时捷更离谱,4000的上牌费,1.2万金融服务费,还要强制加装3万的装潢(不是选配),我说我不在你们这上牌,我外省的开回家自己上牌,他们说不在这上牌也要交上牌费”;“上个月家人刚买了保时捷卡宴也被收取了一笔金融服务费,当时想都没想就付了,现在想想也是个坑”;“去年年末买的保时捷,收取了一万二的金融服务费!”

虽然遭遇了种种不顺,但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冯佩德对未来依旧乐观。他说,“从订单来看,我们已经有非常好的表现,消费者对车型的需求还是非常旺盛。另外,我们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新产品、车型,比如最近上海车展首发的Cayenne Coupé,以及将在9月发布的纯电跑车Taycan。”(北京时间财经 欧阳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