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畸才畫家,大師們願為門下走狗,一生四次婚姻卻被疑精神病

如果要評選出一位"最不幸的古代大師級文人",毫無疑問要頒給這位曠世奇才畫家。

一生坎坷,二兄早亡,

三次結婚,四處幫閒,

五車學富,六親皆散,

七年冤獄,八試不售,

九番自殺,十 (實) 堪磋嘆!

他是徐渭(1521-1593), "明朝三大才子"中,最多才的一位。於1521年2月4日(明朝中期)生於山陰(今浙江紹興),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別號天池生、田水月等,晚年稱青藤道人。他是明代著名的畫家、詩人、戲劇家、書法家、散文家、軍事家,與解縉、楊慎並稱"明朝三大才子"。

史上最畸才畫家,大師們願為門下走狗,一生四次婚姻卻被疑精神病

徐渭畫像

一、一生坎坷潦倒,自有頗富才情,科舉屢屢失意,中年學畫晚年開啟藝術巔峰。

徐渭的父親是一名知府,雖生於官宦之家,出生後百日即喪父,14歲又失母。童年的生活,已經使他飽嘗了世態炎涼、孤苦無依的滋味。

然而徐渭自幼就頗富才情,"生九歲已能習為幹祿文字,年十餘,放《解嘲》作《釋毀》"。

徐渭8歲向陸如岡學習八股文,12歲向陳良學習古琴,14歲向王政學習琴曲,15歲向彭應時學習劍術。在此期間,還拜陳鶴學習戲曲、繪畫,向楊坷學習書法,青少年時代便已博覽群書、思想活躍,性格正直不阿。自17歲參加科舉,20歲考上秀才,科舉方面屢屢不得志,八次鄉試,八次失敗,一直考到41歲,其間窮困潦倒,家破人亡。胡宗憲事變後他落拓回鄉,滿腹的苦痛無從傾訴,強烈的孤獨感時時困擾著他。狂病中誤殺妻子,獲獄七年,徐渭的一生是坎坷潦倒的一生,中年開始學畫,晚年創作了很多的優秀作品,開啟了他的藝術巔峰。徐渭的晚年,是精品疊出的收穫季節,這其中有《墨花圖卷》、《薔薇芭蕉梅花圖》、《花卉雜畫卷》、《潑墨十二段卷》等。

史上最畸才畫家,大師們願為門下走狗,一生四次婚姻卻被疑精神病

徐渭墨畫

二、徐渭的書畫藝術筆勢狂逸,追求"神"與"逸",發展了大寫意的潑墨畫法,大師們紛紛甘為 "青藤門下走狗"。

徐渭對繪畫的根本要求可以歸納為對"神"與"逸"的追求,從文人畫的發展上看,山水的煙山水色,層巒疊嶂,比較花鳥更適合於水墨畫的表現,也比較容易體現"神"與"逸"的要求,因此文人畫家首先開拓了寫意山水的領域,而寫意花鳥畫的成熟則比較晚。徐渭的寫意花鳥畫,正是文人畫進一步趨於成熟的標誌之一。無論從他的作品和藝術見解上,都可以鹹覺到作者對生動的表達對象神態上所作的不斷努力。

他常在作品中借題發揮,把恣意縱橫的筆墨與題跋詩結合起來,抒發胸中的塊壘和憤懣。讀其畫如同讀其詩文、戲曲一樣,可感受到一股"磊磊不平之氣"他的繪畫在筆墨技巧方面也有不同與前人的特點。他畫花卉運筆縱恣,似草書飛動,但暢快中有沉著,沉著中有暢快。徐渭在書畫的題跋文字中,不只一次地強稠對捕捉對象神態的要求:"萬物貴取影,畫竹更宜然,濃陰不通鳥,碧浪自翻天, 戛戛俱鳴石,迷迷別有煙,只需文與可,把筆取神看"(題畫竹)"從來不兌梅花開,信手拈來自有神,不信拭看千萬樹,東風吹著便成春。"(題畫梅)

史上最畸才畫家,大師們願為門下走狗,一生四次婚姻卻被疑精神病

徐渭墨竹圖

徐渭在自己作品中所顯示的表現能力,是在總結前輩畫家經驗的基礎上獲得的,也與他的筆墨修養有很大關係。

他不止主張以書法入畫,而且認為寫意畫就是從草書醞釀而來的:"蓋晉時顧陸輩筆精,勻圓勁淨,本古篆書家象形意,其後為張僧繇,閻立本,最後乃有吳道子,李伯時即稍變,猶知宗之。迨草書盛行,乃始有寫意畫,又一變也。"

雖然立論不免偏頗,這也充分說明了他對筆墨的重視。徐渭自己的畫就得力於行草。他甚至認為自己的書法成就是在繪畫之上的。

故宮展出的三幅徐渭行書立軸,字體奔放一如其人。徐渭的書法主要淵源於蘇東坡和米芾,汲取了蘇東坡的老樸,米芾的瀟散爽逸而自成風格,寓勁挺於圓渾奔放之中,蒼勁中見姿媚。從他對前代書法家的評論中可以看出他受影響較大的是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和倪瓚。正是在充分駕馭筆墨表現能力的基礎上,徐渭的繪畫作品才能獲得如此生動的表現。用墨善潑墨、破墨,墨色變化多端,淋漓酣暢。在傳統水墨寫意的基礎上開創了大寫意一派的畫法。

史上最畸才畫家,大師們願為門下走狗,一生四次婚姻卻被疑精神病

徐渭竹菊圖

作為"中國古代十大畫家"之一,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讓後世之大師們紛紛甘做"青藤門下走狗"。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對徐渭佩服得五體投地,一枚印章刻了"青藤門下走狗",以表達對徐渭的崇拜;

齊白石對徐渭更是仰慕至極,甚至作詩:"青藤八大遠凡胎,缶老衰年別有才;我願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

徐渭書善行草,他的書法筆畫沉勁,欹中寓正,縱橫恣肆,詭異奇偉;他的畫能吸取前人精華而脫胎換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無所不工,以花卉最為出色,開創了一代畫風,他所開創的筆墨形式語言,影響了後世數百年的大寫意繪畫風格,後學者如八大、吳昌碩、齊白石等,無不受其薰陶而成為一代大家。

史上最畸才畫家,大師們願為門下走狗,一生四次婚姻卻被疑精神病

徐渭草書

三、徐渭的"瘋狂症"——九次自殺未遂,殺妻入獄,最後窮死

嘉靖三十六年,被胡宗憲招致幕府,積極投身於抗擊樓寇,並屢建奇功。嘉靖四十年,因閹黨之爭,胡宗憲被捕入獄,徐渭陷入了失業與貧困的境地,作為一心從政而又陷入黑暗政治漩渦的文人,加之其原本就敏感多疑的性格,其痛苦和緊張的精神徹底崩潰了,本來他寄身胡宗憲帳下也是不得已而為。豈料胡宗憲獲罪,這個一向痛恨(嚴嵩)黨的人卻染有嚴黨之嫌,有口莫辯。可以想見,一個"志不媚世"的人反遭世人的攻奸,這不能不使他感到極大的煩惱、懊恨、屈辱。社會的不公,命運的戲弄,中年以後的他,魂靈上,"舊傷痕上新傷痕",傷痕累累。胸臆間,"冷淚退處熱淚生",淚雨滔滔。悲觀厭世的情緒導致他幾近癲狂、一心覓死。史載他曾以利斧鑿頭、鐵釘穿耳,九次自殺而九次未遂。正是他的多次自殺瘋狂行為,被人說成是精神病,美國心理學家康克林在他的《變態心理學原理》一書中說,許多天才和偉人是沒有瘋狂病的。"如果瘋狂是天才的一個主要現象,則瘋狂醫院應當是產生哲學、文學和藝術的策源地了。顯然。實際情形並非如此。"

史上最畸才畫家,大師們願為門下走狗,一生四次婚姻卻被疑精神病

雜花圖

徐渭一生中總共娶過四任妻子,與第一任妻子潘似的婚姻是他最幸福的一段,第二和第三段婚姻非常短暫;最後一任妻子張氏給他生了第二個兒子,被他誤殺,也讓他坐了七年牢。

明·詹詹外史評輯的《情·史》中,恰巧對徐渭的"殺妻"有所描述。作為一種筆記小說,這種描寫是否有所虛構不得而知,但由於它所記錄的是同時代的真人真事,我想主要情節應屬可信。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層意思。其一是現實給徐渭造成的痛苦。妻子不貞,白日勾好和尚。而他"欲擊之"又不知奸僧去向,這種憤感自可想見。更讓他痛苦的是,這一對奸男淫女根本不把徐渭的尊嚴放在眼裡,幾日後,競又"並枕晝臥於床",彷彿有意要往徐渭眼裡揉砂子。於是,苦痛化為"不勝"的"憤怒",化為如雷的吼聲("聲如吼雷"),呈現了一種超常的狂放形態。其二是他對繼妻的誤殺。怒中執刀殺僧,再看卻並無他人,被殺的是自己的妻子。

袁宏道在《徐文長傳》中說(徐渭)"晚年憤益深,佯狂益甚"。這裡的"佯狂"未必是指"裝狂"、"充狂"等有意而為的行為,而是指"一種與真狂(精神病)形似神非的"假狂",一種包蘊著精神迫求的非狂之狂。這是一種常人難以理解的奇特的狂,一種把人生高度哲學化、藝術化了的浪漫的狂。實質上是一種人格在行為上的無意外化。正象諾曼·梅勒所稱,屬於"一種哲學上的枯神變態者"。

叔本華有句話:"天才就是神經作用或敏感性過分的人。" 徐渭應如是。

徐渭晚年與兒子不和,生計無著,只能靠賣字畫度日。但他極其厭惡權貴,富貴之人的宴請從來不去,反而左鄰右舍的平頭百姓,一把青菜、一條魚、一杯酒,往往就能換到他揮毫潑墨。他風趣地自嘲是“數點梅花換米翁”。貧病交加,窮困潦倒,最後72歲的徐渭在自己破舊的小屋中,離開人世,身下是雜亂無章的稻草。門外,是那副流傳千古的對聯:“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看徐渭的一生,會忍不住感嘆,一個人的生命中,集中瞭如此多的苦痛不堪,生是一生,悲涼卻是無盡。大師悲慘的人生常使我們唏噓不已,而正因如此,在其晚年的書畫創作中,一種豪放、潑辣、鬱郁勃發的感情躍然筆墨之間,形成了雄強豪放、寫意潑辣的繪畫風格,成就了一世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