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養兒防老是一場鬧劇?父母的過分付出對孩子是一場傷害

《都挺好》養兒防老是一場鬧劇?父母的過分付出對孩子是一場傷害

許多中國父母都會在子女的天平上有意無意的偏移,偏向兒子,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裡,養兒防老,兒子不僅是自己老年的依靠,更要自己家傳宗接代。而女兒,只要負責將其撫養成人就可以了,也不指望其能有多大回報或出息。

但是,這都什麼年代了,為什麼還有這種養兒防老的現象。

01

最近大火的電視劇《都挺好》,就塑造了這樣一個典型的受封建落後思想荼毒的家庭。

《都挺好》養兒防老是一場鬧劇?父母的過分付出對孩子是一場傷害

蘇母強勢且偏心,蘇父懦弱不管事,家庭經濟條件一般。大兒子埋頭苦讀考上美國名校,父母當然賣房也要供。備受寵愛的二兒子讀書工作結婚買房,父母當然又是咬牙支持。而小女兒蘇明玉天資聰慧想考清華,就直接要求她為了省錢去讀不用學費的師範學校,家裡連她的房間都沒留,從來沒體會過擁有港灣的安寧快樂。

從懦弱自私自利的“作妖爹”,強勢重男輕女的母親,嘴上說著一萬句孝順卻沒做一件實事的大哥,到啃老還理所應當永遠指責別人的二哥,再到小妹的加強版樊勝美。

以倒敘回憶的篇幅,緩緩道來那些原生家庭的傷害,為什麼一個職場金領總是不苟言笑,擅長偽裝自己。至此,人們紛紛表示出對蘇明玉的憐愛以及其父母兄弟的的譴責,更引發人們的深思。

不過,原生家庭問題固然會有傷害,會對生活有影響,但自己對人生的選擇和努力,遠比這些更重要,蘇明玉走出了和蘇母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鮮衣怒馬,只為己身。

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了,為什麼重男輕女的家庭,往往養出沒那麼優秀的兒子。

所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但是,只有孩子,沒有自我的父母,能過的舒坦嗎?

02

“離經叛道”的papi醬,最近又因為言論,登上了熱搜。

她在一次談話節目中,談到和父母之間的關係。

她曾發了一條和媽媽的聊天記錄截圖,媽媽先是說心疼女兒的辛苦,然後話鋒一轉,開心地去KTV和老姐妹們一起嗨歌了。

《都挺好》養兒防老是一場鬧劇?父母的過分付出對孩子是一場傷害

當時她的微博下面有條評論是這樣寫的:真的……我媽經常表達我一切都是為你活著,我真的真的很累。

真的,這似乎是中國父母的口頭禪,但其實這話,對孩子的殺傷力也是巨大的。

papi醬說:說這種話,無非是為了表示自己為兒女付出了很多,希望他們能夠認真學習、工作,但是對於兒女來說,就有了一種負罪感。彷彿父母人生中所有糟糕的部分,都是兒女造成的。

如果父母的一生,只圍著兒女打轉,這份愛,對兒女來說,未免也太沉重。

你們的幸福感應該由很多很多的事情組成。比如你養花,自己吃到一個很好吃的菜,兒女加薪,所有的這些東西都可以組成你的幸福感,而不是僅僅來源於子女。

03

很多女人,終其一生圍繞著孩子和家庭打轉,很少把自己的訴求排在前面。

明明來自山川湖海,為了孩子甘願囿於廚房,想買漂亮的衣服又捨不得,咬咬牙轉身給孩子買了昂貴的玩具和衣服。想去看看世界,一想到這錢能給孩子報幾個輔導班,於是又放棄了。

這種無私的母愛,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道德綁架,你強迫她要出人頭地,倘若他有稍微不優秀,你便覺得是對你的付出的褻瀆。

但是你的孩子,其實並不快樂。

和孩子最好的狀態,應該是互相成全。

父母解開自己對孩子的束縛,讓他們飛的更高更遠,同樣的,孩子也要停止自己對父母的索取,讓他們在奉獻一生後,能夠有更多的條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好好愛自己。

除了為人父母,為人子女,你們還是你們自己,為自己而活,才算更美滿的人生。

簡介:花式科普兩性知識,走心解答男女情感疑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