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寶雞扶風農村人認識這個野菜,外地絕對吃不到!僅限冬天吃!

昨天立夏,雨下得比往常都大一些,時光看來是要倒著轉了,過了春天該入冬了……又到了吃熱乎飯的時候了������

下班回來路上,袁小貓翻看汪曾祺的《人間有味》。汪老先生的文筆質樸,洗練澄淨,如描白,清雅有味,讀來總是歡喜,總也心靜。

只有寶雞扶風農村人認識這個野菜,外地絕對吃不到!僅限冬天吃!

一頓扶風農家早餐鎮個樓

只有寶雞扶風農村人認識這個野菜,外地絕對吃不到!僅限冬天吃!

人間有味是清歡

只有寶雞扶風農村人認識這個野菜,外地絕對吃不到!僅限冬天吃!

那時的人窮得很文雅,很有品

但唯獨每次讀他寫食物,袁小貓就如萬爪撓心,尤其是今天,外面大雨滂沱,袁小貓飢腸轆轆地跟著汪先生的筆觸,去內蒙古吃“羊貝子”,去北京吃烤肉質,在山東吃生蔥生蒜,看廣東人吃蛇,吃龍蝨……尤其是看到汪老先生寫他的四姐張充和做的“十香菜”,用十種鹹菜絲分別炒,冷凍之後,和魚肉米飯混合而吃,據說香得狠!

只有寶雞扶風農村人認識這個野菜,外地絕對吃不到!僅限冬天吃!

袁小貓父親醃的糖蒜,賊好吃

汪先生認為,鹹菜可以算是一種中國文化。的確,很少見到外國人吃鹹菜,當然,韓國人除外。袁小貓的家鄉,寶雞扶風,有一種自制鹹菜,叫嗆(音)菜。

扶風人有多愛它呢?袁小貓的姐姐定居北京多年,每年冬天,都要家裡寄點媽媽做的嗆菜給她。有一次晚上十點多了,袁小貓從外地開車回家,距離老家還有兩百多公里,逗爹堅決不想開了,說要歇一宿再走。但袁小貓卻想著次日早上能在家裡吃上一頓熱乎乎的包穀榛子就嗆菜。硬是一腳油門踩到了家,連自己也覺得有點神經。

只有寶雞扶風農村人認識這個野菜,外地絕對吃不到!僅限冬天吃!

你所看到的除了粉條,全是自家地裡產的

只有寶雞扶風農村人認識這個野菜,外地絕對吃不到!僅限冬天吃!

還有臊子面

嗆菜的原材料叫芸芥。每年霜降之後,媽媽們會把芸芥挖出來,取上面的葉子洗乾淨,用水焯一下,然後把水控幹。把芸菜籽兒用開水燙一下,泡個把小時,然後用菜籽油潑攪拌均勻,拌進晾乾撒好鹽的芸芥裡。密封好之後大約十天半個月就可以吃了。

只有寶雞扶風農村人認識這個野菜,外地絕對吃不到!僅限冬天吃!

袁小貓家裡的炮彈爐子

只有寶雞扶風農村人認識這個野菜,外地絕對吃不到!僅限冬天吃!

下面這半個碗就是嗆菜,抱歉,就剩這個圖了

嗆菜是袁小貓童年對冬天早飯最深的記憶,端一個大洋瓷碗榛子,稠稠乎乎的,撥半碗嗆菜在碗裡,蹲在家門口,曬著太陽,一口榛子一口嗆菜,一定要記得飯多一點,嗆菜少一點,不然然芥菜籽那暴脾氣一定會讓你“上樓”(注:家鄉人把嗆鼻叫上樓)到停不下來,淚流滿面……這就是《早餐中國》之寶雞扶風鄉下人的早餐……熱熱乎乎,帶著玉米香,芸菜的野辣,暖胃又暖心,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只有寶雞扶風農村人認識這個野菜,外地絕對吃不到!僅限冬天吃!

袁小貓自己做的早餐

只有寶雞扶風農村人認識這個野菜,外地絕對吃不到!僅限冬天吃!

父親1991年貸款5000買的拖拉機,還好著呢

關注袁小貓,和這隻貓一起,偷偷發現,這世界,真的很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