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0年代的粵西高州老圖片,是否曾相識?


這是上世紀五十年代高州石鼓鎮農村地區農民們頂著烈日車水抗旱的一組照片。照片中的車水工具就是水車,俗稱龍骨車。常見的龍骨車有兩種,圖為腳踏式,由人在兩端用腳踩;另有手搖式,都是最傳統的農用工具。

圖為1953年4月結束土改工作後,茂名縣土改辦公室全體人員合照。從1950年冬季開始,一場大規模的,以消滅封建剝削制度、實現耕者有其田為目標的土地改革運動在解放後的農村廣泛展開。1952年春,高州(當時還叫茂名縣)也開展了土地制度改革工作,1953年夏,全面完成土改,結束了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女民兵在學習毛選。解放初期,在那個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幾乎是全民皆兵。1958年毛澤東又提出“大辦民兵師”的號召,全國各地紛紛響應,高州縣也成立了民兵隊伍,其中就有不少女民兵。民兵們經常開展實訓,時刻準備著保家衛國。


女民兵參加訓練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這是毛澤東寫的《七絕為女民兵題照》,曾激勵了一代青春少女。   

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全黨全民為生產1070萬噸鋼而奮鬥》的決議,從此掀起轟轟烈烈的全民大鍊鋼鐵運動。高州幹部群眾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大搞土法煉鋼,圖為高州新垌鎮安山土爐鍊鋼基地。

圖為1959年高州良德水庫建設工地上的土廣播,那時電子播音還不普及,播放通知就靠這種鐵皮製作的簡易話筒。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每逢集體勞動都會有廣播,這種廣播除了播放通知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報道好人好事,給大家打氣鼓勁。而那時的廣播確實發揮了很大作用,一聽到廣播人們便幹勁倍添。


1959年水庫工地混凝土拌合樓。當年的水庫建設是一項規模巨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工地上有專門的混凝土拌合樓,攪拌好的混凝土就通過這種從茂名石油公司調來的斗車和軌道輸送出去。

1959年高州良德水庫開始建設,這在當時是一等一的大事,黨和政府非常重視,省裡派有專門的記者常駐工地,對工程進度、好人好事等進行報道。圖為當年秋天石骨水庫二期工程開始時上級派駐的攝影記者在工地上。

圖為高州武裝民兵開展防空訓練。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蘇關係緊張,邊境發生衝突,為防備“蘇修”入侵,全國各地加強了民兵備戰,

在高州市區鑑江西岸岸邊有一座觀山,山腳有蜿蜓幽深的臨江曲徑,曲徑之下多是巖涯石壁,就在這巖涯石壁之處,有一座突出的平臺,這就是前人所築的釣魚臺。釣魚臺是一座弧形青磚混凝土構築物,傍山修建,兩側是臨江通道,這裡風景別緻,曾經吸引遊人無數。圖中照片拍攝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

張桂芳,高州大坡鎮人,17歲去廣州謀生,後隨地下黨上井岡山參加革命紅軍,當上了毛主席的警衛戰士,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徵。解放後曾到武漢工作,1955年主動申請回到故鄉大坡參加農村建設。


1963生產隊社員在撒肥施農藥治蟲害。

1963生產隊社員在水稻田裡除草。

1963年遇百年大旱,生產隊發揮集體優越性,頑強進行抗旱鬥爭,早稻獲得大增產,圖為社員在脫粒和曬新谷。

1967年3-4月,為了制止文革兩派武鬥,茂名市和下屬四縣先後實行軍事管制,這種軍管會是文革時期動盪局勢下的產物,發黃的照片令人勾起對那段難堪歷史的回首。 圖為高州縣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大會。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黨的幹部都是勤勤懇懇、吃苦耐勞、全心全意為群眾的。1962年的高州縣長張虎就是這樣的幹部之一,張虎在環城公社格塘生產隊參加插秧。

張虎利用田間休息時間召集有關領導和各公社書記在公路旁召開工作會議。

六十年代初,圖為《廣東畫報》記者張靄維來到田間對鄧秀球進行採訪畫像。照片中來自大省城和長居窮鄉僻壤的兩個女人聚在了一起,一個清純,一個樸實,充滿時代氣息。 被南方日報以“鋼隊鐵人”為題進行了報道,作為全省學習的榜樣。

圖為1964年的高州縣農科所技術員頂著烈日,在早造良種試驗田裡鑑定水稻的生長表現及效果。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農村人能夠住院分娩的是極少極少的,大多都是由村裡的接生婆接生,為了改善群眾生育條件,減少分娩的危險,高州縣組織了一批醫療工作者經常深入農村為群眾接生,她們幾十年如一日,背起藥箱、打著赤腳就走,到農村接生,深受群眾讚揚。

圖為七十年代高州縣角雕廠一名女工在雕刻對蝦。 高州角雕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尤其興盛,國家和集體都興辦了許多工藝廠生產角雕。那時的角雕往往結合玉雕、珠寶裝飾等工藝,能夠做出活靈活現、變化多姿的各色花卉、飛禽、魚蝦等造型的工藝品,很受市場歡迎。

上世紀60——70年代,全國到處都是知識青年下鄉插隊,“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圖為貧下中農送來生活用品和青菜等慰問高州的下鄉知青。

圖為攝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紅花小學校舍。紅花小學位於高州市寶光街道西岸村,該所學校歷史悠久,早在民國時期就已成立,是附城鄉屬第八保國民學校。抗日戰爭中原十九路軍愛國將領張炎聯共抗日,所部駐高州西岸村,曾組織學生總隊開展抗日鬥爭,學生總隊就以紅花小學為訓練場地。現為紀念張炎及銘記這段學生隊歷史,紅花小學已改名為張炎小學。

1985年元宵節,高州縣由政府牽頭,組織了一次全城文藝大巡遊,不光是民間組織和演出團體,還有機關單位、廠礦企業都製作了花車參加巡遊。那可是史無前例的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自那以後再也沒舉行過全城規模的元宵巡遊。上圖是遊行隊伍經過高州圖書館門前


1985年元宵節,邊行邊奏的八音鑼鼓。

1987年,以高州中學副校長陳文昭為代表的“文明市民”,出席上級表彰會議載譽歸來,受到高州城市民和學生的列隊歡迎。

圖為上世紀九十年代服裝生意最輝煌時期的高州解放街,一間間名稱時尚的服裝店鱗次櫛比。改革開放,倒騰服裝生意曾經是許多人的成功之路,許多城市都有服裝一條街。八、九十年代這裡幾乎都是經營時裝的個體戶,當時有“成衣街”之稱。現在的解放街已不復見此象。

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高州修建潘州公園,闢池塘,種樹,修石橋,置石凳,還建有通和亭、偕樂亭、浴沂亭、遠矚亭、適亭。後來因建學校、體育場等公共設施而把這些亭分別劃歸相應的管轄範圍。如今除了一中內的適亭尚存,其餘全部被毀。圖為原位於高州體育場內的通和亭,是一座青磚仿木結構的建築,攝於1990年,上世紀九十年代因修建文明路而拆除。

高州中學,作為現代教育機構,成立於光緒二十九年,由高文書院改建,名為高郡中學堂,宣統三年改稱高州官立中學,民國二年改名廣東省立高州中學,民國二十六年又曾改稱廣東省立第九中學。初以高文書院為校址,後隨著新校舍建築,校址不斷擴大,至1944年已基本為今天之規模。圖為1990年代初的校園內景,最引人關注的是校內的學硯塘。


高州縣秀川圖書館,始於1943年,即民國三十二年。1946年春落成開幕,即民國35年。館舍面積達1369平方米,紅牆綠瓦,富麗堂皇,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它是由鄧龍光、鄧鄂兄弟為紀念其父親鄧秀川而建,故名“秀川圖書館”。

秀川圖書館離高州中學不足百米,印象中大部份是木質結構,飛簷翹角,古樸莊重。分兩層,騎樓式,一樓事實上是個大拱門,直通潘州公園。二樓的右側是藏書庫,左側是閱覽室。不幸的是,1992年一場離奇的火災,將它化為灰燼,殊令高州人痛心。當時大火留下了3000冊未燒盡的古籍圖書,那些珍貴文物也保存了下來,還是給了我們安慰。大火後,秀川圖書館被拆毀,周圍的民房也拆掉,變成今日的廣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