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不用担心AI抢饭碗,3820万个新工作将诞生

导读:一直以来,当人们讨论人工智能时,关注的重点往往是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而关于技术如何有助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很少。其实,除了改变人类日常的衣食住行之外,在农业、水利、能源管理、经济增长等方面,人工智能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2019年4月,微软和普华永道联合发布《人工智能如何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在报告中,普华永道将人工智能定义为“能够感知环境,思考、学习并采取行动以响应所感知内容及目标的技术集合”。


普华永道:不用担心AI抢饭碗,3820万个新工作将诞生 | 寰球智野


普华永道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四大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人工智能技术除了完成日常的自动化任务之外,还能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影响人类决策,甚至能主动采取措施应对突发状况。

同时,人工智能也可以在环境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甚至可以管理环境影响和气候变化,从而推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应用的一些案例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分布式能源网、精准农业、环境监测和执法、预测天气和灾害等领域。

另外,虽然人们担心人工智能将摧毁部分就业机会,但普华永道发布的报告显示,人工智能技术同样可以在全球创造3820万个全新的岗位,人们大可不必担心因为人工智能技术而带来的失业潮。

人工智能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四大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借力其在算法、视觉等领域的优势发挥关键作用,提升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监测和管理环境条件,来提升农作物产量以及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而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网系统中,则可以更好地管理电力供应需求,并优化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提高电力部门的管理效率。

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通过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可以保证货物以及驾驶员更加安全,并营造畅通无阻的交通环境。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更精准的交通预测、实时旅程规划。


普华永道:不用担心AI抢饭碗,3820万个新工作将诞生 | 寰球智野


另外,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水资源的管理、监测层面,可以减少、甚至消除水资源的浪费,减少环境影响,帮助改善全球水资源危机。当然,人工智能还将在其它领域带来显著效果,例如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生态系统的保护、空气污染监测和预报,以及洪水和风暴等自然灾害的预测能力。

人工智能提升环境资源利用率

无独有偶,上个月,中国政府推出《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提到,鼓励开发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家电组合产品,促进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让赋能传统设备智能化的第三方合作平台的角色越加重要,例如全球化AI+IoT平台涂鸦智能凭借IoT OS级别的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可以快速实现一款产品的智能化升级,通过让冰箱、电视、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产品变得更加智能化,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除了上文普华永道报告中关注的领域之外,人工智能在改善建筑环境方面也发挥关键的作用。比如,在水泥的生产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的传感器结合,可以用于预测资产管理,以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运营和管理。而在钢铁的制作过程中,人工智能系统在流程和操作过程中经过试验和测试,可以补足传统控制方式的不足,提高效率的同时优化系统操作。

其实,人工智能对于环境中的温室气体减排同样有一定影响,《人工智能如何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农业领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在2030年实现高达1.6亿吨二氧化碳减排量,这相当于2030年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的排放量总和。

人工智能需和物联网 、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

“未来,人工智能将有很大的潜力成为经济增长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微软首席环境官卢卡斯·乔帕和普华永道合伙人席琳·赫韦杰总结道。


普华永道:不用担心AI抢饭碗,3820万个新工作将诞生 | 寰球智野


但他们也补充说,实现这一结果的前提是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如果只采用人工智能这一项技术,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效率反而会降低。他们表示,“我们探索的解决方案不是人工智能独立行事; 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多种互补技术汇集在一起,包括机器人,物联网,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等等。”

此外,由于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这就需要大量的能源才能确保人工智能可以推动全球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北美,欧洲和东亚的发达经济体从人工智能的应用中受益最多。而人工智能虽释放了更多高技能岗位,但人类仍需不断提升工作技能以免被淘汰。

“这一切都意味着我们需要超越技术本身,来思考人工智能对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广泛影响。”乔帕和赫韦杰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