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新区打造“升级版”的机遇与难题

重庆高新区打造“升级版”的机遇与难题

1

重庆高新区“升级版”呼之欲出

4月29日,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在赴重庆高新区调研时指出,高新区要为重庆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贡献高新力量、展现高新作为;高新区肩负着重要使命、承担着沉甸甸的责任,要把握发展定位,在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上下功夫,加快打造高新区发展升级版,努力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创新驱动新引擎。

在笔者看来,陈敏尔在重庆高新区发表的重要讲话,无疑证实了此前关于高新区升级的传闻,为其提高战略地位提供了有力的背书。按照外界的构想,未来重庆高新区将成为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5月6日,重庆高新区召开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会议强调要深刻领悟高新区发展升级版的重大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切实肩负起打造升级版、建设重庆科学城的使命和责任。

重庆高新区升级的传闻由来已久。早在去年1月26日开幕的重庆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长唐良智所作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打造国家高新区升级版,高标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高新区升级发展,提升运营水平和产出效益。”

而且,升级后的重庆高新区,将获得更大的自主空间。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写道:“向高新区、经开区下放市级管理权限,优化财政分享政策,探索推进重庆高新区“一区多园”模式……加快向创新型园区转型。”

2

重庆高新区升级的缘由

那么,重庆高新区会什么要进行升级呢?首先,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目前重庆高新区面积与重庆政治经济地位不相匹配。

重庆高新区打造“升级版”的机遇与难题

摄影:新浪微博@三慢子

据官方统计,成立于1991年的重庆高新区现目前面积仅有74平方公里,包括东部石桥铺、二郎改造提升区20平方公里,西部金凤、含谷、白市驿组团拓展开发区54平方公里。横向比较来看,重庆高新区面积与国内其它一、二线城市的高新区差距尤为明显。

比如,国内高新区综合排名靠前的成都高新区和西安高新区面积分别为613平方公里和679平方公里。换句话说,重庆高新区面积不到成都高新区的八分之一、西安高新区的九分之一。2018年重庆高新区GDP完成484.1亿元,不到成都高新区、西安高新区的零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成都高新区的GDP为1877.8亿元,西安高新区预计1600亿元)。

按照九龙报的说法,在比“块头”的年代里,重庆高新区是没有“江湖地位”。重庆高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徐秀霞也表示,那些高新区都是几百近千平方公里,重庆高新区面积只有几十平方公里,根本没得可比性。大家最希望的就是把重庆高新区“变大”。

重庆高新区打造“升级版”的机遇与难题

西安高新区

事实上,国内主要高新区“变大”似乎成了一种趋势。2018年11月,随着西安高新区正式托管雁塔、长安和鄠邑等3区10街道。至此,西安高新区面积达1019平方公里;今年4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国家高新区扩区方案的通知》,全国最小的高新区——深圳高新区面积由原来的11.52平方公里扩大至159.48平方公里。此外,近年来,成都高新区也一直在积极谋划扩容增量事宜。在此背景下,作为“后进者”的重庆高新区升级更是显得时不我待。

重庆高新区打造“升级版”的机遇与难题

另外,打造重庆高新区“升级版”还有一个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成渝城市群进击。近期,成渝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消息甚嚣尘上。3月21日,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毗邻地区合作联盟筹备工作会议强调,要树立“大四川、大成渝”观念,加快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共同推动成渝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成渝世界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推进西部经济一体化、打造西部大开发“升级版”作为新的国家战略;成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平行推进的“西部经济一体化”重要战略。国家发改委对成渝城市群发展的这些建议和研究成果十分重视,已经展开相关研究。国家在制定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规划时,成渝城市群很有可能上升为国家战略。

那么,成渝城市群进击与重庆打造高新区“升级版”有何关系呢?答案很简单,成渝城市群要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是,重庆、成都两大核心城市加快相向发展。具体到重庆,首先必须要加强渝西地区与主城区之间的联系,提高都市圈的发展水平。不过眼下,作为主城区对接渝西片区的桥头堡,主城西区存在着多个职能主体互相掣肘的现象,长此以往下去,必然会严重地影响到主城区与渝西片区的融合。

重庆高新区打造“升级版”的机遇与难题

西永微电园

值得一提的还有,尽管近年来重庆高新区与西永微电园、现代物流园等关系日益紧密,比如,高新区下辖的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是西永微电园的配套园区;同时,重庆高新区西区正在建设或者已经建成的七横七纵骨干道路,其中有三条直接与西永相连。

但是,这种多头治理下的主城西区存在着资源分散、布局条块分割、整合乏力等一系列问题。其实不止西部新城与重庆高新区存在上述问题,就连西永与大学城分割的问题也很严重。笔者曾撰文指出,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整合,致使大学城的高校、科研机构和西永的电子制造业、物流等产业之间,存在着资源难以共享的尴尬现状(详见:重庆大学城留不住人的困境,该如何破题?)若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在重庆高新区的框架下,大手笔统筹整合好大学城、西永等重要板块。也只有这样,重庆高新区才能在推动主城区与渝西片区融合、成渝城市群发展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重庆高新区打造“升级版”的机遇与难题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当然,打造重庆高新区“升级版”也是为了构建重庆创新驱动新引擎,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此话怎讲?我们不妨在去年11月公布的《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中寻找答案。《行动计划》明确表示,依托大学城规划建设科学城,并以科学城为智核,以发展智能产业为主导,联动九龙坡、北碚、江津和璧山,形成西部“智能谷”,联动两江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构建重庆创新版图,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地。

需要说明的是,《行动计划》里提到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其实就是重庆高新区。不难想象,如果重庆高新区没有整合大学城、西永等板块,那么科学城的作用和效果其实会大打折扣(上文我们也提到过大学城、西永面临的分割问题)。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只有在整合了大学城、西永后,重庆高新区才能弥补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加强产学研的结合,甚至申请建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对于当前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庆,显得尤为重要。

不过,目前重庆高新区打造“升级版”仍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如何打破多头治理下跨区域的行政壁垒,进一步整合资源?这涉及到机构人事调整、管理机制的创新和区域发展的利益分配等,是个不小的挑战。二是在目前经济面临承压调整的大环境下,如何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要知道,目前全国多个省市都在大手笔招商引资、集聚创新资源和高技术企业,重庆高新区“升级”后也将面临不少竞争,未来究竟要怎样“破题”,值得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