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经过孩子同意就把照片视频上传到朋友圈和抖音里违法吗?

不寐又很寐


不能算违法,除非涉及某种隐私的。其实最近还有个话题挺热:晒娃前要经过娃同意吗?

上海一11岁女孩的一份有关加强家长朋友圈健康“晒娃”家庭教育建议,引发关注。有人认为孩子成绩好,炫耀无可厚非;也有网友认为炫耀过度,确实会不招人喜欢。

这个话题能成为热点,多少让我有点惊讶。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这根本不成问题:

即便在孩子不懂事、还不知道手机朋友圈的时候,我发孩子的照片一般也不会出现面部,背影居多;等孩子懂事了,如果再发他的照片,是一定要征求他的同意的。

当然,多数情况下,我发的朋友圈照片,以景色为主,孩子只是出现背影,作为点缀;

至于表现孩子如何勤奋、如何刻苦的照片,从来不发,因为没有意义。

这就好比有人喜欢在朋友圈读书打卡、学英语打卡、健身打卡,把自己的目标、进度公开,有助于自己坚持,无可厚非;

但如果像我一样,每年读一百多本书(当然有的精读有的泛读),打卡还有什么意义呢?除了扰民。

我说的其实是两个问题:

第一,采用目标激励法,定下目标(比如减肥、读书),并公开目标,定时打卡,这是值得肯定的,有助于目标的实现;前提是不要太频繁、不要打扰到别人。

第二,如果为了表现孩子,甚至有炫耀心理,实在毫无必要。

这跟外出旅游的时候情况很相似,你会在朋友圈发蓝天白云淡绿的海水,可你会发在宾馆床下发现的蟑螂吗?除非是为了投诉。

不过,很多人把这个小女孩的建议,讨论到了“家长炫耀孩子”这个角度,其实是走偏了。事情的关键,根本不在于此。

家长炫耀,只是给其他家长看,孩子们只要看不到,对他们不会产生影响;所以这种炫耀对孩子影响甚微。

说实话我非常佩服上海这个11岁的小女孩,好好培养,将来成为政治家也不一定。

她的建议,从根本上而言,关照了两个重要问题。

第一,是孩子的隐私权问题。

这一点其实不用多说,个人隐私不容侵犯,当然包括儿童。这是《联合国儿童宪章》赋予地球上每个孩子的基本权利。

泄露孩子隐私,也是一个安全隐患,给诸多“坏人”作案提供了条件。这也是常识。

第二,是孩子的自我意识、独立个性问题。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小的时候不懂事,不好管。

比如,该吃饭了,他还在玩,你怎么叫他都没用;小孩两三岁的时候,很不懂道理的样子,自己的玩具不让别人玩,有时候还抢别人的玩具。

事实上,这都是孩子独立意识的表现。

一定记住,孩子从出生起,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当然,因为2岁之前缺乏自我意识(也就是分不清“我”和“你”),不知道自己是独立于这个世界之外的,那时候他的自主意识还是很弱的。

但两三岁之后,这种意识逐渐加强了。

在自我意识构建的过程中,儿童开始通过对物品尤其是玩具的占有,来区分自己和他人。

1到3岁是自我意识的萌芽期,这时候他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好东西都想得到,但此时他对“抢玩具不对”并没有明确的意识,而且缺乏控制力。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比较难管。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很多时候,家长只要放低姿态,和孩子平等对待,问题就解决了。

比如,如果孩子也有朋友圈,他在朋友圈里发一张你睡眼惺忪的照片,你会乐意吗?

如果倒个个儿,你家是孩子负责做饭、你负责玩耍,你在没有规定好玩耍时间的情况下,被粗暴地剥夺了玩具,强令到饭桌上吃饭,你会乐意吗?

平等,尊重孩子的“主权”,是解决很多教育问题的钥匙。

另外,孩子的隐私、“主权”不仅仅体现在朋友圈,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下面是一个心理医生说过的话,引以为戒:

很多父母为了孩子的问题来找我,当他们绘声绘色地描述孩子的种种不良行为时,孩子就站在旁边听着呢!

请问,当着外人陈述孩子的各种缺点,这究竟是解决问题呢,还是在制造问题呢?


高了高趣评


我觉得当然是不违法,因为就没有明确的相关方面的明文法律,法都没有何来违法。

很多自由主义者认为根据产权原则,人就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权责相等,那么人做了什么事也要承担对等的责任。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

人离开母体后就不再属于父母的产权,有了独立权责。但是没有独立行为能力的孩子,往往不用自己担责,通常犯了错是监护人倒霉担责。更恐怖的是比如那个杀母的孩子,一点事没有还能回去上学……

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认为孩子没有独立完全行为能力,他们的很多权利都是在监护人手里的。既然成年人要为孩子担责,当然也有权力决定他们的照片肖像等等。

当然,尊重孩子,如果孩子不喜欢父母这样做,那就不要做。

个人理解,不懂法律术语专业,请指正。


一个表叔


我觉得不合法。做任何事情都要征求别人的同意吧!具体法律上如何规定我也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