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记得妈妈说过的最唠叨的一句话,是什么?

海藻微视野


一瞬间想老妈啦!每次回到家,老妈话很多,吃饱点,想吃啥我给你做;少吸点烟对身体好;勤快点少和媳妇生气;好好工作多赚钱,有空多陪陪孩子,还有好多……。总之在老妈面前永远是个孩子,能给的疼爱会奉献到生命的终点。自己也当父亲了,能体会到那份辛苦。最开心的事就是陪着老爸老妈和小孩子出去玩,回程时逛商场超市,老妈恨不得把超市里的东西都买回家,而且只挑贵的,我来买单,那种幸福痛并快乐着,哈哈,老妈我爱你。


沾花惹草的佛


妈妈说过的唠叨话很多。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人生经历的改变,妈妈唠叨的话儿也在变。

我记忆中未出嫁前,妈妈没什么唠叨。或许是家里儿女多,妈妈忙完农活又忙家务,整天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没时间跟我们唠叨。或许是妈妈觉得言教不如身教。

长大后我嫁人了。才记得妈妈在电话里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要什么?某某开车进城,我顺便给你带来……

说实话,直到女儿读初中,我才不要妈妈的接济。妈妈总说,城里什么都要钱买,而她的大米,辣椒,蔬菜,鸡蛋,菜油……都是自家产的不值钱。

后来,不知道她从哪知道二胎政策放款,来电话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又变成了;再生个孩子吧。

我哥哥和妹妹都是儿女双全,我跟弟弟都只生了个女儿。于是,妈妈不管是电话里或是见面,老说;再生个孩子吧。一个女儿将来你们老了怎么办?

14年,我老公去世,我跟女儿去了广州。

妈妈差不多两天给我一个电话。说的最多的就是;你还好吗?吃饭了吗……

妈妈的唠叨陪我度过了最痛苦难熬的那段时间。

15年我跟女儿来深圳。不知道具体哪天,妈妈在电话里的唠叨变成了;丫丫(我女儿的小名)有男朋友了吗?

去年五一,我女儿结婚。至今,妈妈的唠叨就是;丫丫怀孩子了吗?

86岁,腿脚不便,眼花耳聋却还担心着晚辈的事。

以前,我的手机没有录音功能,老公的声音随着他身体的消失也渐渐的消失在了我的记忆里。

如今,我将妈妈的唠叨,通过手机通话录音保存。期望妈妈的唠叨,在她百年后仍能陪伴于我,

生而有妈是我最大的幸事。

我爱你!妈妈!



一叶草73


“快点把你的衣服洗了去”,这是我从小就觉得最唠叨的一句话。

时过境迁今天的我依稀记着从小的这句噩梦,“快点把你的衣服洗了去”。想想那时别的小朋友都是穿的衣服脏了回去直接脱下,换新的衣服穿上就行。而我就不一样,自己脱得衣服就得自己洗,那会儿小都是洗一些小件衣物,短袖、长袖、袜子这些,读初中以后就自己的各种用品都得自己动手清洗。

刚开始洗还觉得好玩,慢慢这种行为成为生活习惯后我就有点不愿意了。一看别的小朋友放学回去都是各种玩,而我要先把自己的衣服洗好才能去玩,所以有一段时间我都是拒绝换衣服穿的,因为不想洗。慢慢的我也发现我再怎么执拗,这个洗自己衣服的事怎么都逃不掉,所以我就被迫接受这个生活习惯。仔细想想那会儿妈妈也没给我说什么大道理,就一句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忽悠了那么多年。到初中以后就开始住校,每周去都是穿一身衣服然后周末回家换。刚开始一周换一次还行能接受,慢慢的就发现太脏了,就在学校自己洗衣服。唉,你还别说这时我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别的小朋友衣服都脏了,由于自己不会洗就只能那么穿着,而我就不一样,只要愿意就能穿新衣服,这也是我第一次觉得这个技能能给我带来荣誉。



直到现在我还有这种生活习惯,每次穿脏衣服脱下有时间马上就洗,从没有把今天的衣服脱了放在明天洗,这算是现在我的一个好习惯吧。现在想想那会儿的经历我还有点想笑,妈妈的严厉管教造就了我现在负责任态度,对此我很感谢妈妈的用心良苦,感谢她的悉心教导。


贺贺贺程峰


在我小时常常听见妈妈唠叼着说:“等你们大了就好了”,她除了照顾我们姊妹四个外,整天上地,那时土地刚承包,一家八口人十来亩地,都落在母亲身上,父亲在外打工(当时叫搞副业),母亲几乎每天就在那地里忙着,那时我经常听母亲唠叼:“等孩子们大了就好了”,后来随着孩子们上学,家里经济窘迫,又常常听妈妈唠叨:“等你爸多挣点钱就好了”,可是随着中考的结束又听妈妈唠叨:“但愿老天有眼保佑儿子女儿顺利”,那时的中考不亚于现在的高考,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希望和救星,他们认为那是儿女们鱼跃龙门的唯一机会,考试也关系着他们的悲喜。

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妈又一天天唠叨:“能攒米糠,不攒姑娘,女儿大了什么时候能找个好婆家呀?”可是女儿刚出嫁妈妈又开始唠叨:“儿子什么时候能娶上个媳妇呀?”每个时间段都能听到妈妈的唠叨,当孩子们长大了,她又唠叨孙子什么时候长大,现在几年她老了,已经70多岁,可又开始唠叨盼我的儿子早日成家,她好看看外甥媳妇什么样,还盼望我女儿找个好婆家,她也看看去,母亲一生的心呀操碎了,为了一代又一代,而且她还不忘劳作,还离不了那一块块的地,虽然儿女们不同意她再上地,但看着她面对块块地的眼神,也知道她对那生她养她的土地有着不解的深情,妈妈老了,可她还是有操不完的心。




当小时妈妈一直唠叨的那句话:“等你们大了就好了”,可当我们都成人后,妈妈还是照样操劳,为这个想想,为那个想想,一条儿女一条心,而且她的心又有了枝杈为孙辈开始操心,曾几何时,我总觉愧对妈妈,因为总是想让她过好日子,可妈妈依然勤劳,朴素和节俭,我真想让妈妈不要操那么多心,轻松过余下的日子,可一离开她,她依就是老样子,妈妈你老了,该清闲清闲了,为什么还是操不尽的心,“等我们大了就好了”,如今都大了,为什么你又操下一代的心呀?唠叨的妈妈,其实那每一句唠叨都是她那段时间的心愿呀,我爱我的妈妈,听惯了她的唠叨,反而觉得她的唠叨象她一生的追求,愿我的妈妈永远健康,仍就唠叨。

大家好,我是沃土芳华,一个热爱文字,喜欢用自己真实情感来表达的女子,希望大家关注、转发与评论,谢谢。


沃土芳华666


我记忆深刻的是每次去外地上学出门时候,妈妈站在门口说好多遍最爱唠叨的一句是:“东西都带上了嘛?再看看有没有落下的,有没有没拿上的。”


我家在西北一个小县上的农村里,我高中是在市里的高中上,住在学校宿舍,周末才回一次家。每次回家后妈妈就给我做了好吃的,给我洗衣服,还舍不得让我做家务,偶尔帮妈妈做农活。每次周末回学校前,妈妈总会嘱咐我东西都带上了吗,带全了没?这样的话每次我回校前她会唠唠叨叨说很多遍,可我不觉得那是唠叨,那是她深深地爱。

我上了大学后,一个月或者半个月才回一次家,每次回家前妈妈总是在家做好饭炒好菜等着我回来,我回来后总能吃到她给我做的好吃的。我以为上大学了自己长大了,再不用妈妈嘱咐我每次回校前拿好东西了。但是每次她还是会像高中时候一样嘱咐我拿好东西,把东西拿全。可能在母亲眼里,无论我多大,都是孩子。

现在想起这些真的是心灵被触动,你妈妈最爱唠叨的是那句?欢迎评论交流,我是马儿啦,一个啥都懂点会点的媒体人,喜欢请点赞关注。


马儿啦


别拖了,该结婚了,这几年一直念叨的,每每一回家都是跟父母唠嗑到凌晨1-2点,这基本都成回家当晚的日常,虽然说的话没隔几分钟又重复,但还是很愿意听,只要说要回家了先一个电话过来,几点回来?过了个把小时,又一个电话过来,回到哪了?快回到时,又一个电话,我让你爸给你先做点好吃的,那感觉虽然有点烦,却是很开心,有两老时时挂念你,记得有一次,我爸刚开始用微信,先是给我发了语音,几点回来?我说:下午下完班5-6点吧,接着他电话就过来了,什么时候回来?我说回你了下午,他说太着急没听,其实我知道,他还不会听,现在用了那么久也不太会,所以我都是一回家就教教,平时还是视频不接,还是先电话,毕竟父母有时候听不到或者什么,总之接不到,这个时候就当没发生,如常聊天就好,毕竟父母也是需要面子的,都是从年轻过来的,每个人跟父母相处方式不同,但父母爱我们的心却都是一样的,不管怎么唠叨,我们还是要用心听他们讲话,他们也是有自尊心的,祝愿天下父母健康长寿…



清尘的破晓


记忆里最深的是每次从妈妈家走,她嘱咐我说“回家慢点开车!没事别老那么爱生气!对身体不好……!”😭😭😭

她已经走了一年多了,她的声音,她的笑容,她送我出门站在门口微笑的样子一直在我眼前……!她病的太突然、太严重,走的太快!根本没有给我们机会,眼睁睁的看着她熬过生命中最后的四十多天却无能为力!这对我来说是永远的痛!每次想到这些心就无法形容的痛!对她的思念没有因为时间变淡,反而是越来越强烈!经常想她想的睡不着,没人的时候自己哭一会!世界上突然消失了一个牵挂你的和你牵挂的人是多么可怕、多么无奈的事啊!😭😭😭


用户136898138


转眼母亲逝世快两周年了。每每想到自己已经成为了没有娘的孩子,就不禁泪流满面,嚎啕不止。很想写些纪念她的文字,可总动不了笔。因为一想起她就会忍不住的伤心。

我的母亲出生于1933年,那个时代的人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设时期、土改、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这些近代的大事件。尝尽了人生艰苦,品味了人生百态。她用自己的坚韧、吃苦耐劳,拉扯我们四个孩子长大成人,实属不易。这些都是靠她的勤劳和节俭。

虽然我在家里是老小,可并没有被娇惯过。暑假里,整天被督促着去地里割草喂牛。夏天,闷热,钻到玉米地里去割草,满满的一篮子。有时候有人作伴还好,没人作伴的时候,钻在孤寂的玉米地里,那种孤寂那种委屈时时萦绕脑际,默默埋怨自己命不好。特别是看到别的孩子在自有自在游玩的时候,心里更是不平衡。

割草回家之后,还要喂牛。喂牛需要换淘草水。所谓的淘草水,就是把喂牛的草在水缸里冲洗一下,更卫生一些。现在这种饲养方式几乎已经绝迹了。那时候家里的压水井也很不给力,把手是一个足有五六斤的铁轴,死沉死沉的。握手处还有断沟,稍不留神就会夹手。水井离牛屋还有段距离,我个子小力气小,双手拎着水桶,勉强提起来歪歪斜斜很是吃力,水常常洒湿衣裤,苦不堪言。

刚干完,母亲又会吩咐我干其他的,真真心烦。

在我上高中之后,星期天回家之后,母亲也是安排干活。心里颇有怨气,就说:你不能把我当成没在家吗?!

母亲说:那你是个人,我又不是看不见你,不回来倒是好了。

我说:咱家怎么天天那么多活儿!

母亲说:天下都是人找活儿,不会活儿找人。

“都是人找活儿,不会活儿找你”就是母亲经常说的话。时时想来,如在耳边。

现在,那个经常给我安排活儿的人不在了。

好想再听那句唠叨。

当年的辛苦已经变成美好的追忆。

有时候,真的希望人是有鬼魂的。那样就可以与母亲相见了,还可以听她唠叨,听她安排干这干那。

娘,儿子想你了。


思考人生的兔子


妈妈最爱唠叨的一句话是:一定要吃好哇!

我从小身体孱弱,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上高中时住过一段时间院,虽相比之前好多了,但身体一直偏瘦,母亲唠叨那句话的意思有两层,一是希望我身体好,一是希望我真的吃好。

妈妈让我回家前给她一定打电话,这样我到家时,她早就准备好了我爱吃的幹面条,烫面饼,还蒸好玉米软坨,包子,这样我回去吃过,来时还带上几天的。每次我准备走吋,妈妈总在唠叨:一定要吃好哇!

我一般想不起来给妈妈打电话,有时想起了一忙又到脑后了,有时刚想起,妈妈电话就来了:“一定要吃好哇,别嫌麻烦,顿顿要做饭,别将就,一定要吃好哇!”

一定要吃好哇!妈妈最爱唠叨我的话,虽然很土气,很朴实,但包含着妈妈对我的祝福,包含着她最朴素的爱!


絮儿聊生活


你怎么老是吃药,是药三分毒。我以前做生意,一个人带着孩子真是不容易呀,那时,可以说是用命换钱维持生活,弄得自己很疲惫不堪,甚至整天吃药坚持,母亲病重时候,我们姐三轮流值班,有一天是我的班带着药上母亲家,临睡觉时,母亲又叮嘱我,少吃药等等,没几天就去世了。从那时起,我很少吃药,后来到北京业余时间干脆学中医养生,现在,身体健康,妈妈,您的付出、您的祈盼,只为我们的成长。谢谢您,妈妈...。谢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