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實:“小”降準的“大”信號

2019年5月6日央行推出的新一輪定向降準,向縣域中小銀行注入流動性2800億元。

我們認為,本次降準雖然在規模和範圍層面明顯縮“小”,但是在當前時點上卻釋放出兩重“大”信號。一方面,本次降準的及時推出,確證了“穩增長”方向不會逆轉,將大概率貫穿全年,進而打破市場迷思、錨定政策預期。同時,恰到好處的“小”處發力,精準平衡了多重政策條件,表明“穩增長”政策重拾靈活騰挪的餘地,未來將進一步優化落地節奏和力度。另一方面,4月TMLF加碼和5月“小”降準構成組合拳,助推貨幣政策進入“穩增長”的第二階段,重心由短期工具性“破局”轉向長期制度性“築基”,“寬信用”的最後一公里有望打通。

綜合來看,從二季度開始,“穩增長”的貨幣政策預計將漸次推動消費引擎、企業盈利的溫和反彈,進而支撐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運行在區間上軌。

信號一:“穩增長”方向不變、節奏優化

不同於此前數輪降準,2019年5月6日央行推出的新一輪定向降準突出了“小而精”的特徵。一是規模“小”,本次降準釋放的增量資金僅為2800億元,而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各輪降準的增量資金在4000-8000億之間。二是範圍“小”,本次降準僅覆蓋“聚焦當地、服務縣域”的中小銀行,其資金流向也全部用於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在當前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本次降準雖“小”,卻在關鍵時點發揮四兩撥千斤的功效,有望將市場預期和流動性錨定於適宜水平。

隨著一季度中國經濟取得“開門紅”,圍繞“穩增長”政策的持續性,市場預期出現嚴重分化,在大起大落中漸失穩定。一方面,3月末至4月23日,“四月降準論”充斥市場,倒逼央行罕見出面兩度闢謠。另一方面,其後至今,2月曾一度流行的“貨幣收緊論”捲土重來,並漸次影響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信心。

事實上,正如我們今年3月的報告所指出,“穩增長”政策具有內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決定了其將在2019年長期延續。從當前局勢看,就內部而言,近期高頻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基本面雖企穩回暖,但尚未進入內生性復甦階段,“穩增長”託底不可鬆勁。就外部而言,受制於2019年全球總需求的低迷,外部出口壓力依然沉重。由此,本次降準的及時推出,確證了“穩增長”方向不會逆轉,將大概率貫穿全年,從而為下一階段市場信心提供了基石。

一是流動性結構的平衡。4月至今,貨幣市場利率和民間融資利率的走勢再度背離,前者振盪企穩,後者則居高不下,表明流動性出現了結構分化,在貨幣市場保持充裕,而在信貸終端則隨著經濟回暖、需求擴張而開始緊缺。針對於此,本次降準從“小”處發力,直擊信貸終端最為弱勢的縣域金融體系,在對症下藥的同時,也避免了金融市場流動性過剩,導致資產價格陷入狂熱。

二是空間時間的平衡。根據我們此前測算,“豬週期”將在二季度產生較強的通脹壓力,同時當前美元指數維持高位,構成對“穩增長”貨幣政策的內外部約束。而在三季度,減稅的“降價效應”有望抵減部分通脹壓力,而美聯儲的鴿派立場也將逐步推動美元指數下行。由此,相較於二季度,三季度具有更加充裕的政策空間,當前的“小”降準是在以時間換取空間,為三季度的順勢而為蓄力。有鑑於此,一季度夯實增長底線之後,“穩增長”的貨幣政策重拾靈活騰挪的餘地,未來將統籌長短期的政策條件,進一步優化落地節奏和力度。

信號二:貨幣政策從“破局”轉向“築基”

回顧過往,2018年二季度至2019年一季度,貨幣政策位於“穩增長”的第一階段,“破局”是其核心主題。在這一階段,邊際趨松的貨幣政策遭遇結構性瓶頸,表現為“寬貨幣”向“寬信用”傳導不暢,金融體系的短期流動性難以轉化為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長期投融資。面對這一難題,本階段的歷次降準從定向擴展為全面,增量資金不斷加碼,最終在積極財政的配合之下,打破了上述瓶頸。得益於此,今年一季度, M1-M2剪刀差觸底反彈,表明企業正在走出情緒低谷,開始選擇將長期存款活化,以滿足未來新一輪投資或經營擴張的需要。同時,貨幣乘數反彈上行,表明金融體系向實體經濟的貨幣供給正在切實擴張。

汲取上述經驗,歷經艱苦努力而打破的“瓶頸”不應該再度閉合,亟待通過長期的制度建設使其成為永久性的通渠。4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建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框架”,正是這一思路的體現之一。這也標誌著,央行貨幣政策進入“穩增長”的第二階段,重心由短期工具性“破局”轉向長期制度性“築基”。以此為起點,央行正在打出一套組合拳。4月TMLF加碼先行,聚焦於期限結構的優化,實現期限更長的流動性供給,推動“寬信用”從短期向長期延伸。其後,5月“小”降準接力,聚焦於流向結構的優化,從“小”處發力,引導長期資金經由中小銀行,切實轉換為小微企業貸款。此外,兩者亦有助於修正MLF對中小、民營企業的“信貸價格歧視”,加速激發微觀經濟活力。

從更廣闊的全局視角看,這一套組合拳實際上貫徹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施政思路,即調控重心下沉,務求激活微觀活力。本次降准將目標直指縣域經濟,表明自上而下的政策落地已經進入攻堅階段。展望未來,在這套組合拳中,央行可能進一步推出的政策包括:1)通過多種方式,重點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增強其放貸能力;2)加速推動商業銀行的內部考核激勵機制改革,修正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歧視”。由此,“寬信用”的最後一公里有望打通,從而助力中國經濟在2019年保持企穩向好態勢。

我們的判斷

根據上述政策信號,我們做出三個判斷。第一,貨幣政策“穩增長”將保持定力、優化節奏。同時考慮到未來MLF到期高峰的分佈,我們認為,下一輪降準有望在今年6-7月份推出。第二,人民幣匯率短期壓力有限、長期仍將保持穩態。本次降準“小而精”,靈活利用了當前國內外有限的政策空間,而展望未來,隨著美聯儲鴿派立場的不斷兌現,中國國內貨幣政策空間將進一步拓展,因此人民幣匯率並不會偏離穩態。第三,中國經濟將延續企穩向好趨勢。貨幣政策的長期“築基”,以及宏觀調控重心的加速下沉,有望持續增強中國經濟的微觀活力,從二季度開始漸次推動消費引擎、企業盈利的溫和反彈,進而支撐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運行在區間上軌。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