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德國的復甦

從巴巴羅薩行動一開始蘇聯就被打得措手不及,動輒幾十萬人被俘虜,甚至連莫斯科保衛戰反攻階段都被德軍打得傷亡慘重。但是自身的人力資源太豐富了,瞭解日本不會進攻後從西伯利亞調兵,反覆在國內徵兵,使得紅軍可以承受這些損失。與此同時,紅軍的指揮官在戰場上也一直在進步,紅軍士兵在信念的鼓舞下,也越來越敢打硬仗。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蘇軍的損失遠遠大於德軍,但是仍然能保留住城裡一點點立足點,最終拖死的第六軍團。

德軍這邊,從巴巴羅薩行動開始,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儘管古德里安的回馬槍讓基輔會戰俘虜了紅軍六十多萬人,但是也被認為錯失了進攻莫斯科最好的機會。最終導致德軍在莫斯科城下受挫。同時希特勒對前線部隊的干涉越來越嚴重,德軍將領雖然優秀,但是隻能在希特勒劃下的很小的框架內作戰,嚴重限制了他們的發揮。最重要的轉折點庫爾斯克會戰中,本來德軍是有機會取勝的,但是關鍵時刻,盟軍在西西里登陸,希特勒立刻喪失了冷靜,要求撤出部隊援助西線和南線,這樣不僅根本來不及支援意大利,更是讓庫爾斯克會戰徹底失敗。

德國過高地估計了自己承受傷亡的能力,又過低的估計了蘇聯的人力資源。

巴巴羅薩行動開始沒幾周,德軍傷亡就已經遠遠超過了對波蘭法國等國作戰的傷亡總和。這種情況不僅僅發生是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第六集團軍被殲滅之後。即便在這之前,莫斯科會戰的時候,德軍就已經出現了缺乏預備隊,無法完成戰役預設任務的情況了。蘇聯方面則正好相反,德國進攻階段,從最高統帥部到普通前線士兵,一次又一次地認為:經過這一仗,紅軍已經失去了戰鬥力,紅軍兵源已經枯竭了,布爾什維克已經失去蘇聯人民的支持了。但是一個又一個滿員師從西伯利亞運來,一個又一個預備隊組建,一支又一支敢於密集衝鋒的紅軍部隊,證明德國錯得非常離譜。於是德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面對數十倍於己的敵人進攻。

場地限制,蘇聯廣袤的國土,寒冷的冬季,尤其是泥濘的道路,大大限制了德軍作戰能力,特別是德軍裝甲部隊的機動能力,使其很難發揮全部實力。大量的裝甲,比如坦克,被困在泥地裡面無法動彈,在資源快要沒有了,士兵們還在前線打戰,忍受著飢餓與寒冷的折磨,這也使得德軍在戰場上的實力大大下滑。

至1943年一月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失利後,德軍失去最後的精銳保盧斯元帥的第六軍團,德軍已無戰略進攻的實力,至此失敗已註定。

二戰德國空軍是一支典型的跛腿空軍,說漂亮點,就是一支戰術空軍,除了對抗對方空軍,它的最大任務就是支援地面作戰,沒有B17那樣的四引擎轟炸機,也就是缺乏戰略空軍,這也是德國在不列顛空戰中失利的最大因素。而在東線作戰中,甚至都沒有幾架飛機能飛臨莫斯科上空扔下炸彈,在對列寧格勒長達數年的圍困中,也無法徹底切斷它與外界的聯繫。而它的戰術空軍在後期純粹淪為一支國土防空軍(西線),在與美國戰略轟炸機的生死較量中被徹底打斷脊骨。

二戰德國海軍甚至比空軍更加畸形,純粹就是一支潛艇部隊,玩過星際的都知道,一支單兵種部隊實在是太容易被針對了,所以它剛剛在1943年5月達到了輝煌的巔峰後,就立刻急轉直下,被盟軍的海空立體化反潛力量按在水裡摩擦,毫無還手之力。德國的水面部隊在攻打挪威時就損失慘重,而在俾斯麥沉沒後,更是全部躲進峽灣,終日受到英軍飛機騷擾,惶惶不可終日。

二戰德國陸軍的機械化程度遠沒有人們以為的那麼高,主要還使用馬拉的大炮,在戰爭前期單兵交通工具以自行車為主。被神話的裝甲部隊單論質量遠趕不上蘇聯的t34和kv,後期更是走上了虎豹動物園的邪路。真正決定德國坦克部隊效率的是從戰前一直使用到戰後的4號,但也只能做到與蘇軍互爆而已。

1945年5月,在經過激烈戰鬥以後,蘇聯軍隊佔領了德國首都柏林。就在蘇軍逼近總理府的時候,希特勒自殺,隨後出現的臨時政府向盟軍投降。

二次大戰後,整個歐洲幾乎到處是廢墟。希特勒曾經說過,如果他的軍隊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那麼他本人和整個德國都將陷入無盡的深淵。納粹“元首”這個預言在二戰後迅速變成了現實。德國作為二戰的發動者之一,遭到了盟軍猛烈的炮火打擊,放眼望去滿目瘡痍,絕大部分壯年男性死於戰爭或為戰俘,國內勞動力極其缺乏。盟軍持續三年的戰略轟炸,蘇聯潮水般的鋼鐵洪流,將德國幾乎所有的城市夷為平地;大量領土被割讓,國家本身都被分為東西德,長期處於東西方政治、軍事較量的漩渦中。

由於長期的戰爭,德國在戰後已經是斷壁殘垣。在對戰後德國城市的諸多描述中,大都充斥著傷心絕望的感覺。例如,德累斯頓不再被比喻為“易北河畔的佛羅倫薩”,而是被比喻為“月球表面”,規劃官員認為要“至少耗費70年”才能重建完畢;慕尼黑如此破敗,以至於“人們真的相信末日審判不日將至”;柏林“支離破碎,只剩下瓦礫堆堆、破屋處處”。科隆“東倒西歪,花容失色,消失於瓦礫堆裡,孤立在廢墟叢中”。整個德國籠罩在一片末日的氛圍裡,經濟崩潰、物資奇缺,老百姓的生活陷入嚴重困境。

戰爭結束後,德國受美英法蘇的牽制,軍事基本由美國接管,失去了國家主權,猶如一隻被人任意宰割的羔羊。但是,拋開這種種不利影響,有一個利好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可以節省大量的軍費開支。

戰後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不到戰前的一半,既然軍事開支減免了,正好可以盡全力進行經濟建設。而德國又集中了戰前德國70%的設備能力和62.4%的工業產值,實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可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經濟建設,這也為後來的經濟復甦奠定了基礎。

馬歇爾計劃又稱歐洲復興計劃,是二戰後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歐洲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馬歇爾計劃於1947年7月正式啟動,整整持續了4年度之久。在此期間,聯邦德國(西德)等西歐國家通過參加經合組織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為西德的經濟發展奠定基礎。可以說,馬歇爾計劃的輸血援助,為德國進行大規模戰後重建的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聯邦德國首任總理阿登納也不得不承認:“沒有美國的援助,德國的復興是不可能的”。

說到這裡,有人要問了,美國為何要對德國這個進行扶植輸血?

首先,抵禦蘇聯,德國是橋頭堡。由於政治、人文、意識形態等方面的矛盾,美蘇雙方在二戰結束後就開始了冷戰對峙,而蘇共的紅色意識形態也開始逐漸向歐洲滲透蔓延。在此背景下,歐洲共產主義抬頭,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聯盟極有可能對美國形成巨大的威脅。而德國地處歐洲核心區,又位於冷戰前線,是對抗蘇聯的橋頭堡。因此,援助德國是美國遏制蘇聯和維護自身安全利益的必要措施。

其次,是為了制衡歐陸同盟勢力。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共的影響日益擴大,力量急劇上升,在歷次選舉中,均以國會第一大黨參加歷屆政府。對此,美國深感不安。由於意識形態分歧以及壓制法國在歐洲大陸一家獨大等方面的緣由,美國必須要扶持援助德國,進而增強在歐洲的控制力和影響力。

二戰後的德國,國土淪為廢墟,大部分軍事基地、軍工廠被摧毀,國運可謂是一落千丈。令人稍感欣慰的是,戰爭雖然摧毀了有形資產,但是無形負擔也隨之降輕,這也為二戰後德國在重建中能夠輕裝上陣提供了便利條件。

納粹德國納粹黨的全稱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在這個名稱中,出現了“社會主義”和“工人黨”字樣,乍一看,納粹黨是一個無產階級的政黨,而事實上,納粹黨與堅持公有制的德國共產黨以及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勢不兩立、水火不容,是一個極右翼政黨。納粹黨在活動初期是小資產階級的——或者說是試圖代表中產階級利益的政黨,進入奪權階段又與德國的大資產階級勾搭成奸——是真正的“封建餘孽”。可以說,納粹的壯大離不開容克貴族大資本家的扶持。

戰爭結束後,容克貴族大資本家分崩離析,原有的軍國主義經濟和社會基礎被摧毀,原先的社會結構被徹底推倒。在此基礎上,新的社會基礎和秩序按照現代模式重新構建,符合現代經濟發展基礎,社會成本和制度成本較英法這種老態龍鍾的大國要輕得多。這也使得德國能夠儘快迅速翻身,重新走上經濟復甦的正常軌道上來。

二戰結束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潮席捲全球,促進了生產力的空前提高和生產社會化的迅速發展,客觀上要求各國在經濟上打破國界和地域限制,擴大市場,發展大市場經濟。另一方面,二戰後的歐洲滿目瘡痍,哀鴻遍野,國際格局發生深刻變化,歐洲不再是世界政治經濟的中心,反而成了新崛起的兩大超級大國――美國和前蘇聯爭霸的前沿陣地。貧病交加的現狀讓歐洲各國第一次真正認識到,為了讓歐洲從戰後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中解脫出來,實現持久和平與發展,歐洲各國必須聯合起來,組建經濟政治聯合體。由此,歐洲的一體化趨勢不可抗拒。

在歐洲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德國作為歐洲的中樞,在實現經濟復甦和繁榮的道路上,主動選擇了融進歐洲區域經濟廣泛合作的大潮中,適應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與鄰國加強經貿合作。

譬如,為了融入歐洲一體化的潮流中,德國與法國這兩個昔日宿敵也逐漸聯起手來,組建了歐洲六國煤鋼聯合體,經過60多年的發展,歐洲一體化進程不斷深化,在吸納了更多歐洲國家加入後,從項目單一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發展成當今集政治、經濟和安全為一體的“多元化聯盟”。而德國憑藉著自身的工業實力,逐步領導歐盟事務,成為歐盟的扛把子,並在其後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