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突破的起點,我國的紀錄片做對了什麼?

孫佳山 中國藝術研究院

類型突破的起點,我國的紀錄片做對了什麼?

經過新世紀以來的長期積累,特別是自第二個十年開始的厚積薄發,國產紀錄片已經有了相對穩定的行業標準,並形成了比如美食類、考古類、科學類、探險類等多種固定的類型;大量相關文化公司在從事紀錄片類型生產的過程中,確立了自身在整個行業中的角色和位置;很多省級衛視也形成了自己的紀錄片品牌欄目,如北京衛視的《檔案》、雲南衛視的《經典人文地理》、江西衛視的《經典傳奇》等。這一切對於整個行業生態而言,無疑都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2014年出品的紀錄片的一個突出特徵是關注傳統和地域文化,在這個脈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紀錄片作品,肯定是現象級的《舌尖上的中國2》,正是各地美食背後極具地方特色的傳統生活方式的魅力,使其平均收視份額高達9%,較《舌尖上的中國1》增長了56%,已經接近《爸爸去哪兒2》等熱門綜藝節目的收視率。

類型突破的起點,我國的紀錄片做對了什麼?

《舌尖上的中國2》總投資約3000萬元左右,首播版共分7集,每集50分鐘;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同步播出,並首創了國內紀錄片的周播模式;其冠名費近9000萬元,海外版權的銷售價格達到6萬美元一集,創下了中國紀錄片海外銷售的最好成績。

除了廣告、電商、海外版權,《舌尖上的中國2》在圖書、網絡版權銷售等領域也有著良好收益,其作為IP的品牌效應已經形成並趨於成熟。在《舌尖上的中國2》的帶動下,2014年還有《味道中國》《心傳》等關注各地傳統飲食文化的紀錄片面世,這種紀錄片類型在未來勢必還會受到持續關注。

類型突破的起點,我國的紀錄片做對了什麼?


除了美食的視角之外,2014年在對傳統和地域文化的熱切關注中,還出現了由上海紀實頻道推出的日播紀錄片欄目《閒話上海灘》,這檔紀錄片用上海方言作為節目的語言形態,講述上海民俗風物、市井人情。方言紀錄片的出現也是2014年中國紀錄片的一大亮點。在2014年,還有《大黃山》《瓷路》《楚國八百年》《五大道》等從自然、地理、歷史等角度來關注傳統和地域文化的作品。

2014年出品的紀錄片的另一個突出特徵,是緊密關注當下的時代,《互聯網時代》是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該作品是中國第一部全面、系統、深入、客觀地解析互聯網行業的大型紀錄片。全片共十集,每集50分鐘,是中央電視臺繼《大國崛起》《公司的力量》《華爾街》等之後的又一部大製作紀錄片。

類型突破的起點,我國的紀錄片做對了什麼?


《互聯網時代》於2014年8月在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綜合頻道、紀錄片頻道、科教頻道播出,並同步進行了互聯網在線播放——和《舌尖上的中國2》一樣,實現了全媒體傳播。全媒體傳播,是理解2014年中國紀錄片行業的一大關鍵詞。

正是由於全媒體傳播已經是這個年代紀錄片領域的“新常態”,紀錄片的新媒體化也開始成為行業趨勢,湖南金鷹紀實頻道在這方面就有著非常前瞻性的佈局。清晰的頻道定位,使其一直致力於做中國第一的青春記錄品牌,也特別重視微博、微信的新媒體運營,並與優土、芒果TV等視頻網站和在線播放品臺有著深度合作,專門覆蓋青年群體。

類型突破的起點,我國的紀錄片做對了什麼?


而其所依託的湖南衛視也有《變形計》這種長期運營的專門描繪城鄉青年精神世界的電視紀錄片專欄,湖南衛視還在2014年推出了基於綜藝真人秀節目《快樂男生》的綜藝真人秀大電影《我就是我》。

伴隨著中國社會的高速發展,近年來現實題材的紀錄片和電視欄目數量持續上升。在2014年,我國共有98檔紀錄片欄目,其中社會現實類欄目有37檔,而且呈現出上升趨勢,其內在品質也在數量的增長中進一步提升。

類型突破的起點,我國的紀錄片做對了什麼?


由於好的現實題材的紀錄片欄目可以獲得社會話語權和社會知名度,並可以帶來對於電視臺來說最重要的收視率,所以無論是“上星”衛視還是有能力的地面電視臺,都在近年來予以了充分重視。這其中的代表是央視的《客從何處來》,該片分八集,每集僅講述一位嘉賓的故事,通過闡釋個人與家庭、民族、宗族之間的關係,來描繪我們的故土牽掛、追舊思念、家國情懷的精神線索,從而找尋當代中國人的情感歸宿和身份認同。

與此同時,在2014年,“主旋律”紀錄片也呈現出了新的特色。

類型突破的起點,我國的紀錄片做對了什麼?


《九天——1979年鄧小平訪美》《永遠的焦裕祿》《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水脈》《北洋海軍興亡史——甲午海戰120年祭》《大抗戰》《1937南京記憶》《中國夢·中國路》《追夢在路上》等不同類型的“主旋律”紀錄片也一掃以往給人留下的過於嚴肅、呆板的印象,開始以更為開闊的視角、更為活潑的語言和更為靈活的方式來展現、表達重大歷史事件、優秀先進人物和宏大時代主題。因此,“主旋律”紀錄片在2014年的接受度也較往年有大幅提升。

在2014年,如果不考慮傳播效果和市場反映,僅僅將美學風格作為最高評價標準,那麼《犴達罕》或許是2014年能夠寫進中國紀錄片藝術史的作品。《犴達罕》是導演顧桃的“鄂溫克三部曲”中的第三部。

從2007年開始,他用超過500小時的素材剪出了三部自成一體的人類學紀錄片《敖魯古雅的養鹿人》《雨果的假期》和《犴達罕》。《犴達罕》以人類學的視角,蘊藏著一種難以言說的悲壯和哀婉,記錄下了狩獵民族在其沒落過程中的不為人知的辛酸和悲壯。這在各類民俗傳統越來越成為文化奇觀的當下,具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