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直爽是好是壞?從佛的角度看其實只是一種自我慾望的滿足

性格直爽是好是壞?從佛的角度,佛法的思維看其實只是一種自我慾望的發洩與滿足。

很多人常言一句話:我這人性格直爽,心直口快,有什麼就說什麼,從不拐彎抹角。此情此景,對方一定會說,哎呀,太好了,我就喜歡這樣的人。然而呢?………那麼大家去觀察,通常此類人,事業和人際關係不會很好。(相對論)

有人說那是情商低的表現,總會讓別人很尷尬。我們的周圍也總是不缺乏性格直爽的人,我們喜歡他(她)們的直爽,有啥說啥的同時,也會因為他們的直爽讓自己感到不舒服。

性格直爽是好是壞?從佛的角度看其實只是一種自我慾望的滿足

今天虛空先生從修行的思維來講講關於性格直爽這個事情。我們所說的性格直爽無非就是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從佛家講,這是一種慾望,強烈表達自己想法的慾望。而其實自己並沒有能力和智慧去思考,轉化。

是對自我慾望的一種表達,一種慾望的發洩和滿足。但是自己滿足自己慾望的同時,卻沒有考慮別人是否會因此尷尬,是否會給別人帶來不開心,是否會給別人帶來麻煩等等。修身養性,其實就是一種對慾望的控制,學會如何控制慾望,如此方能淡定從容。

生活中會有很多諸如此類的慾望,例如:以自我為中心,想得到別人的關心,想成為周圍人的焦點,對別人有不滿意就喋喋不休,期待子女按自己的想法生活等等。我們可以從生活中這些小的慾望著手,一點點改變自己的心性。

性格直爽是好是壞?從佛的角度看其實只是一種自我慾望的滿足

人都太在乎自己的慾望,才會在乎別人的反應,求而不得,就會感到很受傷。煩惱都是自找的,越貪心,越脆弱,越在乎自己,越痛苦,越想得到,越失去,傷害皆因為貪慾,慾望越少的人越從容。故而佛家講,有求則苦。儒家講,無欲則剛。

很多人找不到修行的意義?和我說先生啊,我生活在世俗生活中,沒有時間,沒有機會去修行啊。各位朋友虛空先生告訴你修行的意義:

佛法不離世間覓:修行離我們從來就不遠,人間即是道場,生活處處皆是修行,通過修行改變身,口,意的行為,讓自己一點點遠離煩惱與痛苦。佛法不是讓我們自我隔離在世俗之外,而是讓我們在世俗中獲得提升自我的方法與智慧。 ​​​​讓你有能力和智慧更好的活在當下,更自由的活在當下,更有靈魂的活在當下,這才是這個時代修行的意義。

性格直爽是好是壞?從佛的角度看其實只是一種自我慾望的滿足

最近喜歡在飛機上寫點東西,望著雲層,任思緒飛揚,想到哪裡即寫到哪裡。前幾日神遊往昔,寫了一篇宿世情緣。今日思落凡塵,落筆於當下。

看更多關於修行的文章請關注虛空先生頭條號,我們一起分享修行之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