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方比南方容易统治?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历朝历代的更新换代,基本上都是由北向南,只要度过长江,这个朝代基本就会灭亡,唯一的例外就是明朝,他的主攻方向是由南向北,并且南明小朝廷,也在清军度过长江之后,存在一定的时间。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规律呢?而且很多时候北方易于南方被统,有哪些原因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为什么北方比南方容易统治?

战国时期地图

第一点:心态问题;北方,自从周朝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威胁着统治,不断的南下,导致北方善于应付战争,经常的锻炼使得北方的兵士包括边疆地带的民众具有天然的战斗性,也因为长期的动荡,磨练出了想求和平的心态,谁强我依附谁,只要不威胁我的生命就可以。唐代以后这种状况越发的明显。南方在宋代以前开发较为缓慢,边患所产生的影响较小,但是内部的盗贼和动乱较多,文化尚未传播,民众生活状态较为原始,比较野蛮,虽为中央政府所统治,但是实际有效的控制,要小很多。

第二点:地形问题;北方的地形基本是平原地形,自从战国以后,骑兵越来越成为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地形使得骑兵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以骑兵为主的游牧民族很容易在北方的土地上驰骋。汉地的军队主要以步兵为主,在机动性上差于骑兵,并且百姓很难因为地形优势,对自己产生保护,北方易于被征服。南方则属于丘陵地形,高山深谷较多,并且河流广布,不利于骑兵的大规模作战,所以很难对南方进行决定性的征服。

为什么北方比南方容易统治?

丘陵地貌

第三点:语言问题;北方的语言因为地形的原因,交流沟通比较方便,并且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各国的贸易进行比较频繁,从秦始皇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以后,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更加方便,所以语言大底相通,沟通障碍较少,政令易于传达。南方多山水阻隔,地域方言特别多,交流不方便,造成相对闭塞的社会生态,政令传达方便度不高,一般只在较大的城镇,很难深入统治腹地地区,所以南方的统治较为北方困难。

为什么北方比南方容易统治?

政令

第四点:文化问题;北方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华北平原关中地区拥有相当大量的儒家文化影响,并且在三次大的动乱以后,许多世家大族牵往南方,北方缺少世家大族的凝聚力,很多地方很难形成聚集效应,并且思想偏于保守,很难改变思维模式。南方因为地形的阻隔,很多世家大族搬迁以后,会根据地形的形式,进行自我的防守,宗族文化很强盛,并且容易根据时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对于一个大一统的皇权国家来说,很难利用固定的文化模式进行统治。

为什么北方比南方容易统治?

唐朝地图

综上所述,为什么北方易于南方进行统治。我们从心态问题,地形问题,语言问题以及文化问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中华帝国一直以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所以,它需要是统一的步调,在隋朝开科举以来,就是为了文化上的钳制,到了明朝固定的八股取士更是这样的政策。

明朝设置了里甲制度,皇权逐渐向下深入传达,南方的统治也变得比之前容易,但是文化的基因决定了根本的发展路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