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元璋降汤和为侯爵?

数字驱动未来


谢头条!汤和是朱元璋的发小,是从小玩得非常好的兄弟,作为中军主帅,他与徐达、常遇春为朱元璋大明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按照汤和的功劳,当封大明国公之首,但大封时,汤和只封了个侯爵。



原因一,军中威望太高。汤和在军中,声望很高,无论那个将领见了他,对他都尊敬有加,就连陕甘大将军蓝玉见了汤和,也毕恭毕敬,不敢高声说话,李善长直言,汤帅是他最尊敬的人,他愿与汤帅同生死,共命运。正因为他在军中一呼百应,才让朱元璋对他感到不放心,用朱元璋的话说,降汤和为侯爵,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和削弱汤和在军中的影响。



原因二,汤和与李善长来往过密。李善长是朱元璋帐下首辅,有朱元璋的萧何之称,而汤和是朱元璋的中军主帅,二人一文一武,堪称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但汤和私下和李善长交往甚密,私自调五百兵卒给李善长修建屋舍,引起了朱元璋多心和不满,为此事朱元璋曾找汤和进行询问,提醒他不要以私废公。



原因三,汤和做人做事太过高调。由于汤和与朱元璋是发小,他与徐达和朱元璋关系情同手足,之间可以说无话不说,但随着朱元璋地位和身份不断升迁,现在的朱元璋已不是当年在一起无话不说的朱元璋,对于这个变化,汤和没有注意到,总认为自己和上位关系没有说的,还把朱元璋当兄弟看,岂不知朱元璋对此非常在意,尤其是徐达喝醉用坛酒从朱元璋头上浇下,已经让朱元璋难堪和反感,但汤和从中没有看到朱元璋的心理变化,依然象往常一样有啥说啥,不拿朱元璋当上级看,不注意收敛自己的言行,在众人面前喜欢以中军主帅自居,为了杀杀汤和的骄气,朱元璋故意降低了汤和的封赏。



原因四,朱元璋想杀一儆百。朱元璋之所以要拿汤和开刀,是因为汤和与朱元璋是兄弟关系,汤和本人又在军中有很高声望,加之他战功卓著,军职最高,朱元璋认为,只有拿汤和敢于开刀,一来可以压压汤和的气势,二来还可以打击、震慑其他骄兵悍将,让他们看到和知道,皇上没有不敢收拾的功臣,从而达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总之,朱元璋降低汤和爵位,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拿汤和开刀,更能显示皇上的权威,也可以达到杀鸡给猴看的目的。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做法,不但没有起到震慑骄兵悍将的作用,反而让汤和过早地看清了朱元璋的本来面目,从而让汤和最终以退为进,很好了保全了自己,成为大明开国功臣唯一没有被诛杀的人。


知未是也


明太祖朱元璋封汤和为侯爵而不是公爵,个人认为最大的原因可能与五五年的第一上将萧将军有些类似。众所周知,五五年大授衔时,由于名额限制,不少战功赫赫的将领不得已被压低了军衔。尤其是大将军衔,只有十名。但是,符合条件的却远不止十位将军。抛开那些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不谈,老人家当初把萧将军置于了上将的位置,等于就是明白地告诉那些争大将军衔的将军:“你们谁的资历比萧深?!自己掂量掂量、对号入座吧!”争大将军衔的风波就此平息。朱元璋开元建国之初,面临了类似情况,麾下战功赫赫的将领太多,惦记公爵的人不在少数。朱元璋封汤和为侯爵,实际上就是在树立一个标杆:“汤和是我的发小,而且还是我的革命引路人,功劳就不多说了,他封侯爵,你们谁资历比他深?配得上公爵?!”于是,公爵被朱元璋成功控制在了个位数。



同时,汤和这个人与朱元璋麾下的其他将领非常不一样,或许是他太了解朱元璋这个发小了。因此,汤和在朱元璋面前一直都是低调、示弱的,“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从不居功自傲,更加不去争权夺利。将汤和置于侯爵之位时,朱元璋深知汤和不会出来争这个公爵,肯定会接受,而且毫无怨言。如果是其他人,恐怕就很难说了。这也是后来汤和为什么能够得以善终的原因所在。汤和是朱元璋麾下最早主动交出兵权的将领之一,在“离休”之后,汤和随叫随到,朱元璋让他负责海防事务,汤和立马启程,事情结束后,继续“离休”。汤和这种不争的性格,使他成为了朱元璋树立标杆的最佳人选。



除此之外,汤和虽然是朱元璋的革命引路人。但是,在洪武五年受封中山侯时,他的身份右副将军,是作为徐达的副手参加北伐的将领。彼时徐达的爵位是公爵,作为徐达的副手,汤和本就是可封公爵、可封侯爵。封公爵是嘉奖,封侯爵也谈不上是贬低。因此,朱元璋封汤和为侯爵谈不上是刻意压制汤和,更多的还是从政治方面作出的考量。不过,朱元璋并没有亏待汤和,六年之后,朱元璋正式封汤和为信国公,给予了汤和公爵待遇,而这正是汤和的不争换来的。试问,如果洪武五年汤和伸手向朱元璋要公爵,恐怕不仅要不来,连后来的信国公估计也得泡汤。后来汤和还能不能善终,也就很难说了!



至于一些人说什么汤和与李善长过从甚密导致朱元璋猜忌,因而否决了他的公爵资格之说根本站不住脚。诚然,汤和曾经派麾下的兵丁帮李善长“装修”。可那是“文臣之首”李善长提出的要求,汤和不便当面拒绝。但是,汤和并没有自作主张,而是请示了朱元璋,经朱元璋同意之后,才派兵去帮李善长“装修”的。如果由此说汤和和李善长过从甚密,言过其实了。所谓汤和功劳太大、功高震主,引起朱元璋猜忌就更加无从说起了。徐达被朱元璋称为“第一武臣”,他的功劳远在汤和之上,要猜忌朱元璋似乎也应该猜忌徐达而不是汤和,不是吗?徐达可以被封公爵,汤和为什么就因为猜忌不能封公爵呢?这种说法同样站不住脚!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汤和被封为侯爵的原因朱元璋本人做了解释:

御史大夫汤和,与朕同里闬,结发相从,屡建功劳,然嗜酒妄杀,不由法度。……止封为侯。

止封为侯就是有封公的资格,这里有封公资格却只被封为侯的是汤和、郭子兴、赵庸、廖永忠4人,通常认为赵庸、廖永忠的罪名都是欲加之罪,是朱元璋刻意打压这两位出身巢湖水军的将领,而汤和与郭子兴(不是朱元璋的老上司红巾军领袖郭子兴而是另一位明朝开国功臣,也就是郭兴)虽然资历较深,但是功绩平平也确实劣迹斑斑。

窃以为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汤和的所谓嗜酒妄杀其实也是欲加之罪,不过这不是朱元璋刻意打压,而是和这位发小之间的一种默契,选择自己的领路人兼发小汤和来降低爵位,与选择自己的宠妃的哥哥郭子兴是一个道理,我老人家连汤和和郭子兴都这样公事公办,对赵庸、廖永忠如何如何也就谈不上不公平。

汤和后来被晋封为信国公,而郭兴(生前)、赵庸、廖永忠始终是侯爵,因此当初汤和止封为侯的原因或许是不难猜测的。


谈古论金


汤和朱元璋是幼时的玩伴,又是一起扛枪的战友.

 早年汤和投了郭子兴的队伍后就写信让朱元璋来一起共事,朱元璋便在此处迈出了打造朱家王朝的第一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说是没有汤和就没有大明王朝,汤和绝对是老朱建立大明的第一功臣.

 

朱元璋建大明后论功行赏,只给汤和封了候爵,其他功绩差不多的人都封了公爵,按理说俩人一起扛枪的时间最长,汤和又对朱元璋敬重有加,还战功无数,朱元璋为什么只给了个候爵呢?

 

今有醉驾要拘留,古有醉话只封候.都特么是酒惹的祸.《明史》中记载当时汤和苦守常州,与劲敌张士诚对垒。“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太祖闻之衔之。”朱元璋什么人你心里没点X数吗?居然敢抱怨?估计汤和酒醒了也是吓得一身冷汗.所以后来论功行赏朱元璋给他上眼药只给他个候爵他也没有抱怨.不是不抱怨,是特么实在不敢啊.不过八年以后朱元璋还是封了汤和一个信国公.在所有开国元勋里面朱元璋故及旧情的也只有汤和一个.而汤和也成了大清洗中唯一一个得以善终的开国将领.



七哥侃历史


总体来说,就是杀鸡儆猴。明朝建国之初,首先便是解决功臣的分封奖赏,但是,哪有什么绝对的公平公正,人人心里都有一个算盘,势必会争荣争权,而当时的汤和是什么地位?皇帝的结拜兄弟,朱元璋还没参加起义军的时候已经是千总了,后来跟随朱元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一步打下的江山,可以说,汤和在军中是绝对的一把手,军中朝中无人不服啊。这样一个人物才封了伯爵,其他的人好意思再去觉得自己的爵位俸禄低吗?

不过,这样也有了比较严重的后果,汤和在军中威信甚重,有的部下封侯封伯的多的是,很多人为他鸣不平,甚至闹出了闯宫门的事情,他们还以为现在的朱元璋还只是他们当初的袍哥吗?朱元璋一怒之下将汤和降为侯爵,并派他到外地去领兵剿匪。至此,再无功臣因分封之事闹意见了。所以说汤和是被杀鸡儆猴了。

不过,朱元璋也并不是把自己曾经的兄弟忘了,让汤和去剿匪,是因为他知道以汤和的能力,歼灭那些匪寇根本不在话下。没两年,汤和基本剿灭了匪寇,朱元璋传旨让其回朝,并封汤和为国公,这样,既解决了当初分封时的争功问题,又没有让别人心里觉得不公平。

别人皆大欢喜,就是不知道汤和心中是否有过怨气,不过,帝王心术,只做对自己有利之事,是对是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不是大文豪


因为朱元璋想留汤和一命


结了冰的蓝


什么时候的事儿?


文安浪子


湯和早看出朱元璋得到江山後必起殺機決定自动交出兵權得到候爺位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